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一个人的奔跑 ‖ “凤凰”出没

来源:本站    作者:一个人的奔跑    时间:2025-04-29      分享到:


《山海经》中记载,“丹穴山有一种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暗示了鸡与凤凰的渊源。

一天,我在河边遇见一只美丽的大鸟,像极了鸡,可是它又如传说中的凤凰一样美丽,它长着一身五彩斑斓的羽毛,上面亮光闪闪,那光泽绚丽无比,如锦似缎,一袭华丽霓裳羽衣,让它呈现出卓尔不凡的美丽,那长长的羽翼更似凤凰再现,它们身上有着好看的斑纹,美突兀的让人忍不住想近前观看,可是,它不会让人靠近一点点,它一边惊恐万分,一边大叫着逃飞了,特殊的形像和特征,证明这一定是一只雉鸡莫属了。

凤凰是神话生物,而雉鸡才是在现实生活真正存在的,史料记载,环颈雉,又称雉鸡,因华丽的羽毛和较长的尾羽而得名。它们的颈部下方有一圈显著的白色环纹,外形很像鸡,所以大家都称呼它们是“野鸡”。

环颈雉的体形比家鸡小,雄鸟的羽色非常艳丽,而雌鸟则多为褐色和棕色,这样的羽色有助于降低它们在孵化下一代时被敌害发现的几率,此原因也是对雌雉鸡的一种自我保护!

而光鲜亮丽的雄雉鸡凭借着美丽的羽毛,过于招摇了,但是它们生性胆怯,警惕性极高,总是生活荒野之外,常常在茂密的灌木草丛中,庄稼棵中出没,它们只要闻得半点风吹草动,只要瞥见人的踪影,一瞬间就逃脱不见,但是那种让人一眼难忘的美丽,让人心驰神往,让人过目不忘,因为它美的让人惊彻心骨,吞噬魂魄。

我慢慢发现,一只雉鸡经常出现河边的菜地里,那靠水的地方水草肥美,还有一个木制的栅栏,真像一个窝棚般的庇护所。那只雉鸡就经常隐在栅栏边踱步,我常常在百米之外,隔着一块坡地看到它在出没,然后,为了不扰它惊飞掉,只能停止脚步,远远观望它的动静。白色的项环是它们脖子上最明显的标志,雄雉鸡的羽毛五彩斑斓,简直是漂亮至极!

有时候,会遇到雌雉鸡,它们羽毛是灰褐色的,有点像家中的芦花鸡,这样的色彩不易被人发现,对它们的繁殖和孵化后代很有帮助,可它们生性更为敏感,动作也更显敏捷。

夏收和秋收时,有时候下地干活的人们,会在收割完的麦地和完茬的玉米地里,捡拾到很多野鸡蛋,这时候有人会带回家去,有人会再寻觅一隐蔽处放置,不知道母雉鸡能不能找到。   

每次遇见,我不得不屏住呼吸,不敢往前一步,这等片刻相处的模样极为难得,亦或弄出丁点儿动静,或是举起相机的小声响,它就会猛然发现,警觉着,大呼小叫地扑棱棱飞的不知所踪,慌恐之中,甚至可以一下子飞过几十米距离。但雉鸡飞的不高,有时翅膀会扑打着庄稼,触碰着地面,有时还会略过一道高坡,一条路,飞过几片田地,这是雉鸡保护自己的方式,但每次也会把人给吓一跳,虽然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但是,它永远都在一如既往地躲避,隐藏!

每次,它们都落荒而逃般在我面前极速消失,那种惶里惶恐的样子让人心疼,仿佛它们的庇护神不是人类,却也只能是人类。很多次,在它们飞走后,我都依然呆在原地,想继续等等,想等等看看,看看它们到底去了哪儿。

野外的风景秀色可餐,树在发芽,开花结它们的果子,一只灰色的鸽子淡定地在不足两米远的地方觅食,都在享受着春风,美丽的“凤凰”也融入了大自然里!

在村外的路上,经常会突然的遇见,我惊诧它的美,它们飞的魂飞魄散,它们连一次好好看的机会也不给你。因花它们常年生存的野外,我们平原的庄稼地里,几乎到处都是它们的地盘,我猜想我们常常相遇的地方一定是它们的巢穴,我不敢去探寻,害怕人的气息会打扰它们家园的安宁。

它们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伟大的生物,从远古到如今,它们同样也以一份生命的坚韧,支撑繁衍到今天,现在,它们成为田野中独特的一种生命力和风景线,依然带给我们刮目相看的生动和美好,我们该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心灵浩瀚,人类只有和这些生物和谐相处,才能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才能有繁荣富强,地大物博的辽阔!

《白虎通》记载:“士以雉为挚者,取其不可诱之以食,慑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介,守节死义,不当转移也。”雉鸡从不给外界伤害它的机会,雉鸡是孤冷的,也是明智的,野味佳肴也是一种悲哀!

而在今天的早晨,我晨跑时,又看到了那只大野鸡,可与往日不同的是,在它身边有一只小雏鸡出现了,那小小的身影,在不紧不慢地盯着地面寻食,我小心了再小心,大野鸡逃跑了,小的还不知道害怕,但呆萌可爱的稚嫩样子真让人喜欢,后来,小野鸡也不见了,也许是被大野鸡喊走了。

美丽的雉鸡,美的让人心驰神往,为了生存,它们在田野里东隐西藏,那一份生动的灵犀是多么有趣,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世间万物生命的敬仰,让我们审视,也为此深深担忧,让我们尊重也遵从世间的一切,如果不可走近,就让我们远远欣赏,给于保护,希望美丽的家园,能庇护雉鸡它们永永久久!

遇见“凤凰”,是人生的一种幸运,在生态环境中,阔步田野,让我们见识美,领略美,但是,这多像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