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张成群 ‖ 搭桃花节台 唱兴农大戏

来源:本站    作者:张成群    时间:2025-04-07      分享到:


春风吹,春雨到,鱼城镇的桃花又开了,有人说桃花是清明的最佳代言人。岁岁年年,她像一位执着的老友从未爽约,作为鲁西南千年古县的老县衙,古韵鱼城,见证了鱼台的历史变迁、社会进步,新时代鱼城镇的每一朵桃花都隐藏着一个故事,彰显着鱼城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与时俱进,打造惠河两岸以杨邵为中心17公里,2000余亩桃花经济带的浪熳与艰辛。既便在疫情肆虐的时代,鱼城桃花依然如期绽放,期待着八方游客,来一场与桃花的重逢。春风拂面,在桃花树下走走,伸手触摸一下温柔的春光,又把我被岁月尘封的鱼城记忆唤醒。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鱼城二中读的高中,当时的惠河还比较狭窄,两岸杂草丛生,更不敢想有今天整齐划一的大规模桃林,但惠河水却是清澈的、无污染的。夏日的周末,我和同学们常去惠河游泳,虽然没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举,但依然游的舒畅,玩的开心,至今仍记忆犹新。

1990年我考上医学院,再去鱼城,回母校的机会就少了,但我依然保持着寒、暑假回母校转一转的习惯,听一听老师的教诲,看一看自己心目中神圣的文庙大殿。大学4年,我就有三年去了鱼城,回了母校。参加工作后,去鱼城的机会就更少了,但我对鱼城的关注度依然热度不减。有一次,恰巧我与鱼城镇政府主要领导,一同参加市里组织的会议,会议期间,与这位小我6岁的主要领导畅谈甚欢,互加了微信,出于一种对鱼城朴素的情怀和关爱,我向这位主要领导建议:鱼城镇北外环开通后,收效甚丰,应尽快开通沿惠河的南外环,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以改善城区交通,提高鱼城的品味。当时,只是一腔热血,说说罢了,可谁知,一年后我突然找到了这位主要领导的电话,说是鱼城镇的南外环开通啦!邀我抽空去看一看。在感叹鱼城镇党委,政府集思广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之余,止不住要为这么一届高效、务实的政府点赞。

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2019年底,我去鱼城参加同学孩子的婚礼,刚好与鱼城镇政府的三位同龄人同桌,席间应我的请求,三位同龄人祥细向我介绍了县委第十五届三次全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突破鱼城发展的决议》,部署以“突破鱼城,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指导,制量身定做了“三区共建”文旅先行,依据鱼城区位交通,历史文化、产业基础等优势,高起点、高规划、全力推进“产、城、人、文”一体、“宜居、宜业、宜游”文旅康养小镇建设。将“三区五版块”一个一个咬住,各个击破。

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突破鱼城”破题后,势如破竹,一路高歌,渐入佳境,目前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冷链商贸物流园、长青生物科技产业园建成,道路大修、弱电入地、温泉开发论证、湿地打造、田源综合体景区规划,惠河加宽,锦延17公里的2000余亩桃林建设,已是硕果压枝。杨邵水蜜桃已在各大商场卖出了品牌效应。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新加坡金鹰集团投资100亿打造的莱赛尔绿色纤维项目落户鱼城,并且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点鼓励发展项目,前景无量,更是让鱼城、让鱼台上了《经济日报》,频频在中央电视台露脸.....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十里桃花香两岸,一湾碧水通四湖。家乡鱼城的桃花经济,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杨邵的桃花园,也并非“世外桃源”,赏桃花、品美食、购特产、观非遗、看表演....搭文化台,唱经济戏,树的是鱼城形象、推销的鱼城农副产品、富的是咱鱼城的老百姓,这才是鱼城镇党委、政府精心策划的一盘大棋,也是县委,县政府“突破鱼城”战略结出的累累硕果。

又是一年清明至,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2025乡村好时节.游购乡村鱼城第五届桃花节”的成功举行,将鱼城的“赏花经济”又推向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赏花与购物、美食、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带动鱼城消费热潮的持续升温,必将让鱼城魅力桃花经济变成美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