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英雄 ——写给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邹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专班主任周谨和他的战友们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作家党建 >

平凡的英雄 ——写给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邹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专班主任周谨和他的战友们

2023-08-14    分享到:

平凡的英雄

——写给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邹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专班主任周谨和他的战友们

作者:王长鹰 李梦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呼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当时代的指针不偏不斜指向并准确停顿在2020 年 10 月,这一特殊历史窗口的时刻,山东省检察院一位叫周谨的优秀检察官,立即与身边同事交接好手头的工作,打点行装,火速奔赴“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报到,并受命担任驻梁山县总队总队长,领衔主抓整个梁山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历史是公允的,在赋与这位青年检察官新的重担、新的使命和新的难题的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新的战场、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两年,730 个日日夜夜,他将先后带领来自省市县三级各个行业 182 人的梁山工作队和 49 人的邹城工作队,全面担负起梁山县 39 个行政村和邹城市 11个行政村的“党建完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把党的富民政策传进千家万户,用党的利民政策暖热农民心窝……

两年,周谨和他的战友们必须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也就是必须迅速完成从“机关干部”到“新型农民”的转变,把自己的“爱好、兴趣、苦乐”,与身边农民群众的“冷暖、关切、渴盼”,实现深层次、无缝隙的鱼水式融合与对接,他们才能最终实现“走进农村、变成农民、成长自我”的历史性角色转变……

时间誊抄着他们的答卷,历史期待着他们的成绩。他们无疑是答卷者,而他们的批卷人,除了赋予他们使命和担当的党和政府,就是同吃同住同劳作的农民群众!

是的,他们深知,谁能够让农民群众满意,谁也就从根本上完成了一名合格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和灵魂革命!

 

“梁山”雪中送炭

周谨和他的战友们深深记得,2017 年 2 月中央政治局第 39 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总书记的“庄严承诺”,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一个伟大政党“初心和使命”的“庄严承诺”!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周谨和他的战友们不仅时刻牢记着总书记的“庄严承诺”,而且把“庄严承诺”视为指导“梁山战役”的灵魂,他甚至向他的战友们发出这样的提问:

“‘梁山战役’能不能取得全面的胜利,最终让农民满意,让党满意,让历史满意,是检验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政治领悟力’的最好命题!”

“我们必须‘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才能不辱使命,才能做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乡村振兴施工队、为民办事服务队’,才能把‘党的好政策’变成人民群众期待的真实惠!”

2020 年 10 月 11 日,周谨和他的战友们轻装简从出发了,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以梁山县小路口镇小队的名义,进驻到各帮扶村。工作队共有 15 个工作组、62 名帮扶干部组成,分别对菜园村等 12 个滩区村和梁㾄村等 3 个非滩区村开展帮扶工作。

工作队进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完成滩区搬迁。小路口镇黄河滩区,当时有 12 个行政村庄(合并后为 9 个),共 3920 户、11350 人。滩区群众常年饱受水患之苦,恶劣的地理条件,带来了行路难、上学难、盖房难等一系列历史性遗留难题。

“三年屯土,三年筑台,三年建房”,成了滩区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客观上讲,筑台挖土破坏了环境,继而造成更大的水患。为了应付新的水患,群众只好挖更多的土,筑更高的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世世代代的安居梦,祖祖辈辈的致富路,一拖再拖,遥遥无期,党和政府心急如焚,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庄严承诺”如何落实?“安居致富”能否梦圆?周谨和他的战友们,肩膀上似乎多了一副泰山压顶般的重担,但他们深知,担子的重量,恰恰是考验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分量。他们没有退路,唯一的路,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任它一张白纸,我必挥写传奇!

天下难事,非非常之人而不能为之。非常之事呼唤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必怀非常之志。从 2020 年 10月 24 日至 12 月 18 日,周谨和他的战友们,大胆启用“5+2”“白 + 黑”工作模式,62 名进驻干部,深入全部村民家中,手握手,面对面,访贫问苦,洞察秋毫。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周谨和他的战友们深知,若想初战告捷,必须知己知彼,科学谋划,恰当定位,精准出击。为确保初战必胜,他们创造性地构建“1+N+1”滩区重点工作联动机制,有序推进黄河滩区村庄迁建工作。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在合同签订、分房、搬迁等重点工作推进时,小队事先发布“1+N+1”滩区重点工作联动方案。第一个“1”,指驻村工作组应全员到位 ;“N”,指周围相近工作组和非滩区三个工作组,应做好支援准备,随时等待抽调命令 ;最后的“1”,指外围指定一个组,担任后勤保障工作,准备伙食、提供休息场所等,保障重点工作推进组全身心投入。

具体运行中,工作队打破常规,效率制胜,人尽其才,大胆构建“深度融合 +N”互动机制,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大局。滩区搬迁时,打破现有队组建制,从 62 名进驻干部中,抽调 18 名年纪轻、文化程度高、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年轻干部,成立“深度融合 + 服务民生”小分队,侧重服务群众,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工作队抽调 11 名年纪大、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中年干部,组建“深度融合 + 政策宣讲”小分队,在分房现场,全面、准确、深刻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将党的好政策,掰开了,揉碎了,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大白话,宣出来,讲出去,发出党建好声音,讲述滩区好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滴水之可以穿石者,恒也!

前前后后,工作队员共与群众谈心 2203 次,有道是“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党的强村富民好政策,在他们创造性的解读和执行下,迅速转化成了群众爱听、想听、争着听的生动记忆!

队员们深知,一样的工作,如果采取不一样的策略,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就拿走访来说,除却一般意义上的访贫问苦,他们变“平面走访”为“立体走访”,创造性地采取“傍晚走访、夜间回访、田间地头再访”的立体化、多维度走访方式,大大提高了走访的效能。

具体工作中,队员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心甘情愿地拜农民为师,诚心诚意地做群众的小学生,放低自我,寻找真我,心通了,情顺了,工作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由于队员们方法到位,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有数据表明,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全部 3920 户、11350 名村民的搬迁分房工作。

历史上, “搬迁拆迁”都是人人头痛的老大难工程,由于搬迁者的故土情节与利益权衡,“搬而不走”“迁而又回”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次搬迁,绵延数年,政府棘手,群众埋怨,少有完胜者。

但梁山“黄河滩区村庄迁建”工程,却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质量、规定目标”诸多“规定”考量的复杂形势下实现完胜,不能不说,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迁建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一奇迹的诞生,没有偶然因素的参杂,只有必然结果的统一。正如 2018 年 4 月 13 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

“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应当说,梁山“黄河滩区村庄迁建”工程的完胜,正像一块“试金石”,对党和政府而言,它检验的是党和政府对“脱贫攻坚”历史伟业“庄严承诺”的坚定不移,是“政治工程”,“民心工程”!

对黄河滩区的人民群众而言,它检验的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祖国,不允许一个人掉队,中国人民不仅“苦有所依,冷有所暖,贫有所助”,而且承“乡村振兴”的东风,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是“鱼水工程”,“暖心工程”!

对周谨和他的战友们而言,它检验的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共产党人,能否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把党的好政策变成一种行动的责任和工作的自觉,带向广大乡村,带向田间地头,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家里来了党”,“党就在身边”,并在这一新的工作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再成长,是“实践工程”,“人才工程”!

《后汉书·仲长统传》有言 :“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这是我们先人先辈的梦,但,又何尝不是今人今时的梦?也就是说,历朝历代,中国人的幸福指数都绕不开四个普通的汉字 :安居乐业!

梁山“黄河滩区村庄迁建”工程的成功,无疑解决了 3920 户、11350 名农民群众的“安居”梦……但他们的“乐业”梦又在何方?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检验着周谨和他的战友们,对党的好政策的深刻解读和透彻把握,更检验着“安居”后的梁山人民群众,对党的好政策的新渴求和新期待!

搬进了宽敞气派的新居,农民群众个个欢欣鼓舞,喜不自胜,周谨和他的战友们也看来眼里,乐在心里,但“安居”后一个实实在在、更加严峻的问题,却不能不摆上议事日程 :那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梁山群众快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乐业”?

作为梁山县帮扶总队总队长,周谨向战友们表达了他的个人看法,他说:

“做好‘乐业’这篇大文章,必须从‘党的好政策’中学习智慧,找出方法,既要因地制宜,又要高屋建瓴,让项目上得来,撑得久,可持续!”

为了做好这篇大文章,周谨和战友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吃透政策,用足精神,很快推出了他们为农民群众专门量身打造的“乡村振兴篇”,全力打造“五大振兴新高地”。

工作队从“产业振兴”入手,为了让搬迁出来的群众稳得住,快致富,除立即创建菜园村鸡枞菌种植农业园、后于口村服装加工等产业外,他们不断加快脚步,抢白天,战黑夜,后续的家居产业园、社区农贸市场等产业项目,也开足马力,向前冲刺!

工作队清醒地认识到,“产业振兴”是整个“乡村振兴”的龙头,一旦启动,必要有后续的“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与之相匹配,才能形成持久而完整的“振兴链条”。工作队的目标任务,就是从帮扶输血入手,推动所有项目进入正常运转,直至培育出各个产业链条的自身造血功能为止。

“人才振兴”上,工作队就地取材,在所帮扶的15 个村庄,选出村干部 60 人,其中新当选干部 21 人,30 岁以下年轻干部 1 人,妇女干部 15 人,采取组织培训、岗位历练、大胆使用相结合的“一线成才”法,让人才拿得出,顶得上,撑起局!

“文化振兴”上 , 工作队从儿童入手 , 紧盯校园 ,依托黄河新苑小学,创建“未成年人红色基因、法治教育走廊”等红色热点项目。具体形式上,通过 73处红色教育、43 处红色基因展板,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图文并茂,解析透彻!

“生态振兴”上 , 工作队通过筹建镇东村光伏新能源产业园、帮扶镇东德合农业采摘园、建设镇东墙绘网红街、打造生态黄河民俗村等重大项目,启动“产业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双向振兴。

招商方略上,工作队果断推行“敢走出去,能请进来”,先后与北京新农创集团、曲阜柏玉集团等大型企业完成对接,共同商谈土地统一流转合作事宜。滩区原址群众搬迁后,全部完成拆除,彻底实现复垦。

工作队预计,今年秋收后,将腾出 17000 余亩土地,统一实行流转。明年夏收时,黄河沿岸有望实现“一层层梯田一层层绿、数不尽的麦浪闪金光”的“乡村振兴”新景观!

“组织振兴”上 , 工作队本着“用好原优势、再造新优势”的基本方略,在驻地建设了党建文化基地,总结提炼出在滩区搬迁过程中,12 个工作组所展现出来的“初心、使命、奋斗”等红色文化和红色信仰!

下一步,工作队还将和镇党委一道 , 努力打造高标准黄河记忆馆,让历史的黄河与今日的黄河,在碰撞中闪耀火花,在激荡中创造文明,不管是历史的火花还是当下的文明,都是中华魂,都是母亲河!

一桩桩,一件件,时间在流逝,工作在推进,周谨和他的战友们也在拼命地奔跑……他们要在奔跑中抢抓主动,要在效率中创写传奇……他们坚信,人民群众有多少“急难愁盼”的新期待,他们就要在不懈的奋斗中,创写多少留给时代的新传奇!

在人们的印象中,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大市,但如果真正静下心来,探讨研究一下济宁文化,才会蓦然发现,在济宁“文化大市”的蛋糕中,除了东部以曲阜、邹城为核心的孔孟之道,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西部以梁山为脊梁的“好汉文化”!

何为“好汉”?答案并不复杂, “好汉者”,——“英雄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明代那个叫施耐庵的作家,虽穷经皓首,呕心沥血,完成了一部叫《水浒传》的长篇小说,但那区区的简牍薄卷,也只是记录了那个时代“不平则鸣”的“108条好汉”……

想我泱泱中华,好汉迭代,英雄辈出,时代的大潮与历史的沃野,为一代又一代干事创业的华夏儿女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宏大舞台……当周谨带领着他的 182 名战友,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工作的岗位,走进梁山,走进那个因出了 108 位好汉,而远近闻名的“好汉之邦”的一刻,内心也曾掀起过无穷的扣问:

“往昔,那 108 位叱咤风云的‘好汉’,因义而聚,因不平而鸣,啸聚山林,替天行道,活的是一世的痛快……

“而今天的我们,肩负着同一历史使命的 182 名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共产党人,却要横下雄心,立下宏愿,走进条件最差的农村,倾听农民最真的诉求,在有限的日子里,通过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上项目,造血液,送温暖,保恒久,通过由富带穷,变穷为富,以点带面,激活全局,全面实现农民实惠、群众欢迎、集体富裕的梁山县‘乡村振兴’新蓝图……

“我们选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梁山‘乡村振兴’之道,干的是一项党和政府与梁山群众‘心交心、心连心、心暖心’的民心工程,比起《水浒传》中 108位英雄好汉的揭竿而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也是‘好汉’,也是‘英雄’,只不过同是‘造反’,我们要造世世代代困扰梁山农民的‘贫穷的反’,我们要在党的富民政策具体指导下,通过走进贫穷,深挖贫穷,改造贫穷,进而消灭贫穷,把世世代代受贫穷困扰的梁山农民,带出贫困的大山,走进富饶美丽的‘金山银山’!”

“梁山之战”,周谨和他的战友们,通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可以说开了个好局,稳住了阵脚,扎下了根基,赢得了上级和驻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年度考核中获得第一名,被省委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工作总队!

 

“邹城”锦上添花

荣誉是汗水的结晶,但毕竟已属过去……载誉而归的周谨,几乎来不及认真地喘上一口气,便接到了新的任命 :——邹城市工作总队总队长!

周谨二话未说,立即衔命赴任!

在梁山总队任总队长的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周谨对“梁山之战”的总结是:条件差,底子薄,因而他给梁山总队定的目标是:另起炉灶,雪中送炭!

尽管梁山和邹城都是历史名城,但经济基础却不可同日而语,抛却文化的差异,单就经济而言,邹城是新兴能源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中国经济百强县(市)第 31 位(2015年),2015 年 12 月,邹城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可谓名头响亮,卓姿不凡!

自从踏上邹城大地,周谨便团结带领邹城总队的49 名新战友,埋下身子,深入第一线,站在最前沿,摸情况,挖根源,理思路,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他大胆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工作建议,他说:

“邹城不同于梁山,这里条件好,底子厚,总队的工作重心应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简单一点说,就是‘锦上添花’!

“工作上,要时刻牢记省市领导送给我们每一位队员的四句话,即‘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乡村振兴施工队、为民办事服务队’,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走马上任后,周谨团结带领 49 位新战友,决心从基层党建抓起,他要让每家、每户、每人,都能时刻听到党的声音,时刻感到党的温暖,时刻分享到党的关怀,他们有决心更有信心,把基层党的组织,打造成团结群众、关心群众、领导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要让“三会一课”落地生根,要让“主题党日活动”成为常态……

周谨给每一位队员的定位是:迅速反映,马上行动 ;日事日毕,件件落实!

在这一工作定位的具体指导下,邹城总队队员们你追我赶,个个争先,于是有了这样的数字:

145 次村两委党员大会,174 次主题党日活动,2731 人次党员教育培训,24 名新党员,43 名入党积极分子,38 名后备干部,64 次村干部群众外出学习参观考察……

如果把这些生动有力的数字,放进一年 365 个日日夜夜,谁又能说得清哪个是白天?哪个是黑天?哪个是昨天?哪个是今天?

但有一点却非常明确,它们都属于共同的“明天”,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把群众带向美好的“明天”,周谨和他的战友们,只能从一抓起,一件一件,积一成十,积十成百……也许,当所有的数字像硕果一样,挂满一年 365 个枝头的时候,他们才真正用生命体验到了一种境界,那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的: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 :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周谨常想,作为共产党人,应当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活,为信仰而不惜燃烧生命去照亮整个世界……今天,党既然把自己派到了邹城,并担任省派驻邹城总队的总队长,自己一定要牢记党的嘱托,团结带领大家,把“党的好政策”一件一件落到实处!

理清思路后,周谨决定把整体工作,分“五步”来完成。“党建”是一切工作的灵魂,他带领战友们,通过大刀阔斧“抓党建”,强化了基层班子,凝聚了一线群众,让邹城的基层党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了一个新亮点!

周谨把第二步,放在了“帮扶项目落地”上。他常说,党的帮扶政策再好,如果不落地生根,就无法把“党的好政策”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也就无法把“产业链”转化成“利益链”,进而把“利益链”转化成“福利链”,人民群众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实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周谨坚定不移……结合峄山镇实际,他带领工作队前移办公,果断整合东参沟村和崔桥村两个村的帮扶资金,用于民营经济创业平台项目创建。项目创建后,预计每年可为崔桥村、东参沟村集体经济,分别增收 15 万元,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利益!

一边按“五步走”全力推进,周谨又一边想,如何才能把那些搞得出彩的乡镇的“农业优势”,迅速转化成“产业优势”?然后让“产业优势”,再迅速发挥出“集群效应”?通过深入思考,他终于理清了思路:与其纸上谈兵畏缩不前,不如放手一搏真闯实干!

立足香城镇高效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创建,他带领工作队不分昼夜,一线督战,大胆整合香城镇连青山村、詹邱村的帮扶资金,入股高附加值葡萄阳光玫瑰种植项目。该项目的建成,预计每亩纯收入可达8000-10000 元,每年可为两个村增收 20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60 余个,完全称得上“投资快见效快、立竿见影造福一方”的好项目!

在周谨和战友们的亲自督导下,太平镇太平三村、太平四村,依托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与山东泰马菌业签订帮扶协议,大胆探索“整片推进”模式,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该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造投资金额 8% 左右的收益,能较好地实现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针对唐村镇循环经济产业的明显优势,工作队积极推动帮扶村与驻地企业的“攀亲结对”。在他们的亲自督导下,唐村与当地知名企业鲁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签订了委托经营合同。合同明确标明,帮扶唐村的资金放入企业后,企业承诺每年可返还本金 10% 的红利,造福唐村群众。

通过一线走访,周谨和工作队员们发现,中心店镇富东新村种植草莓已有 30 多年历史,现已拥有840 个草莓大棚。为助推草莓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名震全国的优势产业,工作队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反复分析研判,决定利用 200 万元帮扶资金,注资本村集体企业“邹城市福美来林果科研推广有限公司”,引导采取“按揭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草莓种植产业,做大“草莓经济”,让更多群众享受“帮扶资金”带来的红利。

“功”是这样建的。有些项目刚启动,缺资金,周谨就带领工作队,跑前跑后帮协调,扶上马送一程 ;有些项目已启动,没市场,他就带领工作队,忙前忙后找市场,打前战做业务 ;还有些项目正红火,需扩充,他就带领工作队,想方设法抓对接,让1+1>2……只要有利于项目落地,有利于项目加速,有利于项目壮大,周谨和他的战友们,都愿意打前阵,做红娘,搞对接。

“业”是这样立的。遇到那些有时间严格限制的项目,周谨就带领工作队,果断采取“特事特办”,通过挂图作战,对表推进,提质增效,确保项目保质如期完成。

周谨和战友们坚信,只有项目落地了,党的好政策才能开花结果,人民群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全体参战队员也才无愧于“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乡村振兴施工队、为民办事服务队”的使命担当!

第三步“抓矛盾”。在周谨和他的战友们看来, “矛”和“盾”的关系,恰如“齿”和“唇”,处理好了叫“唇齿相依”,处理不好则有可能变成“唇亡齿寒”!

为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周谨带领邹城总队,与邹城市信访部门“‘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立起常态化沟通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他们全力推动帮扶村,新建村级调解工作室 5 个,前后化解矛盾纠纷 30 余起,组织召开信访听证会 7 次,基本达到了“家务事不出门、邻里事不过街”的矛盾化解效果,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针对“矛盾”的顽固性和复杂性,周谨和队员们则尽可能高处着眼,低处着手,抓住牛鼻子,解决真问题……在他们看来,一味的妥协迁就,并无益于矛盾的解决。

在信访问题突出的汪庄村,他们就灵活采取“蛇打七寸”“直击要害”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同街道、村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化解工作,通过换位思考,打拉结合……协同公安机关,对长期缠访、闹访人员,依法采取刑事拘留。与此同时,他们还教育争取其他 4 名上访人员,认识错误,果断息访,困扰该村多年的信访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站位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往往不一样,这也是造成极个别群众上访的主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上访问题,周谨和战友们认为,应当从“主要矛盾”抓起,从“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入手,让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放在群众的聚光灯下,尽可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才能让群众切实地看清矛盾,正确地对待矛盾,科学地化解矛盾,最后将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

为彻底解决长期困扰信访的“矛盾问题”,他们号召 11 个工作组,针对突出问题,分头行动,直击根源,监督指导帮扶村,落实重大决策“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让群众眼前光亮,内心透亮,看问题明亮……“矛盾问题”切忌回避,方可迎刃而解。

在工作组的亲自督导下,村里先后公开办理各类事项 59 次,村务党务财务公开 190 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让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得到释放,才是解决村务问题的根本法宝。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者最明白 ;环境舒不舒适,只有居者最清楚。“宜居、安居、乐居”的居住环境,是广大群众的内心呼声,也是工作队队员们的真切期待。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周谨带领各工作队,积极联系派出单位,协调资源,走村串户,深入前沿,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平整道路,建设绿化带。经过前后 72 次的艰苦整治,他们终于把群众的居住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在提升群众人居环境的同时,周谨和工作队员们,对群众反应强烈的“天价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恶风陋习,也进行了大胆整治。通过入户宣讲、悬挂条幅、制作宣传栏、表彰先进、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章立制等一系列方式方法,让广大群众明辨了是非,看清了方向,端正了态度,刹住了陋习恶风,树立了村规民约新风尚。

民情无小事。群众的“小事”,就是党和政府的“大事”。能不能把群众的“小事”,真正当作心中的“大事”来抓,是检验一名共产党人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作为专班班长,周谨甚至强调,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大问题上,每一位队员都必须用心、用情、用力,

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抓在手里。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工作队累计入户走访 1.1 万户,慰问困难党员、群众 1040 户,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4343人次,打开了群众的心坎,暖热了群众的心窝。

群众工作无小事,让群众满意才是大事。在实际工作中,周谨和战友们都有着很深的体会,但怎样才能做到让群众满意?他们认为,只有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渠道,敢于牺牲自我……他们积极探索并大胆推行的“典型引路机制”,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热评。

太平镇太四村工作组,便立足实际,探索建立了“党群夜议会”制度,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每周召开一次夜议会,集体商议解决村民反映的实际问题。“党群夜议会”制度执行以来,现已召开 60 余次,解决实际问题 15 个,化解矛盾隐患 2 起,既培养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第四步“抓安居”。作为党员干部,周谨和战友们认为,共产党人的奋斗,无非是让亿万人民群众,都能过上他们梦想中的生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既是党和政府对共产党人梦想的解读,也是党和政府对农民未来生活状态的现实版落地,加速推进安置区建设,便成为工作队的重要使命之一。

总队主动出手,积极与邹城市、镇、村三级联动,凝聚“组织力、执行力、稳定力”,克服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保障了安置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工。邹城市边界外未建成安置区——三合新村山河景苑提前竣工,并于 4 月 19 日顺利完成分房。虽然边界内未建成安置区,仍有后唐村社区二期,及太平三村、四村回迁社区,但总队乐观地预计,只要工作组靠上督导,并及时疏通难点,堵点,项目完全可以按时竣工交付。

第五步“抓组织”。作为专班主任,周谨从来认为,抓“组织”就是抓“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设身处地地为广大群众想在前头,做到前面,才能真正与广大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成为广大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

为达成这一目标,总队创新工作思路,在县、村工作队(组)两级工作架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专班”制度,成立宣传报道、作风建设等专班。通过统筹整合全队力量,充分发挥队员们的个人优势和专业特长,针对重点工作聚焦发力,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最终收到了 1+1>2 的良好效果。

只要有利于“帮扶”工作的,他们就不遗余力;只要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他们就马不停蹄……邹城总队还打破常规,通过与邹城市委书记远义彬同志座谈,共同交流探讨工作队如何在党委政府支持保障下,充分发挥优势,全面做好帮扶指导工作……得到远义彬书记的首肯和支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总队通过培树典型,打造名模村,助力并推动了邹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进步和全面过硬 ;他们常态化走访对接县委组织部、信访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班、社情民意信息受理服务中心等单位部门,得到各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帮扶”时间虽短,但却任重而道远……

对每一位队员来说,尽管来自五湖四海,尽管来自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岗位,尽管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屈指可数的短短两年……但周谨和他的战友们,却异常清晰所肩负的使命和担当,他们必须加大马力,增强效力,必须要在这短暂的两年内,架起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必须要用实际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两份不同寻常的答卷:

一份递交党和政府!

一份递交人民群众!

至于答卷的得分,他们只有坚定而诚恳地——

请求“党和政府”为他们评判!

请求“人民群众”为他们打分!

 

做一名“平凡英雄”

这是一支“平凡”的队伍,也是一支“英雄”的队伍,“平凡”和“英雄”,本是你中有我、情同手足的同胞兄弟,只不过在外部环境或生存际遇遭受非凡考验的那一刻,有人奋不顾身,有人挺身而出,以向死而生的壮举,保全了更多人的安危,他们因在“平凡”中超越“平凡”而成为英雄……

我们无法忘记,朝鲜战场上,在熊熊大火中岿然不动的邱少云 ;更无法忘记,上甘岭阵地上,用血肉之躯扑向敌人地堡枪眼的黄继光……他们本出于“平凡”,但却在极其残酷的特殊条件下超越“平凡”,成为了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周谨和他的战友们,响应党的号召,听从政府召唤,能有幸从全省各条战线纷至沓来,组成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专班,汇聚成一支新时期代表党和政府政治魄力和远大情怀的精英团队,坚定不移地“走向乡村”,义无反顾地“振兴乡村”,兑现“庄严承诺”,打通中国经济高速快列通向“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说,任务艰巨,

使命光荣。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他们衔命而来,也即将载誉而去 ;他们出自“平凡”,却会因为两年730 多个日日夜夜“不平凡”的付出,而被永久地载入“英雄”的史册……

他们和邱少云、黄继光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儿女!

所不同者,则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肩负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前行者捍卫了“民族尊严”,后继者则要让“中华民族在时代大潮中更加尊严”!

行笔于此,似有必要让我们“平凡”的“英雄”们走向前台,一展他们卓越的英姿……邹城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专班的核心人员有:

专班主任周谨,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精研形势政策,积极超前谋划,倾力对接社会资源,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专班成员蒋升,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真蹲实驻,内引外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不放松。

专班成员李衍飞,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精、严、细”开展工作,做好党建战线上的勤务兵。

专班工作人员李梦蕊、赵浩林、陈峰,工作队给予他们的评价是:工作认真仔细,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既扎根一线,又积极推进全域提升。

在邹城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群英谱中,还有程广新,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积极探索“商量小院”工作法,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孔苓芝,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推广开展“民情三问”工作法,解决困难问题,创办乡村物业,免费为群众服务,开展“周到例会制度”,做好党的政策的宣传队。

峄山两工作队(集体),工作队给予他们的评价是:利用派出单位资源,积极解决群众困难,整合“帮扶资金”,做好“帮扶产业”,用小资金撬动大项目。

王延春,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真蹲实驻,扎实为民,小事情体现大温暖。

董峰,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攻坚克难,推进回迁安置房建设,让村民集体住上小洋楼,尽心竭力做好过渡安置群众工作。

付强,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推广“民为贵”乡村物业,扎实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段瑜,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耐心细心加初心,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

太平四村工作队(集体),工作队给予他们的评价是:基层党建排头兵,开办“党群夜议会”,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吕士伟(邹城市后唐村工作组),工作队给予他们的评价是:基层党建急先锋,奋不顾身,勇于排险。

邹城市富东新村工作组(集体),工作队给予他的评价是:因地制宜,精准做好帮扶产业,既鼓起群众的钱袋子,又延伸了产业链……

“基层党建”这一“平凡”的舞台上,他们群英荟萃,众志成城 ;在“乡村振兴”这一“特殊”的舞台上,他们肝胆相照,无怨无悔……他们用两年所完成的这一切,现在看,也许并看不出什么“惊天动地”和“石破天惊”,但如果放在 20 甚至 30 年后去检验,历史也许会惊人地证实 :他们所完成并竭力推动着的这项事业,都是“惊天动地”的民族大战略,都是“石破天惊”的历史大工程!

英雄群落,谱系众多,虽不能一一例举,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了山乡大地,镌刻在了每一位受益群众的心坎里!

“英雄”从来不问出处,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管是专班主任周谨,还是专班成员蒋升、李衍飞、李梦蕊、赵浩林、陈峰等等,他们性别不同,有男有女,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华儿女!

两年里,男儿们尽可以“力拔山兮气盖世”,怎奈我淑女们也个个“不爱红装爱武装”,一样的远亲别故,一样的扎根乡村……但他们却融入山乡只待山乡巨变,洗尽铅华只为放飞梦想!

对专班的每一位成员来说,两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他们生命的强度和信仰的高度 ;两年是一次接力,他们要从小家与大家的赛跑中作出取舍,要在局部与大局的转换中明确方向 ;两年又是一次长征,能不能走出城市的优越,到广阔的乡村中去磨练心性,去增长才干,去实现自我,则决定了此次长征的荣辱与成败……

他们深知,作为共产党人,既然来了,就必须完成这样一次意义非凡的红色接力与红色长征,就必须树立“生而有我,舍我其谁”的坚定信念,就必须战胜一切困难去迎接胜利……因为翻开党的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共产党之所以强大,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都是因为拥有一个活的灵魂 :那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