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祥伟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文艺名家 >

柏祥伟

柏祥伟,1970生人,济宁市泗水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第二届、四届签约作家。山东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柏祥伟至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以来,始终坚持党的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和国家要求的文艺方针,扎根生活,深入基层。创作出一大批社会认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尤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领域里,创作了一批优秀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如何传承和创新的作品。反映出国家和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生活和人物。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柏祥伟至今已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文艺报》《山花》《芙蓉》《文学界》《清明》长江文艺》《文学港》《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200万字,作品多次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创作与争鸣》《长江文艺好小说》《中篇小说选刊》2012年度中国小说选》《2013年度经典短篇小说》《2014年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等权威选本,出版长篇小说《创》《活到死》《孔府民间档案》《仲子路》四部中短篇小说集《无故发笑的年代》《仇人》《水煮水》《火烧》四部执笔编剧《天使》《仲子》《伏羲》《卞庄子》电影四部。作品入选2019年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中国主题好书,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文艺精品项目。

曾获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十三届精品文艺工程奖,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协“志愿者征文”小说一等奖。全国工人工业短篇小说大赛征文奖。山东省作家协会建党100周年小说一等奖,山东省委宣传部 “中国梦主题征文奖”、山东省首届“见义勇为”征文散文一等奖。三届、四届、五届济宁市“乔羽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山东省委宣传部首批“齐鲁文化之星”济宁市首批文化名家,济宁市首批文学艺术签约制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2012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进修学习。201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的活动。2013年参加第23届北京世界图书博览会。2014年参加山东省作协组织的采访援藏干部的采风活动。2015年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路胜利八十周年”山东作家重走长征路活动。2014年先后两次参加山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并作为学习代表发言。2021年参加中国作协“到人民中去”实践活动。济宁市文联于2012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召开“柏祥伟小说创作研讨会

近年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作家》等知名报刊和中国作家网、山东作家网、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大众网、济宁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他作过宣传报道和专题访谈,其作品多次被省内外文学评论家评论报道,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邀请柏祥伟做专题讲座。

 

柏祥伟发表出版作品年表:(2007年—至今)

115《人民文学》2023年第7期头题报告文学《归来》

114《山东文学》2023年第7期短篇小说《时光斑驳》

113《当代小说》2023年第1期短篇小说《去曲阜》

112《人民文学》2022年第6期头题中篇小说《亲爱的小孩》

111花城出版社中国工业题材短篇小说选2022年入选短篇小说《复工》

110《福建文学》2022年第1期《子龙一身是胆也》

109《山东文学》2021年第11期短篇小说《山田邦岩和王不战》

108《当代小说》2021年第10短篇小说 《知己》

107《清明》2021年第1期 中篇小说《凡人有疾》

106《当代小说》2020第7期短篇小说《二姑弥留之际》

105《福建文学》2020年第5期短篇小说《杨清风的一场人生辩论》

104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长篇小说《仲子路》

102山东文艺出版社2019年11月加印《孔府民间档案》

101《朔方》2019年第11期短篇小说《画中人》

100《山东文学》2019年第11期短篇小说《梁祝》

99微电影《卞庄子》2019年11月拍摄

98《百花洲》2019年第5期中篇小说《出有车》

97《福建文学》2019年第7期短篇小说《射不出去的子弹》

96《湖南文学》2019年第6期中篇小说《病》

95《当代小说》2019年第1期短篇小说《回老家》

94微电影《仲子》2018年8月拍摄

93《湖南文学》2018年第5期中篇小说《脸》

92《山东文学》2018年第4期短篇小说《乡村影像记》

91《长江文艺》2018年第3期短篇小说《项链》

90山东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长篇纪实文学《孔府民间档案》

89《四川文学》2017年第12期短篇小说《生死交集》

87《山东文学》2017年第7期中篇小说《画骨》

86《当代小说》2017年第6期短篇小说《谁在深夜里和我说话》

85《湖南文学》2017年第6期短篇小说《命根子》

84《创作与争鸣》2017年第3期选载短篇小说《父亲》

83《青年文学》2017年第2期短篇小说《顽疾》

82《当代小说》2016年第12期短篇小说《正午》

81《青岛文学》2016年第11期短篇小说《一碗米》

80《文学港》2016年第11期短篇小说《父亲》

79《广州文艺》2016年第9期短篇小说《扎根树》

78《时代文学》2016年第6期 短篇小说《青梅的手雷》

77敦煌文艺出版社 2016年5月小说集《火烧》

76《山东文学》2016年第5期《死者的喜糖》

75《天津文学》2016第4期短篇小说《心乱如麻》

74《星火》2016年第2期短篇小说《苹果》

73《北方文学》2016年第2期短篇小说《鼠行记》

72《福建文学》2016年第2期短篇小说《二叔的荣誉》

71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10长篇小说《创》

70《芙蓉》2015年第4期 短篇小说《拔牙》

69微电影《天使》2015年6月拍摄

68《佛山文艺》2015年第3期短篇小说《小米》

67《火烧》入选2014年《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漓江文艺出版社

66长篇小说《活到死》2014年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65《文学界》2014年第12期《灵魂探测器》

64《时代文学》  2014年第11期短篇《尘世》

63《百花洲》    2014年第5期    中篇《战马》

62《山东文学》2014年第6起    短篇《采访笔记》 

61《福建文学》2014年第5期   短篇小说 《尖叫》

60《当代小说》2014年第5期   特别关注栏目 短篇小说两篇《火烧》《身体》

59《小说选刊》2014年第6期转载

《新华文摘》2014年第17期转载

入选《2014年度短篇小说《《2014年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

58《北方文学》21014年第4期  短篇小说《 隐身草》

57  文心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小说集《仇人》       

56《清明》2013年第6期 中篇《玉儿》

55《当代小说》2013年第10期 短篇《小白的工具》

54《山东文学》2013年第6期  中篇《断指》

53《文学界》2013年第5期 中篇《用药良苦》

52《清明》2013年第2期 中篇《照片》

51《星火 中短篇小说》2013年第1期 短篇《遇见》

50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2年9月出版小说集《水煮水》

49《四川文学》2012年第9期 短篇《把我姥爷埋到哪里去》

48《夜郎文学》2012年第7期 短篇《小镇上的演出》

47《山花》2012年第6期 短篇《世代相传的粮食》

46《山东文学》2012年5期  中篇《仇人》

45《时代文学》2012年1期  短篇《奶奶和她的大头鹅》

44《时代文学》2011年10期  短篇《屁大的事儿》

43《西南军事文学》2011年5期 《石榴花开六瓣头》

42《山东文学》2011年8期  短篇《裸行》

41《星火》2011年4期  中篇《去宋镇》

40《福建文学》2011年7期  短篇《不老》

39《长江文艺》2011年5  短篇《乡村里的集市》

38《文学界》2010年11期  短篇《羊的事》《小说选刊》《新华文摘》选载

37《佛山文艺》2010年 11期  短篇《葫芦村的海盗》

36《山东文学》2010年第8期 短篇:水煮水

35《山花》2010年第7期 短篇:大鱼

2010年7月吉林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无故发笑的年代》

34《鸭绿江》2010年第4期 无故发笑的年代

33《佛山文艺》2010年5月 《去济南找小么哥说事》

32《东京文学》2010年第4期 短篇《爱情鞋》

31《鉴湖》2010年第2期 短篇《某个夜晚》

30《雨花》2009年第12期 短篇《糖》

29《西南军事文学》2009年第6期 《少女青梅的爱情》责编 王甜

28《四川文学》2009年第11期 短篇《扎纸马》责编:卓慧

27《时代文学》2009年第9期 《最后一顿晚饭》责编:赵月斌

26《文学界》2009年第9期 短篇《结婚照》责编:赵燕飞

25《鸭绿江》2009年第9期 中篇《驴年》 责编 高威

24《山东文学》2009年第8期 短篇小说《痣》

23《佛山文艺》2009年8月下 短篇《雀跃如春天》责编 廖琪

22《佛山文艺》2009年8月上 短篇《去珊瑚岛电影院找一个女人》责编廖琪

21《佛山文艺》2009年5月 短篇《西瓜熟了》责编 廖琪

20《佛山文艺》2009年4月 短篇《校花芬芳》责编 廖琪

19《都市》2009年第4期 短篇《新婚夜话》责编 闫文盛

18《济宁文学艺术》第3期转发 短篇《陈年的菜刀》责编 汪林

17《佛山文艺》2009年第2期 短篇《友谊说明书》责编 王薇薇

16《黄河文学》2009年第1期 短篇《翩翩起舞》责编穹宇

15短篇《国旗》 《济宁文学艺术》2009年第1期

14中篇《隐身草》 《济宁文学艺术》2009年第1期

13《西南军事文学》08年12月专刊 短篇《口琴》责编 王棵

12《鸭绿江》2008年第9期 短篇《木梳子》责编 高威

11《江门文艺》2008年第8期下 《老秀山的最后日子》责编 雪月

10芳草小说月刊》2008年第7期 中篇<矫揉造作的死亡>责编 简凌

9《佛山文艺》2008年第6期上 中篇<杜十娘的歌声>责编 王薇薇

8《鉴湖文学》2008年第4期 短篇《市井人物》责编 谢方儿

7《西南军事文学》2008年第2期 短篇《陈年的菜刀》责编 裘山山

6《佛山文艺》2008年第1期上 短篇《夜行撞见谁》责编 廖琪

5《济宁文学艺术》2008年第1期 短篇小说《脸》

4《黄河文学》2007年第9期 短篇《小说三篇》责编闻玉霞

3《黄河文学》2007年第9期 短篇《老式办公桌》责编 闻玉霞

2《黄河文学》2007年第9期 短篇《麦戒指》责编 闻玉霞

1《三峡文学》2007年第11期 短篇《夜色汹涌》责编 毛子

 

名家寄语


柏祥伟致力于对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底层琐碎悲欢的书写,但是其文本绝少有撕裂的疼痛和含泪的控诉,在呈示时代苦难的时候,依然不忘给人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希望。从形式上来看,温情言说本身让柏祥伟的小说指向一种潜在性的回归模式。这种回归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作者写作立场的一种形式化表征。悲剧止于温情。他的小说作品“皮薄”善于以技巧吸引读者。他历经磨难,懂得感恩,善于以温情取胜,精心打捞过去的温情,用温情的力量,续接温柔忠诚,引导人们向善,向美。祥伟很能写,他在省市及国家级期刊杂志发表了那么多的作品,留下了公众认可的一页。读他的小说很轻松,他的小说一般是单线结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起承转合式,结局出人意料,但在情理之中,余味无穷。
——李掖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六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委


柏祥伟的小说《火烧》从世道人心的细枝末节出发,将时代的悲欢和底层的歌哭完美定格,安慰浮躁的心灵,捍卫人类生与死的尊严。作品布满阳光般的温暖和泥土般的朴素,具有介入生活现实和拯救心灵萎靡的力量。
——安静,文学评论家

 柏祥伟的小说《火烧》写得出人意料。在一连串的意外的故事之外,写出了金钱对人的压迫和压制。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疾病。小说叙述貌似乡土口吻,但摆脱了土气和俗气。超越了平面化的经验,灵魂的颤栗和精神的恍惚尽现其中。

 

——付秀莹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副主编 

 

柏祥伟是一个有潜力的作家。我这样说是因为柏祥伟开始从文学、从内心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创作,他的小说故事性都很强,所以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愉快。并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故事设计得巧妙,展示了对底层民众的悲悯情怀,可谓五味俱生,让人感叹。他开始不满意于已有的创作成绩和状态,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变化,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学自觉。可以说,伴随着他的思考和认识,柏祥伟的小说创作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他的作品无论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内容上都更加厚重。
——陈文东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柏祥伟的小说语言朴实、生动、明朗、简洁,富有节奏感,叙述很自然很老道,不刻意,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到很亲切很轻松。尤其是每一篇小说的开头,都进入的很快,从不拖沓带水的,这难能可贵。小说故事性都很强,所以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愉快。并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故事都很精致巧妙,展示了柏祥伟敏锐细致的一面。
——刘玉栋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 

 

柏祥伟所写的人和事基本遵循了这样的逻辑:他们需要的是规规矩矩的生活,而不是反复无常的“故事”,他的小说人物大都遵循了一种“生活的逻辑”。他已经做到了在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小说,达到了叔本华所说的“把小小的事情变得兴趣盎然”这个要求。柏祥伟已在试图打破原来的格局,他的文学境界逐渐变得宽阔,至少,他在调整自己,让“手指”和“月亮”建立密切的联系。就这一点来说,祥伟的小说创作是值得期待的。
——赵月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

 

柏祥伟的小说呈现出柏祥伟在于艺术初创期对世界、历史、人性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小说叙述具有一定的开阔性,民俗、文化、地域涉及方方面面,对生存、死亡、爱情等主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展现出艺术底蕴的丰富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也许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柏祥伟的小说素来有较强的道德关怀意识,在他最好的乡情小说里,这种道德关怀并不是孤傲的道德理想或简单归罪的道德评判,而是对善的体恤,对底层民众苦难之下道德困境的同情和分担。在他的小说中泪与笑,戏谑与忧愤,悲与喜,辛辣的讽刺与会心的诙谐常常同时具备,凝缩了发生本质化转型之后的乡土众多的情感经验和道德事实。
——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 

 

柏祥伟的文学创作呼应了弘扬传统文化这一历史使命的神圣召唤,立足齐鲁大地,弘扬历史文化,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别具魅力。挖掘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文学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会贯通,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得益彰,激活文学创作的生命力。把握历史传承和文学创新的关系,让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学创新的重要源泉。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在近年涌现出的这批山东作家里面,柏祥伟是比较重视叙事技术且在有意识、多向度地拓展自己小说创作可能性的一位。他的小说似乎不太在意如何捕捉和把握人心种种幽微曲折的变化,也不以描摹刻画人性各侧面的消涨起伏见长,他更在意的,是“事件”在人的现实处境、生存状态乃至命运转折中所发挥的作用或产生的影响。他的小说场景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几乎都是靠相继发生的连续性“事件”作为动力来延展和推进叙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柏祥伟是一个“传统”色彩较为浓厚的作家。但是,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他也在自己的小说中不断地尝试脱离传统叙事方式的影响,尤其是在近两三年的一些新作品中,他在小说的内涵、结构与叙事技法上刻意经营,有意识地借鉴和实验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质地与艺术技巧,或为故事赋予隐喻意义,或在虚拟叙述者之间闪转腾挪,表现出了自己小说创作“先锋性”的另一重侧面。
——刘英利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 

 

当下,很多作家的名字在期刊、报纸和新媒体上频频闪现,人们却想不起他写过什么,而有的作家的名字一出现唤醒的则是作品的名字及相关想象,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写作意义上的成功的区别,柏祥伟很显然属于后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将一直与《羊的事》《火烧》《孔府民间档案》捆绑在一起。在孔孟之乡这个延续两多千年的神圣家族生活的地方,有着许多民间往事需要人记忆和叙述,于是他挖掘、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勤劳善良的社会劳动人民的形象,对民间对孔府的记忆和往事进行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回顾。而这一个个草木枯荣的故事,足以让人记住这个清醒、克制的讲故事的高手。
——张宏图,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读柏祥伟的小说,让我觉得一个人的内心是可以将一个人逼上梁山的。山东人的豪爽,山东人义的气,山东人的实在,是属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那一种。一旦做起小说来,也是侠骨柔肠,情义看得比天都重。他写乡土写得有趣,乡音喁喁让人读起来亲切,乡人个个纯朴善良。 柏祥伟的文字好读,柔软,没有坚硬的外壳,很容易让人读进去。他不搭花架子,不玩虚的,男女老少都掏着心窝跟人说话,让人听着心里又温暖又舒服。
——李晓琳河南作家

 

山东著名作家柏祥伟认为,各个国家的地域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等各具特色,不同的是信仰、语言、风俗等,但人性是相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看似有地域性,实则挖掘人性根本。,应该找到一个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新角度,实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中国故事、国际表述”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北京晨报》专访

 

 柏祥伟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普通市民、小公务员、城乡结合部的村民等都是他熟悉的领域。2009年是柏祥伟的丰收年,这一年他公开发表了15篇作品,这其中包括部分2002年创作的作品。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由一名默默无闻的业余作者,成为济宁市文坛的一匹“黑马”。
——《齐鲁晚报》2011年专访

 

柏祥伟的小说作品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叙事平和而舒展,小说语言朴实温润,鲜活而又不乏张力,探寻时代变革中普通人物的心路历程,触及现实社会的生活状态,描述了当下社会各个层次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死尊严,对有普遍意义的现实题材有着全新的诠释。用温和的叛逆、典雅的想象,语词的动感之美,建构了一个丰盈浩大的文学世界,给人以心灵的沟通和共鸣。
——小说集《火烧》封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