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运河风流》忆运河往昔 市作协主席张建鲁在公益共读会上的共读稿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作协新闻 > 作协新闻 >

读《运河风流》忆运河往昔 市作协主席张建鲁在公益共读会上的共读稿

2023-09-10    分享到:

《运河风流》忆运河往昔

 ——市作协主席张建鲁在济宁读书界第37期公益共读会上的共读稿

IMG_1682.jpg

【时间:2023年9月9日  地点:亚龙书城万达店】

提纲:

一、济宁运河文化的由来

二、运河之都的重要历史地位

三、运河文化对济宁的深远影响

四、续写新时代的运河风流故事

《运河风流》一书是一部长篇年代传奇小说。故事起于民国初年,兴于大运河畔,以家风祖训、正气节义为底墨,以为官刚正的黄子荣、侠义痴情的一片云、诚信经商的宋鲁生、授业撰史的杨春早等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为主线,塑造了官、商、文、兵、匪等各色生动传神、个鲜明的运河儿女形象。小说依托风卷云涌的历史真实背景,晕染三十载恩怨交织的传奇岁月,讴歌了齐鲁运河儿女的侠肝义胆和家国情怀。故事荡气回肠,叙事多线并行、繁简有致,既有儿女之情、患难之交,也有血脉亲缘、家国大义,彰显出时势之下个体与家族荣辱与共、家与国生死相依的博大胸襟,千古运河故里,海佑风情长流;一朝兵临城下,共济道义相勖。

本书由编剧高满堂联合吴文江、李洲联合出版,是继《闯关东》后,又一部民间传奇。高满堂,国家一级编剧、作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名誉会长,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开始电视剧编剧生涯,编剧1000余 (部) 集。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6次,其中一等奖7次;中国电视“金鹰奖”5次,其中一等奖2次;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0次;“华表奖”很好故事片奖;2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靠前电视剧评选活动银奖等。代表作品有《闯关东》系列、《大工匠》、《老农民》、《运河风流》等。

吴文江,二级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硕士。广播剧作品《点亮心灯的人》、《原山情》、《情满昆仑》先后荣获全国“五个程”奖。

李洲,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电视编导专业。曾任电视剧电视剧《老农民》《爱情的边疆》《运河风流》等联合编剧。

继该书出版之后,同名电视剧《运河风流》今年4月初也开始在山东卫视黄金时段闪亮播出,像一首悠远、绵长而高亢的歌,在京杭之间,在运河两岸,吟哦、传播、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共鸣与反响。好评如潮,喝彩不断。

IMG_1700.jpg

开始忙中抽闲地甚至有些痴迷地追剧。随着剧情的铺展、跌宕与陡转,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发生在我们济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如此地婉转动人、激荡人心!这是历史河湾的风流,这是历史长河的风流,这是一方水土的风流,这是济宁人、山东人、中国人的风流!这是炎黄赤子、热血志士的风流!

   这部以运河为主线贯穿起的以历史人物真实故事为原型、以民国初期黄子荣、宋鲁生、杨春早为代表的“济宁三杰”跌宕起伏的家国叙事,展现讴歌了运河儿女追求大义、大爱、大诚信的情怀与境界,彰显了一脉清流、一方热土之上的群体赤子们的爱国情怀。最终,书一段运河风情、风土、风韵,写一方家风、家训、家国、家人,留一段千古佳话,代代相传。

一、济宁运河文化的由来  

水是运河文化的灵魂。济宁运河文化因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产生,在与当地地理环境、人文特色与历史背景,尤其是在同儒家文化的长期融合发展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济宁运河文化,在传承大运河文化与发挥乐活亲水的人文运河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运河文化再现时代魅力。

早在春秋末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吴王夫差在开通连接江淮的邗沟之后,接着又开凿了西接河南济源东连济宁泗河的运河——济水。元代至元二十年间,元世祖忽必烈建成途经济宁、中心在济宁的京杭大运河。

济宁,虽地处北方,水系却十分丰富,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美誉。700多年前,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贯通了政治、文化、经济三大中心,济宁也日益成为水陆交汇的南北要冲,在大运河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济宁玉堂酱园是一家有3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是大运河文化融南汇北的代表,清朝康熙年间,苏州的戴玉堂来济宁经营酱菜,因为味甜没有市场。后转给别家经营,融合南北风味,微甜微咸,成为味压江南的贡品菜。现在位于大运河边宣阜巷的玉堂酱菜,依旧是当地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味美食。

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大运河的重要发祥地和运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地,同时具备“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的丰厚资源优势和“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两大品牌。这种少有的历史机缘,将儒家文化的敦厚仁义同运河文化的开放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以“沟通、包容、创新”为核心、以诚信谦和的工商文明为主体、以“敢于担当、鼎力革新”的“运河精神”为特质的独具特色的济宁运河文化。

以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汶上老人白英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在治理运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敢于担当,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勤奋敬业、鼎力革新的精神及在顺应自然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理念,以林则徐、潘季驯、宋礼为代表的数百位满腹经纶满怀报国之志献身于治运大业的河道总督所奉行的忠孝为本、礼义为重、节俭为先、创新为要的做人为官之德,以孙玉庭孙氏家族为代表的诗书传家为本、忠孝礼义立德、包容创新建功的家族文化,运河文化与儒家文化珠联璧合形成的以7“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为本、礼仪为先”“买卖不成情义在”等为基本理念的儒商文化,以及将忠孝礼义等传统美德口口相传、代代相袭的民俗文化,成为中国人祖祖辈辈笃行恪守的道德信条。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熔铸生成中国品格、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重要元素,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运河风流》中都得到了充分地艺术展现和传播。

IMG_1688.jpg

我是在运河边出生、在运河边长大的,运河就是我的母亲河,运河就是我最初的展望。初中的青涩记忆里,我写的第一首小诗,就是写的大运河。而且,再往前追溯,我曾祖父、祖父都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走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大爱与深情的。他们沿运河岸走南闯北,沿运河岸走向广阔而波澜壮阔的豪客与侠士的江湖生涯、救苦生涯、除恶生涯,从而树立起我的先辈们嫉恶如仇、为国为民、刚烈忠贞的家风与傲骨。到了我父亲这一代,革命的星火已经在运河两岸蔓延开来,他就是沿着运河堤岸走向革命生涯的。他追随着为百姓谋求福利、为祖国抵御外辱、为人民求得解放的共产党游击队、别动队、特务连和特务营,到汶上剿匪、到兖州攻城、到湖上抗日、到胶东突围、到淮海决战、到海岛戍守、到抗美援朝的鸭绿江边……每当我捧起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他老人家的革命勋章,我的心底就燃起一团豪情与壮志的火焰,于是,我也从运河畔的家园走向了南疆的炮火硝烟。

二、运河之都的重要历史地位

千年大运河奔腾不息,孕育了运河两岸良田沃野、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作为运河沿线城市,千百年来,运河文化极大影响着济宁,有力塑造着济宁,使得济宁拥有“运河之都”的美誉。

济宁市汶上县的南旺,是大运河的“水脊”,是运河全程的最高点。千年流动的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最具科技价值的节点之一便是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对其进行了形象展示,这一工程解决了大运河跨越水脊的难题,确保了运河漕运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居运道之中”,使济宁占据地利,成为“运河心脏”。 这里不仅成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控引江淮咽喉”地带,同时也是漕河管理中心和鲁西南政治、经济中心。

据史料记载,以此为中心,北高临清90尺,南高徐州116尺,形成了两端低洼、中间隆起、状如拱桥的特殊地貌,导致这里经常因水量不足而断航。再加上济宁地处运河与黄河的交汇处,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就这样,一个“水源少”、一个“黄河扰”,成为当时朝廷最为头疼的难题。

据记载,明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纳了汶上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利用大汶河上的坎河口地势高于南旺这一有利条件,在坎河口修筑戴村坝,截住大汶河之水,又从戴村坝至南旺分水口开挖一道80余里长的小汶河,通过“引汶济运”,保证了南旺段运河的水源充足有效保证了大运河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

因济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的繁荣,元、明、清三朝运河最高漕运督理的行政机构与军事机构均设立在济宁,济宁有“七十二衙门”之称。明代名臣潘季驯和清代名臣林则徐都曾在河道总督衙任职。翻开大运河悠久厚重的书卷,济宁正式设立治运司运最高行政机构的时长达619年,即便从明代设置河道总督衙门算起,也长达491年,济宁古运河繁荣程度可见一斑。由于当时的国家发展大势和被朝廷特别看重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大运河把济宁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推到了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历史位置,成为统驭大河南北的“中国运河之都”、儒运融合交汇的文化圣地、融南汇北拥有河湖交融巨大动能的工商重地、创建大运河“心脏工程(南旺分水枢纽)”和 “避黄保运工程(泇河运道)”的科技高地、以“江北苏州”风貌为特征的生态宝地。

2001年9月中共济宁市委、市政府筹备召开的山东省第二次运河文化研讨会和2006年9月由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为协助筹办的中国运河之都高层文化论坛,确立了济宁“中国运河之都”的地位。

济宁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说:“河道总督衙门是中国运河之都的根本标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据悉,电视剧《运河风流》从最初酝酿,到确定创作,再到完成剧本,用时五年之久。这五年里,编剧高满堂先生曾数次来到运河边,感受它绵延千里流序经年的往事累积和文化内涵。高先生说:“望着蜿蜒远去的河道,我时常在想,当年在这条运河畔,在声声号子声中,生活着怎样的一群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运河儿女?他们是如何的柴米油盐?又是怎样的仁义忠勇?这五年里,我查资料,做采访,渐渐的,主题从生硬到圆润,从直白到丰富,从严肃到温和;情节从杂乱到条理,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精密;人物从模糊到清晰,从呆板到生动,从冰冷到温润。这条缓缓流淌了千年的老运河,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里流淌着,最终在我的笔端流淌出了故事,流淌出了人物,流淌出了一部六十多万字的《运河风流》剧本。”

追剧、沉思、畅想,《运河风流》铺设了“三大家族”为主线的的人物关系网,云集铺展各路人物与情节,并构架和描摹运河儿女的及其身后家国的“传奇”命运。追述铺展民国初年的风云际会和历史云烟。深刻挖掘官、商、儒的社会阶层、精神品质和文人风骨。生动诠释刚正为官、信义经商、正气治学的社稷理想和人生正道。

剧中的三大家族,在三十年的历史纵线和命运流衍中,引申涉及到民国初年、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宏大史实。把主人翁的个人命运和跌宕起伏历史风云构思渲染于一体。平添了剧情的厚重感、沧桑感和史实感。

十年前,我撰写出版的三卷本的以家族家史为背景的长篇传记小说《追寻岁月》,三卷本的副标题分别为“双侠英豪”、“铁血忠诚”、“正道沧桑”,尤其是对经纬双线的地域构架和情节交叉中,其纬线布局也是以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为主线、为脉络而布局而展开的。蜿蜒流淌的大运河,可谓是我生命的摇篮、生活的道场和文学的原乡。观看《运河风流》,我有一种根深蒂固、深入骨髓、越陷越深的代入感、心临感和自豪感。

三、运河文化对济宁的深远影响       

因河兴市,运河使济宁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商贾云集之地”。运河通,则百业兴。运河促进了济宁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齐全的门类和行业,使济宁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商贾云集之地”。

在济宁,说到京杭大运河四大文明古镇,不得不提的便是南阳古镇。南阳古镇位于微山县西北部,微山湖北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岛而过,明清时期布满密密麻麻的商埠,是当时的重要交通要塞,曾吸引无数商贾名门,乾隆皇帝也曾多次驻跸。古镇历史悠久,现不仅有仍能通航的古运河,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如胡记钱庄、清真寺、康乾别苑、新河神庙、土地庙等历史遗迹数十处。

利建闸是南阳新河上九座闸门之一,呈八字形,由大块条石砌成。利建闸本用于运河汛期排水,南四湖形成后,又用来调节湖水水位,20世纪初随会通河微山段的停运而荒废,现作为“中国大运河”的构成点段之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蕴含的浓厚的明清时期漕运文化底蕴,依旧深刻展现在世人面前。

尤其明代南旺分水枢纽建成之后,大运河重新恢复南北畅通,济宁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机会。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济宁的经济发展达到了最高峰,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岸上的手工业、 商业特别发达,形成了许多商业街巷。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竹竿巷。竹竿巷,伴随着运河的开通应运而生,源于元代,盛于明清,延续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马大兴”“坊斋”“玉堂酱菜”……除了造就出一条条繁华的专业街巷,运河经济也孕育出许多百年老字号。其中,济宁的中医药行业尤为兴盛。明末清初时,济宁州中医药店铺高达百余家,日吞吐量达几十万市斤,广育堂便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家。

广育堂始于 1578 年,由明代济宁州御医徐春甫之得意门生李广育创办,取意“妙手回春广济世,膏丹丸散育众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连锁药栈。

“济宁州,太白楼,城里城外买卖稠;一天门,南门口,吃喝穿戴样样有;老运河,长又长,抓中药,广育堂……” 直到如今,这首民谣仍伴随着悠悠运河之水,在民间广为传诵。

正如多少年来,每当我耳畔响起乔羽老人家作词的《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我首先想到、联想到的就是“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大运河。而且,在他老人家的殷切属望和谆谆教导下,我作词并传唱的《运河啊我故乡的河》《运河水》《大运河,银飘带》《运河汉子》《运河颂》《家住竹竿巷》等多首歌曲也是抒写大运河、歌唱大运河、珍爱大运河的。

《运河风流》是张新建导演和高满堂编剧联手制作的一部年代传奇大剧。这部剧以济宁运河为故事背景,将济宁的人文、地理,济宁人的家国情怀像铺开画卷一样呈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中的人物是小人物,故事中的情怀却是大情怀。

千年流淌济宁运河,既孕育了官、商、儒、匪、民等不同层面的人物群体,又孕育出了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和家族文化。这部剧主要以“济宁三杰”黄子荣、宋鲁生和杨春早三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家国命运为线索,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实,故事中的人物在济宁大地上都能找到他们的原型,这部剧真实反映了民国时期济宁的风土人情。观剧后,我最大的感觉是剧中的“官是清官、匪是义匪、商是信商、儒是志儒”。

黄子荣是清官的代表,时时为民着想、为民办事。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立志做一个为民办事的清官,故事中的他也践行了自己的这一人生信念。从德州辞官回家,被土匪打劫,土匪只搜到了几两碎银,足以证明了他的为官清正廉明。本来对官场没有任何留恋,可为了济宁的百姓,又和侯立人在济宁知事的选举上进行了对决,在关于赈灾银的赌约中赢得了知事一职。修建铁路,搞活经济,为民谋利,是他顺应时代潮流,思想创新之举。如果是侯立人,一定会是捞取好处的大好机会,可是黄子荣面对诱惑,毅然决然的拒绝了那些人递上来的银票。“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深知自己的职责。

IMG_1767.jpg

仁义和家国情怀在他身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黄、宋两家本是积怨颇深的两个家族,可是在土匪绑架了黄宋两家的儿子后,他用自己家的地契和自己的一条命来交换两个孩子。在宋家生意受挫时,他摒弃私下的仇怨,帮宋家度过难关,可是在宋鲁生设宴答谢他时,他却以有事为由拒绝,因为他信奉“官商不通”的原则。在日本侵犯济宁的时候,它为了鼓舞战士的士气,散尽家财,最后不惜把黄家族谱挂于城墙。在抗战中,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与敌人周旋,将男儿的一腔热血洒遍济宁大地,他是我们济宁英雄儿女的缩影。

缓缓流淌地运河不仅孕育出了无数的清正廉明的官,还孕育了一群有情有义的匪。一片云,作为剧中的女性角色,更是诠释了做匪的侠肝义胆。劫富济贫,敢爱敢恨,担着土匪的名,做着为民的事,最后成长为一名抗日英雄战士。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济宁人的“仁义”之姿。孔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运河儿女。

宋鲁生,商贾世家,一生秉持的是“信义天下”。在儿子将两件有瑕疵的货掺进宋家的货物中时,他怒斥儿子的行径并挑选出那两件皮货。做生意讲诚信,是鲁商精神的传承。他有远见,遇事不糊涂,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胸怀,和黄子荣冰释前嫌,齐心协力保家卫国,体现出了运河儿女博大的仁爱胸怀。

杨春早,崇尚孔孟文化,在民族大义面前体现的更是“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一辈子嗜书如命,为了一本古书可以卖掉自己的毛驴,为了保住珍贵的书籍,妻子为此献出了生命。他面对日本人的磨石立碑,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去阻挡,他的民族大义,他的凛然正气,流芳百世。

一部好的电视剧,有正面人物就有反面角色,黄天楷,在家风家训面前的变节,侯天立的贪得无厌,面对日军的叛国行径,使他们在剧中都没有好下场,这也印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古话。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济宁段运河获得新生,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省两市中唯一还“活着”而且能够通航的运河,并且在国内通航的12个运河城市中,济宁的主航道里程和运力稳居第一位。而且对于运河文化的研究工作一直走在全国运河城市前列,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机构、研究人才和研究成果。2001年8月,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成立。至2010年,全市运河文化研究和运河保护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成为推动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济宁具有申遗维护规划路程293公里、运河文明遗产59处、相关历史文明遗产84处以及包含南旺分水点段的11处申遗点,是申遗作业的要点区段和关键河段之一。可见,运河对济宁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四、续写新时代运河风流故事

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是活态遗产,具有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等功能,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到了隋朝和元朝时期,统治者还都曾下令对大运河进行过大规模的重整扩建(线路不同),可以说在我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我国东部连接南北地区的主要客货运输大动脉,其强大的客货航运能力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而且有多位皇帝从这条水路巡游我国南北地区,大运河全线通航能力一直保持到了清朝晚期的1855年6月。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运河北段黄河的断流,京杭运河多处也随之干涸。不过,京杭运河的南部因为中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为了长江水系重要的水上运输要道。也正因如此,京杭运河黄河以南的部分逐渐恢复了水量,为通水提供了条件。

曾经,我们的先辈们在各种生产工具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单凭人力就开凿出了这条至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运河航道,而在现当代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让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更没问题。所以京杭运河的全线通水也肯定是有全线通航方面的考量的,待河道清淤和桥梁修整等事务完毕之后,水到渠成,当然也就可以全线通航了。

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济宁市制定了《关于贯彻实施〈山东省大运河遗产济宁段保护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大运河山东省济宁段遗产保护规划》《济宁市城区河湖水系综合整治规划》等,建设了南旺分水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持续推进活态展示工程,对济宁段古运河河道本体、水工设施以及沿线文物古迹遗存进行全面调查、勘探、拍照、测绘、收集整理,建立完整的历史档案资料。清理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古遗址7000多平方米、河道六万平方米。编制《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保护规划》等五个保护方案和规划设计。对禹王殿等五个古建筑群进行抢救性维修。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

运河繁华在,文化韵味长。近年来,济宁大力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实现了城市肌理和文脉传承,保护和发展互促共进,使纵贯济宁全境的大运河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景观河、人文河,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面貌。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济宁市还不断加大文旅融合力度,目前,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济州古城已开工建设。同时,还推出儒风运河休闲之旅、水浒运河探访之旅、微山湖乡村休闲之旅等15条特色旅游线路,不断丰富“鲁风运河”的内涵。

IMG_1772.jpg

2020年11月28日,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项目在遗址区举行开工仪式。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项目用地面积4.15公顷,总投资约1.5亿元。该项目以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方式对河道总督府遗址进行总体规划,在满足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建设集展示、市民休憩、大运河文化研讨交流、文创产品研发、遗址管理、文物修复等相关功能于一体的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工程、重要载体;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对丰富“运河之都”内涵、提升“运河之都”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4月28日10时,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岳城水库水经卫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水、引黄水汇合,进入南运河;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至此,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水。随着京杭运河实现了全线通水,那么全线通航的日子则指日可待。这将大大加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经济联系,促进内航运输业的发展和流域各地的产业合作。

在大运河利用方面,近年来,济宁市对大运河济宁段古河道本体、水工设施以及沿线文物古迹、文化遗存实施有效保护,纵贯济宁市全境的大运河也在保护传承利用中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面貌。如今,仅凭山东梁山港以南的800多公里的大运河河道的运输能力,京杭运河的年货物运输量已达5亿吨左右,在世界内河航运能力排行榜上排在我国的长江、珠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之后,据世界第4位,水路航运有着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无法比拟的运力、便捷和成本优势,一旦全线通航,京杭大运河客货运输能力或将翻倍,届时世界内河航运排行榜上的前三位都将是我国的河流。

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运河之都”济宁正持续释放“黄金水道”的航运红利。济宁能源港航集团龙拱港打破内河传统运输格局,推进低碳、绿色的集装箱运输,成为内河集装箱港口的引领者。同时,该港还发展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全方位致力于打造京杭运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创新者、示范者、引领者。

龙拱港作为济宁“丰”字型港航物流“黄金水道”上的重要节点,其发展和作为,将深刻影响济宁“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由于从龙拱港所在位置到大运河主航道不过五六里路,济宁及周边的货物集装箱在这里上船通过运河可进入长江,沿长江可下抵上海港出海到世界各地,可上达武汉重庆,向南亦可抵达杭州江西等地。济宁城本来就是因运河漕运而兴的,由于铁路的兴起远离了交通主干线,沉寂了许多年。在这里,使运河航运焕发出新的生机,使新时代的济宁城又成为运河上的璀璨明珠。龙拱港作为目前国内内河上最先进的一座港口,现场无人,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济宁港航人正以国际视野、开放思维、创新举措,全力建设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内陆大港口,扛起“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的历史重任。

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的奋斗目标。今天,运河之都儿女们正沐浴着运河文化奋进在文化名市建设的康庄大道上,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续写着新时代运河风流的传奇故事。

IMG_17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