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张安然 | 家乡的年集

来源:本站    作者:张安然    时间:2024-02-02      分享到:


我的家乡是微山县驩城镇,记忆中镇上有片集市叫“沙河堤”。那是离镇中心不远的一片开阔地,集市在一片地势低洼的人工湖附近,说是湖其实就是个大了几圈的塌陷坑。听爷爷说“大跃进”时期群众生产热情高涨,到处搞建设,每每在此处挖坑取沙,久而久之塌陷见水。因附近存在集市,后来便把这集市叫做“沙河堤”大集。

在那个供给略显贫瘠的年代,“沙河堤”附近的土路两边,每逢大集的时候依然摆满了各种土产品。物以类聚,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有肉市,鱼市,各种杂耍小吃……年集的时候犹甚,供销火热,十分热闹。

小时候跟着家人赶这“沙河堤”年集是最快乐的事儿。大人们忙了一年,年底末了,大多穿得光鲜亮丽,挎上一个篮子或是揣上一个口袋,来集市上买些心怡的年货。那时年集往往要赶上几天。每当大人选商品,侃价格,挑挑拣拣的时候,我们小孩子眼睛看见的往往是摆在案板上的水果糖,还有那一串串插在草靶子上的“糖葫芦”。

当然,最兴奋的莫过于在这集市上能看到耍猴的。耍猴人穿着一件不甚合体的大褂子,手持一面锣,走到宽敞、热闹的地方就敲起锣儿招人,等围满了人才开始表演。一只猴子盘坐在地上用爪子搔耳朵,龇牙咧嘴,乐不可支,在主人的示意下进行打躬作揖、翻跟头等滑稽表演。表演结束,猴儿做出敲锣要钱的动作,很是搞笑。不过那时给钱的少,大多给个包子之类的吃食,我们小孩子就给块水果糖以示犒劳。

集市上大人们碰见了熟人会相互打个招呼,问下年景,送句祝福的话。末了,大都会说句客套话:“赶集还需要钱不?”这时对方会摆手笑道:“不用,不用,我这装着呢。”小时候多次听到父亲给熟人说这话,且说的时候还佯做掏钱的动作,而对方谦让的同时还会拍拍自己的口袋。为此,儿时的我不止一次想笑;不过这种久远的记忆今天想起来特别亲切,极具人情味儿,更具中国味儿。

如今,随着城镇化的日益加速,城镇建设大刀阔斧,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沙河堤”那儿添了很多新建筑,增加了一个新商场。商场内的街道上有鱼类等各种水产店及各种肉类店铺,就连路边蔬菜摊也大多登堂入室了。商场内的门头房前,逢大集的时候一样摆了很多东西,市场更加繁荣。

相较于城镇街道门头房前的年大集,我更衷情于河道树林及古村边的大集。或许是这种原汁原味的“大集”更接地气儿,逛起来更有情怀吧。

说到“原汁原味”,好在我们镇北约3公里处就有这么个古村大集——尹洼村大集。集市所在地尹洼村是微山县打造的第一批美丽乡村。村庄挟历史之优,文化厚重。村内有大汶口文化聚落遗址,是山东省内保存最好的大汶口文化聚落遗址之一。有资料载:1984年秋,济宁市文物处组织发掘,在此地出土铜剑及灰陶等文物,证实该处又是商周至汉代的文化遗址。尹洼遗址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建有“红色小院”和民俗小院。红色小院展馆里有铁道游击队主题浮雕及毛主席汉白玉坐像。据说铁道游击队当年护送刘少奇、陈毅过湖时,参与此行动的2名游击队员是我们驩城镇人。红色小院栩栩如生的浮雕和民俗小院内的陶器残片,在无意间传递了许多历史信息。

沿着村庄的“古槐路”一路向西,走到头便是集市。集市不算大,集市中央有条水泥路横穿南北,这条水泥路把集市分成东西两块大的部分。东边场地上最东首是一排回门朝西的门面房,门面房前硬化路面的面积很大,犹如一个小广场一般。西边场地内没有房子,全部是没有硬化的,原生态的土路面。西边比东边稍大些,略显空旷。东西两场地内偶尔可见青砖砌起来的,盖有青石条的摊位台子。两个场地内都间隔栽有国槐和白腊等树木,就树木数目而言,西边要多一些。

集市内鱼市,肉市,旧书饰品,各种土产区俨然有序。商贩中周边的农民居多。有自家大棚种植的蔬菜瓜果成车拉来销售的,也有老人家出小摊位,卖上一把自家园地里摘的青菜什么的。平时小集每天都有,大集每月四个。

进腊月中旬后,年集便开始了,商贩们从周边各地纷至沓来。年集通常持续十多天,比平时大集还要热闹。因商贩多,集市中央的水泥路两边也出了很多摊。有穿“糖葫芦”炸花生糕的,有挂售春联日历的,有摆各种古玩书籍小饰品的;吃的,用的,玩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因家就在附近,我每年是必赶这儿的年集的。春联自是不说了,过年用的食材,儿子的烟花鞭炮,碗筷餐具等家什物件往往要拾掇好几天。遛遍市场的各个角落采购,后来又想还是有些小东西没有买。相较于我的忙乱,儿子这时最关注的莫过于东场内套圈的,打气球的,卖金鱼的……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供销两旺的样子。我想起了北朝民歌《木兰辞》里的一段描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年花木兰替父从军前奔波于市场,忙得不亦乐乎,以全副武装的姿态整装待发。今天的我们抱着颗虔诚的心,怀着对新年的希冀来置办年货,不一样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吗?

蓦然间,赶大集被赋于了一种文化内涵。据明《五杂俎》记载,岭南人的大集叫做叫“墟”,西蜀人则称之为“亥”,江浙人称“市镇”,到了齐鲁大地的山东才叫“集”。所以,山东的赶大集才是如假包换的发源地。之前我单知道南方人称赶集为赶场罢了。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固定地点买卖货物的“集市”。至北朝时期,集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且从《木兰辞》里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类似现在的商品专区。唐中叶以后集市增多,至宋,集市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有卷描绘得是北宋百姓赶大集的情景,其惟妙惟肖地描绘了都城汴京的繁华集市景象。尽管我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集市还是得到了繁荣发展。  赶年集,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采购物资,更是为全家团圆作足准备。置办的年货里,承载了新一年美好的祝福。今年的年集好像人特别多,快过年了,大家都回来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联络着情感;在摩肩接踵中,感受着大年的热闹。

昨天我们一家赶这年集,在人群涌动中,一只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转过头,看见王二叔正站在一个春联摊后咧着嘴冲我笑。

“二叔你这是?”我手指了指摊位纳闷地问。

“我出的摊,坡地里都忙完了,想着弄个年本,好过个肥年哩。”二叔笑着说,“看见你二婶了没有?她也出了个摊,学人家卖瓜子呢,一会给孩子抓上几把。”

我说:“二叔,你可真行啊,你不是不识几个字嘛,咋还卖起春联了?”

“不会——不会学嘛,我提前把这些都记下了,上下联我都知道哩。”二叔羞赧地挠着头说。

王二叔比我大十多岁,小的时候,我们两家地头挨着。年轻时的二叔身材不魁梧,但力气不算小,地头地脑有点活儿啥的经常帮着我们干。二叔小的时候爬树摔坏了腰,身材有点佝偻。再加上当时家里穷,所以直到三十多岁才讨上老婆,娶了现在的二婶。二叔长了一副娃娃脸,双眼皮,嘴唇稍厚,皮肤黝黑。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沉淀,脸上多了几条深深的皱纹,但在两腮婴儿肥的相衬下,显得又不是那么老气。  “买春联了没,没买的话,我给你拣上一副。”二叔摸着我儿子的头笑着说,“小家伙都长这么大了,一会让你婶,给他抓上几把瓜子带上,新炒的,可香呢。”

“不用了,我备好了呢。”我推辞道,“你和婶子营务庄稼都是把好手,听我妈说你包了几十亩地,收成不错吧?”

“哈,今年风调雨顺,玉米大丰收,粮价又贵,刚收获就卖了,卖了一块三毛多一斤哩。”二叔不无得意地说,“这不,地里忙完了,想着搞个副业,顺带着赶个年集,就临时喝了点‘墨水’拾掇起了这么个摊子。”

“你和我婶那么能干,难怪你们能发财,日子越过越好。”我附和着笑了下。

末了,经过二叔的一番推搡,非得再送几个“福”字给我。我看着这略带书香的福字,听着周遭嘈杂热闹的声音,闻着街道上糖炒栗子散发出的香甜气。竟一时陶醉如斯——周身无比的轻松和宁静。

是的,赶年集如品茗,是需要心境的。在这古村年集里兜兜转转,挑挑拣拣中,内心必然是松弛而恬静,宁静而自然的。

蓦地,儿子跑向了东场里的游乐场。场内有音乐响起:暖暖的春风迎面吹,桃花朵朵开……

是的,春天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