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共鸣」王海青 ‖ 文思三题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佳作共鸣 >
济宁文学

「佳作共鸣」王海青 ‖ 文思三题

来源:本站    作者:王海青    时间:2024-08-26      分享到:


题目的创新

文章的创新是多层面的,立意、形式、结构、内容、题目、开头、结尾……立意最为重要,没有好的立意,文章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立意之外,诸项创新,也应努力。题目的创新,常为作者们不太注意。实则,题目,恰是文章的脸面,它的新颖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家是否愿意去读。

最近济宁散文学会会长孙继泉先生在自己主持的《今日邹城》上,推介《2024鲁地文艺作品选》中的作品时,我就注意他对题目精心的润改。如《走进书屋》,题义显得宽泛,他改为《走进芥子书屋》,就让读者不致望题茫然。再如《夜色》,题目颇为常见,他改为《无边的夜色》,就给人一种浩荡阔大之感。无边的夜色,还隐喻着一代代人爱的传承的博大。题目者,寥寥数字,可小觑乎?


作者是作品的第一责任人


我们常在文章后,看到一句话:文责自负。一般意义上,这四字,我们理解为,强调作者要对自己表达的思想观点负责。这很正当。难道自己的文章,要让别人负责吗?作者是作品的第一责任人。实际上,这句话除了我上述的含义,还有别的内涵。一个作者还应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对作品的质量负责。不能作品一写完,就直接扔给他人(主要指编辑),似乎自己整个大样,就行,剩下的精雕细琢、轻推重敲,都是人家的事了。实则谬想也。作品写完,并没完,至少要品琢一番,甚至要精修细改。费尽了自己的心力,别人再接手,才合乎情理。

《鲁地文艺》在2024年8月1日发表的《关于推敲的倡议书》中说得好: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唐有贾岛“僧敲月下门”的美谈,宋有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佳话。文学大家尚且如此,我们更要重视文章的推敲和修改。


文章真实的尺度



巴金说,把心交给读者。这是写文章的精髓。一个写文章的人,一定要真诚。写文章,不耍机巧,不染油滑,要真,要实。否则将得不偿失,自毁文笔。真实去写,是很重要的。因为真实的文章,才更具有生命力。真实是读者愿意走近文章的基本条件。但真实是有边界的,如何把握真实的尺度呢?

前两天,我写了一篇文章,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我虽然相信自己并无杂想,但是心里仍有一丝疑虑,担心读者有别的想法。对文章的尺度把握不准。但我又想写这个事,毕竟想记下人心的善。刘巨成老师说,应把叙事太详细,文字太多的地方,进行简写,一笔带过。我认为这个建议很好,解决了这篇作品的创作尺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