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巍 | 生命的精彩 壮丽的乐章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报告文学 >
济宁文学

崔 巍 | 生命的精彩 壮丽的乐章

来源:本站    作者:崔 巍    时间:2024-03-01      分享到:


题记: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在短暂的时光中活成一首歌,夕阳里一定会光彩四射。

生命的精彩   壮丽的乐章 

崔 巍 

序 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这是一个老兵的生命之歌,用九十年的流金岁月、七十五年的奋斗历程,由初心作词、用信念谱曲、向祖国定音、同人民合拍,在党的阳光中珠联璧合成一曲少年灵光、青春闪亮、英年丰泽、古稀宝润的金声玉振之歌。在他坚实地步履和昂扬地意气间,似乎依旧重叠着那炮火硝烟里果敢义为的影像;在他那些乐观慈暖和勤勉奋发的修为里,随处都彰显着忠诚挚爱间无私忘我的心志;在那些为祖国解放,人民幸福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向死而生的故事里,承载着老一辈革命者红色印记和鲜活感人的壮心壮举,实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用生命谱写的奋斗乐章。他叫王全仁,一九九三年在济宁市市中区“文联”主席岗位离休······

 

第一乐章 烽火韶华  

   

王全仁祖籍在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江苏省扬州市。儿时在家乡私塾读书,并师从父亲学习二胡及曲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三千百”的启蒙和最具中国民族气质的弓弦类乐器习练中,又浸染着“揭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的文化底蕴。为一个纯洁的童心培植了后基因良好地坯胎,由最初地发育就植根在“人之初、性本善”的民族道德沃土;加之得益民族艺术精粹地营养,使得一个可塑地雏形渐渐活跃起来。

少年时期,王全仁就读于泰兴中学,逐渐接触了学校地下党组织革命思想的传播和红色书籍的熏陶,使得后基因地成长期恰巧遇到了红色培养基地滋润。少小筹志、苛求真理,树立理想、开启新知——党的阳光雨露注定了一个热血少年身心地茁壮,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争取祖国解放的运动中。作为学生会的领导成员,他带领先进学生团体与敌特分子斗争;作为党的培养对象,他立场坚定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在如火如荼地革命大潮中成长为党的事业得中坚力量。一九四六年,王全仁在学校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新四军,进入部队文工队。

在王全仁的一生中,虽无愧于为之奋斗的事业,却有憾于家中的亲人。参军前几天,准备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忙 。白天不着家,晚上不着床。奶奶是个细心的老人。看着他在外风风火火不着家,担忧起来。王全仁上边有三个姐姐都不幸夭折,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个长孙子再有不测。奶奶开始给他立规矩:学不上了。白天夜里不许出门,吃喝拉撒寸步不离。晚上睡在奶奶身边,还在他脚脖上拴根绳子,另一头系在自己手脖上,生怕自己睡着了孙子跑掉。奶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那期间正是学校党组织动员学生党员参军的节骨眼,王全仁又是背着家里带头报了名。软缠硬磨不顶事,不吃不喝没有用。铁心参加新四军的王全仁急得白天哭、晚上吵,几天下来,奶奶真的累了。趁后半夜奶奶睡熟,悄悄解开绳子跑了。

第二年部队行军住在离家三十华里的村子。母亲听说后,跟几个一块偷跑的同学的母亲连夜趟水路去找,找到部队驻地时,王全仁已经开拔了。回来的路上,他母亲因个子矮,趟河时差点淹死。

似乎,在王全仁这个定夺终身的艰难抉择中笃定着无愧无悔的追求,但在他内心深处却永远放不下那份对亲情得缺憾与远行得内疚。这缺憾与内疚追随着他,时常追溯到奶奶那根拴过他的牵肠挂肚的绳子,追溯着老母亲涉险寻子的夜际,还有父亲日夜揪心的弦音。然王全仁这一步走得真好!这是大仁大义的壮举,割舍骨肉争取苦尽甘来的解放。这是无愧无悔的决断,撒手亲情赢得改天换地的幸福。一个年仅十五岁地少年,尚能义无反顾地投身真理,还有什么事业不能胜利呢?!也正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执著,造就了无数革命者——造就了革命阵营中的佼佼者——王全仁。

军队是不分年龄的,更何况是战争年代。在为数不多的文工队员里,王全仁和战友们抱定初心、坚定信念,既当宣传员,又当战斗员。火线演出,他们冒着枪林弹雨鼓舞士气;前沿喊话,他们不怕冷枪冷炮瓦解敌人;战地宣传,他们顶着敌机轰炸协助救护,在最危险、最需要的时候,把《白毛女》、《赤叶河》、《兄妹开荒》等等红色剧目送给广大指战员。那个时候,王全仁已开始文艺创作了。在他的记忆里,依然贮藏着那些烽火青春时写下的作品:“蒋军兄弟你听好,各家都有老和小。不给老蒋当炮灰,起义投诚给路条。《战地宣传喊话之劝降小唱》”。在他的心底里,依然珍留着激情岁月中独到的见地:“枪子尖枪子长,枪子推上膛。三点一线瞄匪兵,砰得一声见阎王。《神枪手》”。在他的胸襟间,依然腾烈着万船齐发前燃烧的火焰:“冲!战旗飘扬军号已吹响,冲!向前冲打进敌人心脏。革命战士无惧惊涛骇浪,推翻南京府消灭蒋匪帮。《渡江战役进军歌》”。这是一个年少士兵刻骨铭心在那段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时的诗言;或缺了造作和矫情,却直白着亲历与心声。这是一个战士赴汤蹈火在那场惊天地、泣鬼神时的写实;或缺了细腻和渲染,却镂刻着豪气与血性。这是战斗的叱咤语、精神的弹药库、军魂的英雄歌。

战火锤炼地青春和那些惊心动魄地亲历,使王全仁情不自禁、壮怀激烈。战事间歇或火线演出期间,创作发表了《新年大合唱》、《进军》、《将革命进行到底》、《既是战斗员·又是工作队》等一大批反映战斗生活的词曲、剧目。这些蕴含着战斗生涯的文化艺术作品,应该是党和新中国为之奋斗的解放事业的宝贵财富,可惜都在渡江战役时痛失于敌人炮火。王全仁所在‘长江纵队’是第一批渡江作战的部队。他乘坐得小木船被敌机、岸炮炸得摇摇晃晃,子弹嗖嗖响,一个炮弹炸起地水柱差点把小木船掀翻,装稿件的背包掉江里了。现在留下的,就一个吃饭的铁碗。因为,那是船上的每个战士帮着划水用的。惊险!惨烈!传奇!为了前进,一个吃饭的铁碗也成了加速地工具。也许,就是这铁碗划出的桨力,使王全仁冲上了胜利的彼岸,冲上了生命的一个又一个高点。

长江有灵啊!将这个青葱战士的背包沉浮飘落,却给了他一个烽火韶华、写意江山得灵光智慧。铁碗有知啊!划动出一曲“向前、向前······”地音符,拓展出一个革命者劈波斩浪得锦绣前程。

 

第二乐章  争锋年华

 

“我的家乡刚刚解放,长江边还是断壁残墙。多想让母亲装扮梳妆,用汗水浇开遍地花香。可恨豺狼张牙舞爪,把战火烧到鸭绿江上。亲爱的战友擦亮钢枪,一声令下奔向战场。”这或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对时局的揣测,亦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志士对危难的敏感。王全仁写下这段诗言的当尔,正是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以美帝为首的十六国联军以虎狼之势、装备之优,很快将战火烧遍了大半个朝鲜,并疯狂对我国边境城镇狂轰乱炸,试图用战争扼杀我刚刚建立的红色政权。王全仁未知先觉地预感到,自己将面临一场新的抉择。

此时的王全仁业已由那个少年灵光的小兵,成长为一个新中国英气十足的青年军官。全国解放后,军队文化建设急需骨干力量地引领,部队党组织决定派王全仁去上海音乐学院带职学习深造。机遇邂逅仁者,便有无限风光。厚爱给予智者,便有灵秀风范。在这所国内顶级音乐学府里,他系统得专修了作曲和音乐指挥理论知识,可谓羽翼丰满、如虎添翼。正当他抱负满满、展露才华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

正如王全仁预感得那样,在朝鲜人民遭受帝国主义野蛮屠杀、侵略者将魔爪伸向我国边境重镇地紧要关头,我国被迫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九五零年九月,王全仁所在文工团整建制地调往丹东前线,组建“中朝人民联合空政文工团”;王全仁被委任音乐股长(兼)指挥。

随着抗美援朝战役地全面展开,全军将士请战热情空前高涨。王全仁多次向部队党组织申请,强烈要求赴朝参战。为更好地弘扬志愿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用生命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上级决定派王全仁随战地记者开赴朝鲜火线,实地采访创作。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已被侵略者践踏得满目疮痍,随处可见被敌机炸死炸伤的平民百姓。见此情景,王全仁和战友们无不痛心疾首、义愤填膺。更让他感到不解的是,这场全新地战争样式完全出乎预料。侵略者武器装备的集群化、战争形式的立体化、战斗规模的惨烈化无不震撼着这个饱经战火、闯荡阴阳的年轻军官。但在这个新中国军人心里,早已抱定了舍命地决心。战火煮沸了王全仁的战斗激情,炮声鼓荡着他男儿的骁勇血性,他要把全部身心化作复仇的行动。在一个个被侵略者凝固汽油弹烧焦的高地上,他深入到堑壕坑道亲身体验全新的战争感受,采写志愿军指战员殊死抗敌的群像和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在战地医院和被敌机炸毁的公路抢修现场,他冒着敌机轰炸扫射采集战地素材,实现着一个党的文艺战士的崇高志向。

战斗的文艺就是文艺的战斗。处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很难想象到鏖战时歌声给战士带来的勇气,也很难想象琴弦为饥渴弥补的营养;很难理解那些在撕心裂肺的伤痛中听到歌声时的平静,也很难理解那些弥留在阵地的伤员牺牲前还对文工队员说“多想再听听你的歌声”。这些战地的亲历亲为,无不提振着王全仁的战斗意志,触动着他的创作热情。作为新中国年轻空军的一员,他一次次地见证了敌人机群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一次次地目睹了年轻的战友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场景。那个时候,敌人每天都会出动几十甚至上百架飞机,对我后勤补给线进行毁灭性袭击,我国辽宁省沈阳、丹东等地经常遭到敌机轰炸。为了不使前线缺弹缺粮,我们的工程兵和当地组织的支前群众夜以继日地冒死抢修被敌机炸毁的公路桥梁。在一个个抢修现场,王全仁一边组织文工团员战地宣传,一边采集动人事例。创作出了诗朗诵《钢铁的意志钢铁的桥》、《生死线上的汽车兵》、枪杆诗《炮火中的工程兵》和表演唱《快乐的阿爸吉》,并在短时间内推向战地战场。他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音乐剧《一把镐头》,讲述了一家朝鲜老乡姑嫂之间,在缺少工具的艰难时期,为了能争着去抢修公路藏镐头、偷镐头、争镐头、用镐头的故事,鲜活地再现了人民群众为支援前线争先恐后、临危不惧的动人场景,生动地勾画出中朝两国为抗击侵略结下的深情厚谊,极大地鼓舞了两国军队和人民团结战斗的坚强意志。

亲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人们都不会忘记,那是一场自有战争以来的最为惨烈的战场。而在那场惨烈搏杀中,尤以美帝的飞机扫射、轰炸最为残暴。王全仁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敌机的尖啸声和灭绝人性的爆炸声,也屡屡目睹身边的战友和边境百姓在敌机狂轰乱炸间被炸死炸伤得惨状。在那些牺牲的英烈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生命倒在了敌机轰炸中;王全仁自身也留下了朝鲜战争的伤痕。那是他在手风琴训练队担任队长时,一天夜里,训练队驻地突然遭到敌机来袭。王全仁迅速组织学员向防空洞转移。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名小学员,他迅即折返,在炸塌的宿舍里救出了小学员,自己的右眼却被炸弹蹦起的土块击伤,至今留下了视觉障碍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扭转被动的战场态势,尚在初建阶段的中国空军勇敢地飞向了朝鲜战场,用一种年轻的却全新的姿态去迎战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最庞大的侵略飞贼。王全仁激情迸发、浴火生情,很快创作了《飞行员战歌》、《随时准备飞向战场》《机械员之歌》等一大批具有战斗激情、歌颂英雄形象的词曲。他在《空中拼刺刀》中写道:“我们的战鹰一飞冲天,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复仇的机炮喷射怒火,年轻的勇士决战天涯。空中拼刺刀,对冲勇搏杀。打得敌人丢盔弃甲乖乖滚回家。”当英雄的王海大队在空战中屡建奇功、捷报频传的时候,王全仁为战友们写下《米格15凯旋归》的歌曲:“穿过彩云,带着喜庆,米格15凯旋回营。传着捷报,带着战功,王海大队无往不胜。嗨!嗨嗨!击落‘鬼怪式’,打趴‘女妖精’。哈哈哈哈······,打得敌机冒黑烟,玩起了倒栽葱;倒呀吗倒栽葱。”这些饱含革命英雄主义和洋溢革命浪漫主义的战地歌曲,热情讴歌了我国年轻空军战胜“空中霸主”的壮景,赞颂了以王海为代表的空军指战员面对狡诈、凶残、傲慢的美国空军时无惧无畏、大智大勇的铁血气概,用歌声讲述了战友们临危不惧、架机拼刺的英雄壮举,把一曲曲壮歌送进祖国和朝鲜人民的心中,唱响着中华民族的胆略和智慧,弘扬着中国军人战胜艰难险阻、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战场是意志的亮剑。搏杀是精神的争锋。自抗美援朝正义宣战到保家卫国胜利凯旋,王全仁经历了整个惊心动魄的争锋年华,彰显着一代中华儿女的生命精彩。他的出色表现,受到中朝两国人民的拥戴和褒奖,先后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和中华人共和国抗美援朝纪念章。

如果用一句简短的语言来诠释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来印证王全仁们争锋年华的丰功伟绩,便是王全仁在与德国警察乐团团长考夫曼交谈时说过的那句简短明了、扔地有声的回答······

抗美援朝胜利不久,德国警察乐团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上级决定,派王全仁参加接待并进行艺术交流。这是新中国建立后,西方大国文化艺术界来访的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外交使团。王全仁深知,这是党组织对他的政治信任和艺术水准的肯定;就个人而言,这是对他的一次大考。在艺术交流环节,有一项乐团演奏交叉指挥项目。当轮到王全仁指挥德国乐团时,德国警察乐团团长、资深指挥家考夫曼临时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固执地把原定演奏曲目改为罗伯特·舒曼的钢琴协奏曲改编的《梦幻曲》。面对考夫曼不无刁难地改弦易辙,王全仁平日刻苦历练地艺术沉淀和高等学府深造专研地知识修养派上了用场。他沉着淡定地走上指挥台,潇洒自如、精致入微地指挥演绎了这首德国古典名曲。当他将指挥棒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得结尾姿态瞬间,考夫曼全然丢弃了日耳曼民族生性的傲慢与矜持,大步走上乐池拥抱住王全仁,口中不停地重复着他简短直率的赞美之词,并恭敬地将自己使用多年的指挥棒赠送给了这位年轻的中国指挥家。这是考夫曼罕见地举动,也是德国音乐界的赠予。因为按照行规,王全仁在接受考夫曼赠送指挥棒的同时,业已成为德国警察乐团的荣誉指挥。用德国大诗人海因里希·海涅话说:“德意志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民族”。那么,考夫曼举足轻重地赠送,也为王全仁这次大考打了一个满分。稍事,考夫曼诚恳地对王全仁说:“很幸运我们不是朝鲜战争的参战国,才使得我们成为朋友。我们感谢那场战争带给德意志重新发展的机遇,使得在你们的牺牲中赢得了时间。”王全仁看着面前这位老道的同行对翻译说:“请转告考夫曼先生:谢谢他的明智!我们是正义的胜利者。中国人想做的事一定会做好。希望我们能永远成为朋友!”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是的。“我们是正义的胜利者。中国人想做的事一定会做好”。是的。我们是和平的捍卫者,善待所有邻邦友朋。但我们也有同一切来犯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用决死的信心,洗雪百年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和深重灾难。这是五千年文明养育出的精神气质,是百年屈辱觉醒后的大国风度。这是新中国矗立起的民族自信,是万山红遍间儿女雄起的脊梁。亲爱的祖国啊!有这些最可爱的人守护,试问——什么魑魅魍魉敢与之争雄?亲爱的母亲啊!有这等侠肝义胆的儿郎尽忠,试问——什么强敌顽寇能与之争锋?

 

第三乐章 流金岁月

 

惊蛰乍起,阳春揽盛。早恋地鱼儿频频地摇着尾,把春日得嫩阳摇在了粼粼水面。枝影曼动,啁啾鸣啭。小路蜿蜒,麦绿如毡。有老者孑身,风姿卓然。微风徐徐,似在娓娓叨念:“老朋友,送我一程吧!我会交给你一个崭新的春天”。

很美——美得悦目。很鲜——鲜得赏心。这清纯静丽地景致,鳞次栉比地给了一位钟情释怀地老人——王全仁。是的,王全仁是冬天的益友。在他的词赋曲目里不乏冰霜雪月、松青梅红的写意。他亦是春之知音、夏之知己、秋之故交。这种谙达世情地默契和深究生机地勤勉,还原了一个革命者只争朝夕的坚实,从而吟哦出四季地隽秀,舒朗出众生地伶俐。
    王全仁是一位走进太阳的人。把生命交给党,生命便有了无尽地光热。把身心交给人民,身心便有了无限地活力。从走进党的阳光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把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深知和平年代地金贵,倍加激励发奋,他要给阳光地炫彩输入更多博爱地交响、灌注更多健康地主旋。身份转换,给了他新的认知。地域履新,给了他新的灵感。但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站定在镰刀锤头的旗帜下为祖国歌唱、为人民发声、为正义诵赞。天安门不会忘记,那个政治合格、技艺过硬的军中才俊,曾在五五年、五七年天安门广场国庆大阅兵千人军乐团担任分指挥的王全仁意气风发的英姿。那掌指间挥舞出地雄壮与宏丽依然那样地炽热有力;乐曲中奏鸣着地庄严与豪迈愈加地坚实伟俊。

一九五八年,王全仁转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牡丹江军马场,任文工团团长(兼)指挥。其间,他创作了《农业生产大合唱》、《战马之歌》、《放鸡姑娘唱山歌》等歌曲,并由同在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的妻子刘燕演唱。王震将军视察军马场时观看演出,拍手叫好。两年后,王震将军钦点王全仁组织一次进京汇报演出,并点名要听那首《放鸡姑娘唱山歌》。王全仁为难地对领导说:“我爱人怀孕了,大着个肚子不好看。”王震将军听了,哈哈大笑。操一口湖南话说:“没关系唻。我们不看她怀孕,只听她唱歌。”尽管这是将军与士兵间的调侃,却道出了一位革命家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对国家艺术人才的关心。

从烽火激情地岁月一路走来,按照惯常地发展路径,王全仁会走上一个更大更新施展才华的平台。然对一个把全部身心交给党和人民的革命者,则是“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阳光是最具搬运作用的。王全仁将万物揽入心灵,又将胸臆放之众生。他搬运着自己,也搬运着才华。因在那个特殊年代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他从牡丹江市歌舞团下放到穆陵县插队劳动。一九七四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调入济宁京剧团,最终落地生根在了孔孟之乡——济宁。“东方圣城”济宁与生他养他的“淮左名都”扬州同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兼修琴棋书画、诗书礼乐之美,共享“运河之都”、“运河美都”之誉。那扑面而来的古风新韵和淳朴善良的民俗民风,使王全仁怦然心动。哦!最是男儿四方,君子怀德,梦绕运河岸。东文西武家住处,满目山川遐观。留意遂浓,余心畅,此地甚眷恋。南北惟境,起转承合舒展。情是最美的风景。心是最好的家园。王全仁深深地爱上了这片风清水畅的沃土,他要垦栽更多文化艺术成果,传播更多党的光热。他主编创办了济宁第一刊文化艺术综合类杂志《群众文艺》。给群众文化艺术开辟了百花齐放、雅俗共赏的知识园地。文化是一座城市最亮的名片。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有力地夯实着城市文明进步的根基。王全仁挽臂同志,拓展新意,夜以继日地为传承孔孟文化、丰富运河文化、做强文化济宁尽心竭力,用文化艺术的钥匙开启着一扇扇智慧的大门 。他汇作词、谱曲于一身,兼配器、指挥于一体。将西洋精粹与民族精华融会贯通,使一个聪颖、坚毅地人生愈加丰富饱满,亢奋着坚忍不拔地创造斗志。在他的心路历程里,可以细细解读到“大家”风范的真谛。得出“大家”之所以卓越,不因其自身拥有多少典藏,而是因其众生得到多少惠及。但他是烦感称之“大家”的。说自己是“搬运工”。那么,他搬运的是什么呢?一定是阳光的温暖、大地的生机和万物的新意。正象他谱写的《运河晨曲》,提取江苏民歌的调式、融入京韵大鼓的行腔、运用山东民歌的音律,把一条跨越古今、纵贯京杭的宏丽文化筹措蕴藉、炼情达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搬运”出了一曲优美的民族音乐盛宴。

在王全仁已出版的十四部文籍中,有歌剧集、歌词集、歌曲集,有诗集、童谣集、音乐游戏集;许多版本已被出版社加印四次。儿歌童谣集在中央音像出版社、中央音像教材出版社、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编辑成教学录像带、光盘发行,并参加国际书展;一些篇章编入《全国中小学通用音乐教材》。心血凝结地果实饱满甘甜,信念锤锻地成就质地厚实。这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文化艺术作品满足了各个层面、不同行业、多种群体的需求,广为流传。与沧桑合拍,生命便有异样地精彩。与众生和旋,简约亦能洗炼出瑰丽。一个“五毒” 不沾的人自有天地志趣;不嗜烟酒则吞吐江山意气。当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音协、中国大众音协等等三十多个奖杯奖状、金银奖项纷至沓来时,王全仁没有居功自傲的狂妄,依然任重行恭、谨守满而不溢。当中国音协、中国大众音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合唱指挥协会等等头衔争相加冕时,王全仁没有受宠若惊的炫耀,依然泰而不骄、遵循维德之基。恰似他时时随身带着一杯热水,笃定着君子地淡泊与清纯。而王全仁最看重的荣誉是“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是的。这是一个为党工作了七十五年的老党员襟怀地坦诚。他需要党的肯定,需要人民的认可,需要祖国的验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一个为党的事业九死一生的革命者,还会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吗?二零一六年底,济宁市政府给王全仁颁发“乔羽文艺突出贡献奖”,充分肯定了他为济宁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贡献。得此喜讯,正值王全仁八十五岁生日。他感慨万千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想着我。济宁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创作作品最多的时期。我也是济宁人民的儿子啊!”是的。作为济宁人民的优秀儿子,王全仁俯身厚土、贴心百姓,无偿为工矿、学校和乡镇创作了数十首歌曲,并寄情山水、讴歌文明,创作了许多蕴涵地方特色、富含民族神韵的鼎力之作。《峄山情.》、《微山湖渔歌》和获得文化部“群星奖”的《孟母·伟大的母亲》等,就创作在这一时期。孟子第七十三代孙孟蒙来济宁拜谒先祖,听了《孟母·伟大的母亲》后感动涕零,遂将这首歌曲作为去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交流的推介,向世界传扬着中华文明和民族美德。

视人民为衣食父母,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责任担当和道义践行。王全仁感念党的恩情、怀抱人民的亲情,把拳拳爱心、殷殷赤诚贯彻始终,尽心竭诚。在济宁市中区“文联”主席岗位离休后,他锐意不减、笔耕鼎盛,谱写创作了大量反应时代风貌的诗词曲目,并转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为少年儿童创作文化艺术作品上。

少儿作品,向来是文坛乐界的海市蜃楼。既美轮美奂,又遥不可及。既言简意赅,又情深意浓。眼高手低者难下笔,功夫不到者拿不起。是个毁誉参半、出力不讨好的活;尚且正值社会风气偏离、拜金思潮风靡呢!思想地畸形必然带来文化地扭曲。一个连成人都感到厌恶的舞台,哪里还有孩子们精神营养地吮吸?听着一些小学生“郎啊,郎”地陶醉于羞涩的泥潭里,“亲呀、抱呀”地躁动在迷茫的污浊中,王全仁忧心忡忡、惴惴不安。他扪心自问:是自己老了吗——老得落伍了?是审美超前了吗——廉耻换位了?是文化变异了吗——香臭同化了?是······?一串串难解地结,似一个个凌乱地符点,休止且延长着他思忖惆怅地节拍。最终,他把结论落在了一个清晰地重音上:这是社会转型期利欲膨胀给文化艺术造成的乱象,孩子们精神产品的匮乏必然导致身心羸弱。和平时期第一阵地是文化,文化阵地第一堡垒是青少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争夺战,共产党人拿命换来的江山绝不能丢在下一代手里。谈及这一时期地创作思路和作品内容时,王全仁满怀冀望:“我们这些老同志没有过多要求了。最大地希望就是看着一辈辈人烟越来越好。这方净土绝不能被玷污!”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危机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促使他举德行以端正、鸣正义以乐华,创作了大量贴近青少年成长需求、有益身心健康的佳作。在王全仁出版的三千七百多首诗词歌曲中,带有红色情愫的作品占了大半分量,为广大青少年心中《同唱中国梦》系上《红艳艳》的《中国结》。

“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自二零一八年,王全仁连续出版了专为青少年精心创作的“希望三部曲”《幸福的小娃娃》、《早晨的太阳》和《燃烧的青春》。在一首首童诗创作背后,无不浸润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三年的时光是短暂的。但王全仁硬是用心力拉长了日月光线、用意志拓宽了四季年轮、用勤勉填实了昼夜钟点,把一页页铿锵有力、阳光明媚、蓬勃励志的诗行铺展在青少年心间。谈及艰辛的创作的过程时,他说:“给孩子们的作品是不能有半点虚假的。文化是最讲良心的。你骗他们一时,就可能毁他们一生。” 这绝非危言耸听,恰好点在了文化艺术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上的命脉上。童心无欺啊!“差之毫厘”,必“谬之千里”。文以载道、天地良心正是我们党的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诗拟益虫于人格、设草木以心地、赋玩偶于灵性、喻嬉戏以良知,便把本应属于孩子们的天性率真归还到纯洁的心地,启迪真善美的生机。

赤子初心一路歌,老兵壮怀一生情。

    “庚子”中秋,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台、文学艺术界眹合会、音乐家协会、作家协会举办的“金秋颂歌·王全仁、张建鲁原创歌曲音乐展播”向全国推出,并同期向全球播放。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典,收听收看达三百五十六万众;这是一次情意的共鸣,点赞留言攀升数千;这是一季理想的收成,二十一首歌曲燃旺了二零二一的年景;这是一国江山顶礼的和声,感恩伟大的党百年伟业卓绝丰功。

 两个老兵,一个志向——这志向是初心凝聚的骨血。两代军人,一脉火种——这火种是誓言滕烈的魂灵。他们在文坛结缘,把带着韵致的景语作成曲赋。他们在乐界交心,把带着音律的情语作成画卷。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段,他们勇敢地叩响“天干之庚”的阳刚,给病魔以断喝;在“八一”建军节的日子,他们豪迈地搏击“地干之子”的波澜,佑世事以安宁,将一曲曲民族情、美声韵、通俗风、原生态的心声驻守前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阳春伊始啊,向旭日歌。征程砥砺啊,向理想行。岁月流金、凤凰来仪。日月焕彩,相伴老兵——歌在“中国梦”。

                                   

 尾  声

告慰英灵,这些向战而生的战友依然用矢志不渝、坚韧不拔地求索延长着那永垂不朽、彪炳千秋的永生。奉献当代,这些挽臂征途的老兵正满怀壮志、只争朝夕地践行着理想追求、尽孝尽忠。把奶奶疼爱牵绊的绳子画成五线吧!还亲情光宗耀祖的愿景。用搏风斗浪的铁碗谱写江山吧!给家国万世兴旺的昌盛。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日子,用阳光、月光、星光汇成五光十色的交响,用党心、军心、民心凝成民族复兴的唱鸣。让新时代的松柏作词、彩霞作曲,江河起舞、高山引吭,为先驱英魂和与王全仁志同道合、舍生取义的老兵们唱响生命的赞歌:

从黑夜走向朝霞,

你冲锋的足迹早已开满鲜花。

从初心抱定志向,

你举起的手臂更加苍劲挺拔。

战火中的青春。

求索中的年华。

啊!

红色情怀不老松,

夕阳放歌雄姿英发。

新时代新乐章,

你还在为“中国梦”砥砺奋发。

 

从春秋走到冬夏,

你讲述的故事早已传唱万家。

从站起致富强大,

你理想的追求更加壮美如画。

生命中的精彩。

奉献中的潇洒。

啊!

红色情怀不老松,

夕阳放歌雄姿英发。

新时代新乐章,

你还在为“中国梦”砥砺奋发。

 

报告文学《生命的精彩·壮丽的乐章》采写手记

崔 巍

我是四月初接到“市作协”约稿通知,要求在四月中旬采写一篇有关“红色记忆”文章;且是带着任务、定向人物、吩咐细则,由张建鲁主席将老党员、老军人王全仁老先生的文章钦点给了我。荣幸之时,又觉负重。荣幸的是,我本红色后代,能为这些为祖国解放、人民幸福向战而生的革命老前辈撰写文章,本就是一次不忘初心、砥砺自我的践行;更有以文纪实、以人讲史、以事感人的弘扬红色传统的能量动力。感谢建鲁主席信任,欣然受命。

那么,负重感呢?

济宁是一方积淀深厚的人杰地灵之地。单就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建国后的几次自卫反击战,就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模范和林林总总动人事迹。如何真实深刻、形象生动、删繁就简地写好王全仁传奇的革命人生,的确是一次大考。然正是王老戎马半生、坚韧求索、立党为公、不懈奋斗的感人经历给了我写好这位老党员、老军人的信心和激情。

在多次采访过程中,我不断挖掘出王老尘封已久的故事,时常亮点频出。在与老人家促膝交谈时,王老多次因家国情怀动容饮泣,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瞬间灵感迭起。我想:如果写不好王老和老人家为代表的革命前辈的奋斗人生,真得对不住这祥和、平安、富庶、幸福的新时代盛世。然面对王老厚重的阅历和丰富的心路历程,我该如何着笔呢?

静思、回放、沉淀、夜记。定题、选体、构思、布局。在经过反复推敲后,最终确定了大概轮廓,并报请张建鲁主席审定指导。建鲁主席对这篇文章非常重视,提出了许多中肯臻熟的指导和点播。他说:建党一百年,一定要把王老和我市的老党员、老兵写实、写好、写出彩。王老今年九十高龄了,党龄军龄七十五年,占了我们党的历史的大半历程。再说,王老的革命人生有其独特性,那就是他是一参军就进入部队文工队,是我军早期的文艺战士;并且从战争年代至今创作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这样的老同志不多了。与其说这是一个新中国的老兵对王老的肺腑之言,倒不如说这是两代老兵对理想追求中的共同心声,还是一位曾经南疆战火的“军旅诗人”,又著作等身的文化大市作家领军人的真情实感与责任担当。亦是在建鲁主席的点播中,我找到了感觉。便以“生命的精彩·壮丽的乐章”为主题、以报告文学为体裁、以横结构谋篇、以小标题布局独立成篇,并将一位党的老一代文艺战士的生命壮歌作为主线,写就了一篇向党的一百年献礼的心愿之作。

由于王全仁老前辈的事迹和经历多得太让人难以割舍,又无法详尽,只好尽心尽力地摩拜于崇敬和承继了。

文中定有诸多字里行间错处,万望斧正!唯成就一个红色追随者一番诚意————并与精忠报国的中华儿女携手誓师————永葆红色江山,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