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建 | 济宁运河 一部波澜壮阔的治河治运历史画卷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张振建 | 济宁运河 一部波澜壮阔的治河治运历史画卷

来源:本站    作者:张振建    时间:2024-01-26      分享到:


济宁运河

一部波澜壮阔的治河治运历史画卷

张振建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为《上甘岭》这部电影所作的插曲。先生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壮丽景色的同时,也在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当家乡的人民问起乔老先生该给家乡写首歌时,乔羽先生回答说:一条大河写的就是家乡。其实这首歌的取材就来源于山东省济宁市辖区段的老运河,因为乔羽先生就出生在济宁市老运河的岸边。艺术来源于生活,乔羽先生,生于斯长于斯,对当年家乡的老运河太了解了。老运河蜿蜒穿城而过,南来北往的漕船、商船撑起了片片白帆,穿织如梭地忙碌着,好一派繁华的景象。那时的济宁城区还比较的小,出了四座城门,就是大片的田野。秋高稻熟的季节,水稻长势喜人,田野里一片金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浪,送来阵阵夹杂着泥土味道的清香。

这田园般的美景,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才会让人觉得如此美好。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心情舒畅,才会有这满眼的景色。但也不可否认,这美丽的景色也是历朝历代至少是元明清以来,劳动人民几百年与大自然不懈奋斗,赓续传承的结果。如果持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不承认以前历史的努力和一定的基础,是不客观的。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看看历史上是如何“治河治运”的吧!当你了解了历史的真实,了解了在那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背景下,以其最原始的工具,肩挑背驼,牛拉人拽,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于几十万人,筚路蓝缕,站在堤坝上、泥水里出工出役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是艰苦卓绝,什么是波澜壮阔......

(一)隋代的大运河

时代的发展,政治、经济和国计民生的需要,催生了京杭运河的诞生。任何一种社会文化或者一项工程、一种社会现象,都是与时代的车轮、社会的变迁以及具体的需要分不开的,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亦是如此。

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是两个朝代接续开凿和改造而成的,这就是隋朝和元朝。隋代的运河不经过济宁,我们只略作介绍,但我们不得不赞叹隋朝历史的丰功伟绩。有两点值得后人回顾:一是公元581年2月,北周的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灭亡。杨坚即位皇帝(即隋文帝),定国号“隋”,年号“开皇”“仁寿”,定都西安。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的陈,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二是开凿了泽被后代的京杭大运河。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年号大业,定都洛阳。

隋炀帝定都洛阳是出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东北方高句骊时有反叛的行为,弹压平叛军队的后勤给养是保障;二是南方陈朝虽然灭亡,但其遗民意识上并不服从隋朝的领导,再者南方的粮食也需要北运,如何运输,采取什么方式?水运提到国家日程上来。因为水运最经济,速度、耗时、耗力都是最划算的,故而开凿一条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当然,这些都是客观上的因素,在主观来讲,隋炀帝是想国祚长久。

隋代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州(今北京西南),南至余杭(今杭州),由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运河等四大河构成,全长4800里。

通济渠,开凿于隋大业元年(605年)。西段起洛阳,引谷水、洛水,过洛阳,于汜水(今荥阳西)入黄河。东段起板渚(今荥阳东)引黄河水东行卞水古道,经开封折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经今夏邑、永城、宿县、灵璧、泗县、泗洪、至盱眙注入淮河,再达淮安,长约1660里。

永济渠,开凿于大业四年(608年),自洛阳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略同今天的卫河。

邗沟,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淮河与长江之间开凿的一条运河,全场约340里。

江南运河,开凿于大业六年(610年),北起京口(镇江),绕太湖之东(经常州、无锡、苏州),达于杭(杭州),全长800余里。

隋炀帝的愿望是好的,可惜隋朝享国只有37年。但隋朝的这条大运河却给唐宋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安史之乱的平定,运河为后勤给养的供应所依赖,如果没有隋运河的舟楫之利,很难想象什么时间才能结束叛乱或者唐朝亦可能就此终结。据史料记载:水运司岁供京师米,以600万石为额......

仅此运河的作用可窥一斑。当然,工程的浩大,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虽没有确切的历史统计资料可查,但从605年营建东都洛阳的耗资中是不难想见的。洛阳营建十个月,每月用工两百万人次,需要加重多少赋税啊!运河的航运耗资只能比这重,而无不及。

   (二) 元朝的大运河及济宁段的运河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改中都为大都(即今之北京)。此时,大都和华北一带长期战乱,经济萧条,无法养活大都百万人口和京畿大量驻军,一切都须南方运来。史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及江南”。这样,无论从政治或军事角度来看,重开南北运河已势在必行。

  当时,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由于黄河南泛,全线淤塞,恢复通济渠已非常困难。再者,京都已东移北上至大都,也没有必要绕道开封、洛阳一线,如果改徙山东,运河就变成一条直线,距离最近。在此之前,忽必烈曾派水利专家年仅31岁的郭守敬“提都诸路河渠”,后在大将伯颜的支持下,再派郭守敬“勘察宋金以来汶、泗相通河段”,以备重开运河。在此背景下,才把目光瞄准了济宁,才有了历史上济宁“运河之都”近千年的繁华。

  *济宁地理水系形胜,为元代开凿运河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区的交界地带。整个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平原坦荡,南部湖光秀丽,东部山丘起伏。东部有两条大河即泗水和汶水:汶水发源于泰莱山区,流经泰安、东平、在梁山北与古济水汇合,随古济水东流入海;泗水在兖州与小沂河汇合后,东流经鲁桥、南阳、鱼台转而南下,经湖陵城、沛县东、留成、徐州再南下至淮阴与淮河汇合后东流入海。这两条河在有史记载的几千年中,流向都非常稳定,水源丰沛。《尚书.禹贡》中就有“浮于济漯,达于河;浮于淮泗达于河;浮于汶泗达于河”的记载,也就是说在禹贡时代,这里已是河河相同的水网了。

  那时运河南端,从杭州到淮安,隋唐运河基本完好。淮安以上古泗水道虽已被黄河侵占,但船可进入黄河,“借黄行运”到徐州后再逆古泗水运道至鲁桥,而后沿汶、洸水道至济宁。在北方有隋唐开凿的永济渠(也称御河),元时可从新乡至天津。所以只要解决了济宁向北至永济渠200公里的运道,即可从北京达杭州了。

  *济州河和会通河的开凿,改道了隋唐大运河,北接永济渠,南连里运河、江南运河,使整个京杭运河连在一起,从而使济宁的历史地位凸显出来

  1276年,郭守敬奉命在南起徐州、西至卫河的上源、北抵临清、德州,向东追溯汶、泗水的广大地区做了考察。济宁和东平是关注的重点,前后六次往返于济宁和东平之间。行程达数千里,听取当地人的意见,汶上人马之贞是提建议的人之一。那时济宁北边就是古大野泽余脉,又称“茂渎淀”(即南旺湖),再向北是安山洼,开河并不难。马之贞的建议是先挖济宁到须城(东平)的济州河,船行东平后转入大清河(古济水下段,即今天的黄河),由利津出海至大沽口(天津)再转大都。这段运河引汶河、泗水的水至济宁分水南北。郭守敬采纳了该建议,并绘图上奏朝廷,得到忽必烈的肯定。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朝廷命李奥鲁赤主持开挖济宁至须城的济州河。当时除征召当地民夫外,还动用了大批军队,马之贞是协理。工程从当年二月开工到次年八月竣工,用时十九个月,总长75公里,水源主要是“四水济运”。两年后,由于海运危险,就改由东阿上岸,临清下水。但这一段当时是黄泛区,“地势低下,于夏秋霖潦,牛偾辐脱,艰险万状”,100公里的路程设了8个驿站,每个驿站需征夫3000人,牛车200辆,总计两万多人,而当时东昌府(聊城)的总人口也仅几万人,可见这段陆运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承重负担。

  至元二十六年(1288年),朝廷又任命马之贞主持开挖东平至临清的运河即会通河。马之贞在开通济州河后,被任命为“泗汶都漕运使”,驻济宁。会通河开通后,被任命为都水监,仍驻济宁。开会通河动用了3万民夫,还有大批军队,历时五个月(2月至6月),河长125公里。开闸放水后,“舟楫连樯而下”,忽必烈非常高兴,亲自命名“会通河”(明代将徐州至临清的泗水运道、汶洸运道、济州河、会通河统称为会通河)。三年后,郭守敬有又开挖了北京至天津的运河。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北起北京积水潭,南至杭州的拱寰桥的南北运河全线贯通,总长1816公里,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伟大壮举。

  在完成主体工程的同时,还建设了一系列的配套工程。这些配套工程,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为后人治河治运积累了经验,与主体工程所蕴含的技术同样是伟大的。

   一是完善“四水济运”工程,在宁阳罡城、兖州金口、洸河、府河上建闸11座;在汶河、泗河上各建土、石坝1座,迫使汶水、泗水、洸河、府河水汇集济宁,有玉带河(现太白楼对过玉带桥附近)经天井闸实现南北分流。

二是在会通河陆续建闸14座,在济宁至沛县的古泗河运道上也建闸14座,在临清和沽头(沛县)建了4个限制闸。

  元运河建成后,畅通了45年。1344年,黄河在曹县的白茅堤决口,济宁、菏泽地区全部被黄水吞没,水势北侵古济水下游即大清河入海;南侵古泗水运道。自此,黄河每年都决溢,漕运受阻。7年后才有贾鲁调发河南、河北民夫15万,部队2万人,疏浚河道140公里。堵塞决口107处,使黄河暂时转危为安。

由于受落后生产力和当时国力的制约,元运河尺度较小,宽度在10米左右,水深0.8--1米左右只能载重5吨左右舟船。5吨应该是了不起的,试想1米深左右的水位吃度,漂浮几吨重的货物,那是在一个蜿蜒的窄窄的浅浅的银亮的水道上航行,那不是奇迹是什么呢?水利何止是农业的命脉,那可是国计民生的命脉啊!

元代运河所起的作用虽然有限,但却给明、清运河的盛世奠定了基础,正如前文所记的述隋朝运河给唐、宋两朝所带来的好处一样,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功德啊!对济宁的好处就更大了,因济宁居于京杭运河的中间,居于要冲地位,元代一度设置济州、济宁府、济宁路,治所也从巨野迁至济宁,为济宁以后的繁荣发展做好了历史的铺垫。

(三)明朝治河治运业绩及其他

  明朝在治河治运上,主要在维护、完善和管理方面所投入的国力是相当浩大的。

  有明一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有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历经16位皇帝。应该说明朝是一个比较开明的朝代,自1368年朱元璋建国称帝,就相当注重恢复和发展经济,开始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如江南的松江府繁荣时期,纺织业就有织布机13000多张,景德镇有上万家瓷器作坊。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既宣扬了国威,也开阔了眼界,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充分证明了大运河的经济命脉作用。

  明朝治河治运,主要集中于永乐、景泰、嘉靖、隆庆、万历几代的赓续。运河的命运与黄河的安危息息相关,“治河治运,实则是治黄保运”,这一主题贯基本穿始终。

  主要的治河人物和工程集中在这几基本个历史人物的大手笔上。(1)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治河,疏浚会通河,建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及配套工程;(2)右都御史河道总督盛应期始开南阳新河;(3)工部尚书朱衡续开南阳新河;(4)“避黄保运”泇河的开挖;(5)河总潘季驯的对南王枢纽工程的完善。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可历史的发展亦常常会出现惊人相似之处。雄才大略的朱棣皇帝,迁都北京,使得恢复运河航道排在了面前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年登基,定都“应天即南京”。江南的富庶,京都一切给养就近供给,南北运输矛盾并不突出。可到了第三任皇帝朱棣,将都城迁至北京情况就不一样了。朱棣在登基皇位之前,被封为燕王,他认为把都城迁往封地还是比较安全的,这就是历史的相似,与元朝的相似。

京师每年需要几百万石粮食和宫廷用品,修建皇宫,修建长城所需材料,驻扎边疆的军需物质,大部分需要江南运输。据史料记载:永乐初年,各项工程调发工匠和民夫就达百万人,驻扎北疆和辽东的军队近200万人。如此庞大的作为,没有后方的供应是不可想象的,恢复运河航道提上日程。

   *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建南旺水利枢纽及引黄助运、设立“水柜”

  明朝初年,运河不能畅通,主要是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段受阻(此时已将徐州至临清400公里的河道统称会通河,济州河/泗水运道已不再提起)。明洪武元年和洪武二十四年,两次大决口后,船只能在济宁附近倒载陆运。到了永乐八年(1410年)济宁地方官潘叔正奏请疏浚会通河,潘言“会通河450多里至淤塞有三分之一,漫而通之,非为山东之民转输劳,实国家无穷之利”。永乐皇帝迅速批准了这个奏折,第二年就命工部尚书宋礼负责河工,征发济、兖、昌府民夫15万人,外加登、莱州15000人,共计165000人疏浚河道。

  河道是疏浚了,但是水源不足无法行舟。他听说当地有个叫白英的人,很懂水利。于是“微服私访”,接受白英的建议,在东平县境内的戴村坝,引汶河之水,通过小汶河至南旺再分南北;同时,疏导山泉增加水源。形成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壮观景象,如是“漕运大通,帆桅连樯而下,舟舰鱼贯而行”,京杭大运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当年,还在开封附近的封丘金龙口修建溢流坝,把黄河的水引致菏泽的双河口,分两路:一路向北经郓城红船口,在梁山的张秋注入运河;另一路向东经巨野、嘉祥至现在的安居当年明初大将徐达开凿的耐牢坡,转而向南流入牛头河(耐牢坡至夏镇的一段)在鱼台的塌汤口入运河。该项工程颇具规模,役使10万民夫,6月开工,7月竣工。又将张秋沙湾至安山洼的元运河东移20里,在安山洼建立“水柜”;在济宁的马场湖引汶河、泗河水、通过洸河、府河注入马场湖形成第二个水柜; 在市区开挖越河,建上下两闸,其作用亦是把上述四水引入运河济运。该项工程浩大,征调民夫30万人,较彻底的解决了运河的畅通问题。     永乐九年,正式宣布罢海运。我们可以想见,30万人,那是多么壮观啊!摩肩接踵,喊声震天,7月流火的季节,一幅幅黝黑发亮的脊背活跃于工地的大堤上。累了就地泥里水里躺倒就睡,饿了肯口黑面菜团子,喝一口运河水,足见劳动人民的韧性,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的一个方面和一个方面的缩影。

     永乐九年,另一治河名臣陈萱在江淮治运也很成功,永乐十四年(1416年),正式将元大都改名北京。永乐十五年,由运河漕运到北京的粮食达508万石,已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南北运输大动脉。

  *右都御史河道总督盛应期及后续继任者朱衡开挖南阳新运河

  自宋礼疏浚会通河以后,黄河相对稳定了一个时期。但黄河时常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南窜北犯,在明嘉庆年间又在其下游曹县和单县一带溃决,使得黄水在今曹县、单县、鱼台、沛县漫流,最后都汇入鱼台至徐州的运河航道并将其填平。三年两决,疏而复淤。右都御史河道总督盛应期主张另辟蹊径,开新河予以疏导。

  明嘉庆六年(1527年),皇帝同意在微山湖的东部南阳开新河。拟开挖的南阳新河系从南阳开始,沿昭阳胡西边经邢庄、马口、常口、三河口到夏镇,再由夏镇转向西南,经微山岛直插留城与原运道相连,计长70公里。挖河时,遍筑西堤,以阻黄水侵入运河。黄河泛滥时,首先可利用昭阳湖广大的水面使黄水沉淀,运河西堤又可阻挡黄水,而运河本身水源全部改由汶泗山泉和“水柜”供给,不在引黄济运。

  嘉庆七年(1582年)一月,盛应期“单车就道,亲旨相度”,役丁夫98000人开挖南阳新河,揭开了我国治运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不久因朝廷内部斗争,皇帝偏信下令停工,将盛应期召回京城撤职罢官。嘉庆四十四年“河再决曹县,其中一支绕丰县华山东北,由三教堂(沛县东南)继而分成13支,或横流或入漕河,至湖陵城口散漫湖坡,南达徐州,淤沽头上下百余里。”自此,时任刑部尚书的朱衡改任工部尚书,并走马上任治理运河,另一河道总督潘季训则协治。时任兖州同知的邹县人章时鸾建议沿盛应期开挖的南阳新河,继续开成。皇帝批准了朱衡的奏章,于是嘉庆四十五年二月工程开工,役三省民夫91000人。各省官员一并参与治河,朱衡也住在工地上,按段分工,到六月完工。到了隆庆五年将原设在沽头的管理机构工部分司和户部分司移驻夏村,并将夏村改为夏镇。

  从盛应期算起,南阳新河历时42年,实际治河4年,共计开浚河渠97公里,建闸20座,筑堤四万余丈,石堤15公里。整个工程浩大,耗银40万两。到了万历中期,由于留城以下河段逐步於高,现微山地区的排水受阻,原来分散的吕蒙、微山等七个小胡连成一片,致使留城至夏镇段新河无法牵挽,船舶停靠也不方便。夏镇主事采伐官民树木,沿运道架设了一道几十里的木桥才得以牵挽。

  *伽河的开挖。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几代至十几代人才可见功效

    伽河的开挖历经六任总河,其最著名的由翁大立、舒应龙、刘东星、李化龙。伽河的开挖也是为了“避黄保运”。翁大立于隆庆元年任河总,隆庆四年河决于邳州,淤百八十里溺死漕卒千人,损失白米20余万石。翁大立主张开伽河避黄保运,得到朝廷支持。翁利用元代为开采铁矿石已挖的一条小渠,把开河地点选在现在的利国驿一带,因下段有一山叫葛虚岭,山高石坚无法施工而停止。万历三年,河总傅晞掣再次建议开挖伽河,朝廷因开支太大未采纳。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山东大水,运道又淤。河总舒应龙,遂开韩庄至台儿庄通伽口的一段排洪渠。当时,还不能通船,舒应龙只开挖了20公里,万历二十八,河总刘东星继开,沿湖东从韩庄开挖了25公里,并在臣梁、德胜、万年、万家庄等地建闸4个,历时两年。自此,河道深二三尺,可通小船。两年后,河道再次被黄河淤塞。时任河总的李化龙乃下决心,大开伽河。自夏镇李家港起沿微山湖湖东,再经万年、台儿庄、邳县到宿迁河口入黄河,长130公里,还在韩庄以下修8个船闸,当年就有三分之二的漕船改行伽河。李化龙因劳累过度而殉职在工地上。由此可见,封建官吏也都不是白吃饭的,那些良吏会受到历史的铭记。剩余的工程,有继任河总曹时聘完成。

  伽河的开挖,不仅仅使运河得以畅通,更重要的意义是:完成了由“引黄济运、借黄行运到避黄保运、黄运分立”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几代人付出代价才换来的宝贵经验。可谓实践出真知,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经过明朝中期对运河的治理,运河已基本成就,明末清初运河也未遭大的破坏。清廷坐享其成,拿来就用,进而呈现出“康乾盛世”。

(四)清代运河的治理

清代对济宁段运河的贡献就是管理和维护。航道的改善和维护主要集中在南旺分水工程的各个环节、各水柜,南阳新河、韩庄、南四湖和各泉源等处;清淤主要集中在南旺和彭闸口两地。

  在清廷的精心维护下,运河畅通了221年。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口决堤改流东北,于张秋冲断运道夺大清河入海,京杭大运河被拦腰截断无法全线贯通,加上清廷治河官员的贪腐行为,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正式停运。

(五)需要记住的历史

  研究历史需要有历史储备外,还需有地理知识的储备。

1、黄河的改道情况。要记住自隋至清的改道情况。这样能了解治运的运作,当时为什么是那样。

2、古济水的情况。古济水发源于济源县,向东流,经开封附近,折向东北,经梁山北流向济南,继续东北方经利津入海。

3、济宁的由来。济宁是由济州演化而来,元至元八年(1271年)济州改为济宁府治任城。

4、济宁是治河中枢。

(1)总督河道部院署,简称“河院”。明永乐九年设立,地址在城内西北隅院门口街,至清光绪二十八年裁撤。

(2)河标中军部将署,在城东北隅府门口街。

(3)运河道署,在城西南隅道门口街。

(4)运河同知理事厅

(5)运河营守备署等等

以上可见济宁的历史地位,中枢地位,官署多,衙门多,兵丁多。

5、永东闸的历史作用。元末明初明大将徐达开耐劳坡即现在济宁市安居街道北永通闸(耐涝坡),自开封引黄河之水至济永东闸运河河口,又引汶泗洸俯四河之水入马场湖,河湖相通,水势充盈。与南旺分水枢纽相呼应,很好地解决了航运不畅的问题,可见永东闸的历史地位。

         (六)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运河治理的新篇章

  毛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有是,换了人间。

  是啊!古老的大运河,一旦回到人民手里,那将是旧貌换新颜。齐鲁大地的英雄儿女们特别是济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誓把山河从安排”的英雄气概,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发力,投入了数以万计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运河的治理上取得了上千年叠加都难以达到的成效。

  其治理主要有五大工程构成

  *梁济运河开挖工程

据我个人的经历和了解,梁济运河的开挖,主要是解决老运河泄洪不畅的问题。小时候经常聼母亲讲,老运河是随炀帝在地上筑成的,爲了防止上游洪水对下游村庄和土地的冲击,故意造成很多河湾与河滩,减缓了上游洪水的流速。老人家意在证明古人的智慧,也在证明他老人家懂得多。前文已叙,济宁的运河是元朝的,湾多是事实,老人说的是否科学我们不去计较。但新时代,从新开的粱济新河取直拓宽看,方便洪水的下泄、防涝抗旱应是政府的规划之本意。

梁济运河完全是一条地上开挖的新河。新河北自黄河南岸路那河村东,沿东平湖西侧向南至长沟东南和西五里营东,两次穿过老运河至许庄李集西南入南四湖,全长87.75公里。1967年正式定名为梁济运河,老运河至此废弃。

  1959年10月开始动工至1967年春,三次组织施工,济宁至梁山基本可以实现低标准通航。1989年11月至1991年2月,爲提高新河的通航能力和抗旱排涝能力,政府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这次治理,使内堤距达300余米,流速达每秒1000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梁济运河的综合效益。

  *南四湖区河道的建设

  1958年3月至6月,为配合江苏徐州运河的治理,济宁市废弃湖东老运河,在湖西开挖新运河。自龙公河口接梁济运河,南至苏鲁交界处的刘香庄,全长50公里,底宽45米至60米。到了1984年的治理,航道可通航100吨级的船舶。

  *二级坝水利枢纽的建设

  南四湖二级坝枢纽工程位于微山县境内,在南四湖的最窄处,横跨昭阳湖的中腰,将南四湖分爲上下两级湖。该工程始建于1958年,至1975年,历时17年,先后建成溢流垻、拦湖垻,节制闸4座、船闸1座。整个工程一字排开,巍巍壮观,成爲鲁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该工程征调全市民工达22500人,石匠16000人。完成土方126.5万立方米,石方41731万立方米,混凝土8.79万立方米,过闸流量达每秒4600立方米。

  *韩庄运河与济宁至台儿庄续建工程的建设

 

   这两项工程,可以说在当时是山东省最大的工程,仅续建工程就投资14.96亿元。自1996年8月开工至2000年12月全面竣工,包括航道的开挖、韩庄闸、104路桥建设、港口工程、通讯工程、航标建设、进港航道工程。

  仰望上述一係列工程,可谓蔚为大观,叹爲观止!

  我们可以回想,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年代,生产工具基本上处于农耕文明时期,机械设备还是很少的。在如此背景下,在低洼湿地、坚硬平地挖地三尺,建设浩大工程,没有坚韧的意志,没有崇高的理想,是很难完成的。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当年的主旋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定胜天”的哲学理念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人们被“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口号鼓舞着。每年冬季,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已成惯例。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啊!万人会战,工地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盖过了冬天的寒冷,小推车、地排车、泥兜子、拉坡器等等,人力的、机械的一起上阵。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劳动竞赛,热火朝天。我们的党和政府,利用崇高的革命理想,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大打一场“人民战争”,还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吗?

  我党的群众路线,已在浩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内涵得到了丰富,外延得到了延伸,其综合效益必将泽披后代!

  (七)后记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华夏文明,哺育了上下五千年的历代子民。在沧海变桑田的自然演进中,这位母亲有时也左右不了大自然的“脾性”。每当大自然暴怒时,黄河的决口泛滥,给华夏大地亦带来沉痛的灾难。

  我们的治理运河历史,总是伴随着黄河治理的历史。治理不好黄河,运河的治理亦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935年7月,黄河在鄄城董口的一次大决口,给数百万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波及鲁西、苏北两省二十余县。山东受灾面积达7700余平方公里,淹没耕地达810万亩,淹没村庄8700余个,死3065人,淹毙牲畜4万余头,直接损失达1.5亿元。什么是洪水猛兽,这就是最好的注脚。这场洪灾,济宁、鱼台受灾最重。

  30年代,著名作家萧乾写的《鲁西流民图》,记录了当时的惨状。

济宁车站素描

  由车站像四周看,济宁可以说是整个地浸在汪洋大水里了。不错,我们还看得见树梢,甚而屋顶,但屋顶旁边可以航行仗长大船。用这银亮亮的一片做背景,栖在站台上,栖在铁轨旁,田塍上,郊野坟堆上的是一望无际的难民。虽然站台旁边搭有几座大席棚,但难民太多了,那惠泽只有少部分人能享用。

  任你向那处走,地上都免不了肮脏的屎迹。在那上面,就铺着草卷、席头、破被,卷曲着无精打采的人们。饥饿夺取了他们的奕奕目光,也夺取了他们生存的魄力。

  大头婴儿吮吸着松软无乳的奶头,非等绿头蝇叮得厉害才哭叫一声。80岁的老汉“天呀、天呀”的叹息着,他自己无助,旁人也无助。

这种悲苍透过纸面都能感觉到,让人难受。

当然,这种情景早已远去。但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记我们先民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先辈治理江海湖泊的壮举,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敬畏之情,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历史已掀开了新的篇章。在新时代,济宁人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治理与发展并重,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的优势,着力打造港航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必将引领济宁经济走向辉煌。

济宁市未来将在360公里的航道上,建成“一干双线十二支”的高等级航道网。开通集装箱航道21条,通达50多个港口,辐射100多个城市,国际物流拓展至9个国家,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达12.5万标箱。

济宁面向未来,我们   信心满满。

济宁这首巨轮,必将在京杭运河上乘风破浪,驶向远方!

 

 

         2024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