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作协新闻 > >作协新闻 >

“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 —济宁市作协主题文学创作采风团走进鱼台

2023-08-19    分享到:

初秋时节,鱼米之乡,水碧天蓝,稻浪翻涌;孝贤故里,惠风和畅,宾至如归;滨湖水城,杞柳连天,鸟飞鱼翔。

8月16日上午8:00,济宁市作协“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主题文学创作采风团一行40余人由住地鱼台县银座佳悦酒店出发,开启了在鱼的采风之旅。

首站,鱼台惠河湿地。经过10多分钟的车程,采风团一行到达通往湿地的跨河彩虹大桥。

DSC_2831.jpg

DSC_2841.jpg

在桥上远眺湿地,水网纵横,植被茂盛,碧波荡漾的水面仿佛盖了一层柔纱,丰茂的水草在清澈的湖水中跳着遥摆舞,还不时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水鸟从眼前划过,消失在视野中。采风团队员们被具有大运河文化底蕴和微山湖自然风景特色惠河湿地景观所吸引,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DSC_2893.jpg

游览车在湿地中穿行,两旁是长势茂盛的花木和芦苇,湖中五彩缤纷的生物岛,是多种水鸟的天堂,鸟语花香、鱼翔浅底队员们在为湿地美景所惊叹的同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而乾隆六下江南,泊船于此——渔猎、戏水、采莲、寻女的传说,更是令队员们遐想、憧憬,也为美丽的惠河湿地增添了温馨、神秘和魅力。

DSC_2866.jpg

湿地两岸,碧波荡漾的水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绘就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鱼台县聚力打造“十七碧水耀方与,三环绿带绕湖陵”的大水网、大生态格局,以惠河沿岸风光为主线,串起县城、旧城(海子)、鱼城三城历史变迁的美好回忆,连起鱼稼里广场、嘟嘟鱼花园、鱼城桃花源三大景区的特色胜境,建设大运河畔、微山湖岸湿地休闲旅游胜地,进一步擦亮“滨湖水城”品牌,为加快融入济宁全域旅游圈、争创全省文化旅游强县奠定坚实基础。

DSC_2913.jpg

告别惠河湿地,采风团一行驱车来到王鲁现代农业园。眼下,正是水稻茁壮成长阶段,在陈堂村的有机稻米基地里,占地120亩的稻田画气势磅礴,处处折射着新农村幸福生活的喜悦,尤其是村民以大地为“画布”,用绿色、黑色、红色、白色、黄色五种彩色水稻作“颜料”,精心绘制出巨幅壮美的稻田画,让采风团的队员们惊艳不已。

DSC_2925.jpg

在王鲁镇宣传干事毕秋雨的引领下,采风团一行踏上了基地的观景走廊,一幅幅巨型稻田画已进入最佳观赏期,作家们看到了鱼跃龙门、鱼、虾、荷花等图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富有江南风情的惠河驿站等特色景观巧妙呈现,让采风团队员们领悟了现代农业样板文化。

DSC_2927.jpg

据毕秋雨介绍,这些稻田画将一直展示到10月份稻子收割时。随着稻子逐渐成熟,由绿转黄,稻田画也会不断变换“衣装”,给人以不同的观感。如今,稻田画已经成为王鲁镇绿色稻米的名片。 

DSC_2916.jpg

而值得肯定的是王鲁镇坚持“农田变景田、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的发展思路,走稳走好农旅融合路,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现有各类旅游资源和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互动不仅为村民休闲观光提供了好去处,还吸引了鱼台周边的县市区居民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走出基地采风团一行又走进位于园区内的稻改精神纪念馆。在馆内,队员们一边注视着一帧帧记录着那段艰苦岁月的照片或一幕幕劳动场景,一边聆听着导游的讲解,感受20世纪60年代鱼台人民把握利用自然规律,把涝洼变良田、向土地要粮食的伟大稻改壮举,继承和弘扬居弱图强、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稻改精神”。

DSC_2948.jpg

DSC_2974.jpg

离开现代农业园,采风团一行来到此次活动的第三站周堂地道战遗址展览馆在王庙镇宣传委员杨雪莲的引导和讲解下,队员们聆听历史故事讲解,观看音像图片、实物和历史资料,并亲身体验了复原地道,了解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岁月和烈士人物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光辉事迹,更加坚定了大家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创作的信念和决心。

e708bcfe8b57df2fd44aff27589e65e.jpg

走出展览馆采风团一行又走进中国朦胧新诗第一人——食指旧居和鱼台第一个党支部。沿着诗人旧居门前的耕夫小道,穿过一条亭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显得古朴、凝重,从外表不难看出诗人家族寻常人家的家境。

走进黑色的大门,是成倒u”字型结构布局的7间普通的瓦房。诗人正是从这里走上中国诗坛的顶层。一首《相信未来》是食指一生的写照,在那个几分荒谬的年代,还没有海子的多情,舒婷的专情,但有了你这个对诗歌的深情者。那个写下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的食指,尽管“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尽管“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悲哀”,却依然用“美丽的雪花”,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的食指。

鱼台县作协主席、《不屈的歌者---食指》作者刘东华说:“这首《相信未来》,它足足地伴随着作者顽强地走过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永不绝望”。食指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他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和不朽。

DSC_2987.jpg

走出诗人旧居采风团一行来到仅一墙之隔的鱼台第一个党支部聆听承载着艰苦奋斗精神的每一个历史故事,忆苦思甜。

11:30,临近中午时分采风团一行离开诗人旧居驱车前往此次主题文学创作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鱼台孔府宴酒厂。

4b64cdff802bfab938468b8681f1e12.jpg

在地处鱼台经济产业园区的孔府宴酒厂,队员们在生产副总王阳阳的引领和讲解下,参观了酒厂产生线和荣誉展室及发酵车间,了解这个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其独有的传奇色彩和品牌魅力享誉大江南北的白酒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沿古至今的古老酿造技术在此得以升华的创业故事。

本次主题文学创作采风活动结束时作家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次主题文学创作活动,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素材,启发了灵感,下一步,一定围绕主题、深入采访,沉下身子、潜心创作,力争推出更多反映运河文化廊道建设的文学精品,为打造济宁文化“两创”新标杆、构建全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文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