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虎 | “复圣”颜回是兖州人,还是曲阜人?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邵云虎 | “复圣”颜回是兖州人,还是曲阜人?

来源:本站    作者:邵云虎    时间:2024-02-03      分享到:

颜子(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追封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尊之为“兖国复圣公”,大明时改称为“复圣”。颜回故里至今悬案未决,兖州、曲阜各执一说。一说是在曲阜城北门内的陋巷;一说是在兖州城南的陋地。两种说法都有历代史料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瑕丘(今兖州)城南八里一带为颜子故里陋地村,即颜子自称有郭外田五十亩足可以给 粥之地。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追赠颜子为“兖国公”,即是因为颜子是兖州人士。并在颜子的故乡陋地村和兖州城南陋巷(今兖州六中),两处同时为颜子封地建庙,全称为“兖国公庙”。
宋太祖建隆三年(960)在城南陋地颜庙一侧建“颜子书院”。封颜子为“兖国公”,邑人于此之祠,历代奉祀。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记:“颜子书院在城南陋地村。唐封颜子为兖国公,初立祠于此,历代因之,后移祠入城,即于旧址建书院”。
陋地村颜庙原址,在今兴隆庄镇三官庙村路东。由庙门、前后大殿组成,前殿神龛内供奉颜子坐像,旁有一书童侍立。院内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槐两棵,古槐上有古藤缠绕,颜庙为红墙灰瓦。庙两侧原有颜子祠和颜子书院。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贾凫西赋诗赞《修陋地颜庙》曰:        陋地遗址古树荫,一瓢乐处有谁寻。        而今识得斯文在,忍效悠悠陌路心。
注:这个木皮散人鼓祠诗人贾凫西家住曲阜泗河边,常年在兖州说唱,死后还被兖州人埋葬在马桥村,后迁葬于牛旺村,墓址墓碑尚存。清乾隆中期,知县夏晓春赋诗《陋地村颜子庙》赞曰:“陋地在南城,赫然颜庙飞雕甍”。
民国年间,由居住在漕河乡东曹村颜氏大宗户、颜子七十七代孙颜世德掌管陋地村颜庙祭祀,和祭祀田的管理和收租事宜。
清同治年间,为保证兖州陋地村颜庙祭祀不受地方政府摊派的干扰,孔子第七十五代孙、衍圣公孔祥珂亲书“复圣庙优免役车杂差”碑记,并勒石于颜庙门前。衍圣公孔祥珂在碑记中说:经考证陋地村自古即颜子故乡。为兖州即是颜子故里作以权威性的定论。其碑首曰:“且自来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历汉唐宋元以迄于今,凡释典太学,皆诏以颜子配享,则是复圣颜子与至圣先师,固同均在祀典。查兖郡城南八里南砂社陋地村,为颜子郭外田五十亩(之地),载在《县志》,隆以庙享,其来旧矣!”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兖州知府吴汝显因为滋阳县向来只有府文庙。没有县文庙,于制度不合,乃改颜庙为县文庙。在原颜庙后另建颜子阁专祀颜子,将原复圣殿改为大成殿供奉至圣先师,各修建东西两庑,安置配享。在更正祀典后,又修葺庙内建筑和增添祭器。可惜,兖州陋地、陋巷两处颜庙(文庙)、颜子阁主要建筑大多毁于战火。

曲阜,既有颜庙,又有陋巷,曲阜颜庙,又称复圣庙,位于曲阜城北门内,陋巷街北首与孔府后花园隔街遥对,始建年代不详。颜庙原建于曲阜城东北三公里的五泉庄附近。元初重建,经十年落成。元大德末,旧庙毁。元延佑四年(1317年)迁其至陋巷故址。 公元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建,奠定现存规模。2001年,颜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三孔"的扩展项目,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孔子最贤弟子颜回因为“三孔”旅游而被大众当成名正言顺的曲阜人,大众根本无暇理论颜回是兖州人还是曲阜人,只是认可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发愤忘食的品德高尚,哪里人并不重要,因为有现实存在,曲阜人认为颜回就是曲阜人,而大多数兖州人也并不在意颜回是不是兖州人。

颜回父亲颜路,晚于颜回而死,死后葬于颜回墓旁。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被封为“杞国公”。

颜回葬于曲阜防山东颜林。高大的封土堆前,墓碑上写着 “兖国复圣公墓”

为大明兖州鲁王府辅国将军朱当沔篆书

兖曲“颜回之争”一段公案并没有太多争论,毕竟两地曾相互归属,1958年到1962年,滋阳县被化入曲阜县,连滋阳一中都叫“曲阜一中”,曲兖二府,许多人并不知道含义,兖州为府,曲阜是县,如何称呼二府呢?其实,曲阜的府指的是“孔府”,兖州府管辖曲阜县,可是天下文人归衍圣公管,正一品大员,哪个四品知府能管得了他呢?兖州府也不例外!

附:本人原创杂文。   “宅男”颜回的死亡真相       作者姓名:邵云虎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选择考研是为了延迟就业或为将来抬高身价,而超级“博士生”颜回选择终生不毕业,什么时候是个头?一死方休。孔子见颜回一直没有制定就业计划,也没向诸侯国投寄个人简历,他喊过颜回问:“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每天有碗稀粥一喝,再能弹个琴、唱个歌就行,孔子没想到颜回如此安贫乐道,于是,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还能说什么,陈、蔡绝粮时,孔子七八天无吃无喝,琴不停、歌不绝,硬是给扛过去了,弟子颜回打算一辈子如此过,孔子由衷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被孔子两次称“贤”,颜回是唯一人。

孔子自己并不打算饿其体肤,他可是美食专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十个“不食”说明他特别讲究生活质量,而粗茶淡饭为主食的颜回绝写不出这样的总结。
孔子收入有来源:一是学费,弟子三千,“自行束脩,吾未尝无诲焉”,一方巨商的子贡,学费绝不止十条干肉,贫困生颜回则无需申请直接免缴学杂费。二是俸禄,孔子年薪六万石黍米,这是他自己申报的,是否属实还需考证。三是赠与,鲁国国君和士大夫不让孔子出仕,然忌惮他的名望,好东西都会想着他,儿子孔鲤得名于出生时鲁昭公正好赐孔子一尾鲤鱼,连“字”都取为伯鱼。试问:终生不就业的颜回,你指望什么谋生呢?

古人认为:“诗而废耕,饥寒交至”,曾国藩和梁启超是近代政治、思想、文化领域耀眼的“大家”,然两人皆世代务农,继承几代人的耕读家风再加上个人努力,终于脱颖而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颜回有近100亩地,亩产按200斤算,一年两季就有万斤粮,足以维持日常生活。清代康熙版《滋阳县志》载:“复圣原属滋邑人。陋巷旧址在县南,即当时所称郭内之地;其郭外田则南沙堆社。”南沙堆社在今兖州兴隆庄镇南五个自然村,统称“一溜五陋地”。唐朝始赠封颜回为兖公,元朝封为兖国复圣公,说明陋巷应该在兖州,为了求学颜回租住曲阜,后人把他住过的地方渐渐说成是“陋巷”,曲兖之间三十里的距离造成颜回粥饭都经常断顿。

父亲颜路真“奇葩”,一个农民的他同样不爱稼穑,热衷诗书礼乐,也拜孔子为师,和儿子成了“同学”。两个壮劳力这样做的后果是:田地抛荒、五谷歉收。缺衣少粮,颜路就向老师借,三番五次后,无奈的孔子奉劝颜回求职,鼓励颜回说:“使尔多财,吾为尔宰。”颜回死后,“不务正业”的颜路连一具棺椁也置办不起,他大言不惭地要孔子把士大夫标配的车卖掉换钱,这回,孔子生气了:“我是士,即便是我死了也不能卖车葬我!”
父子热衷学问,不愿意种田,其实根源在孔子,因为孔子向来对农业生产这样的小事看不到眼里,他研究的是大事。不长心的樊迟非来学稼、学圃。孔子当面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樊迟一走,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颜回就在身边,无比尊崇孔子的他哪敢再说务农之事啊,后世儒生耻于生产皆因于此。所以,颜回经常饿肚子,营养极度不良。《史记》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

颜回死后,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孔子很想说,我真不该猛夸颜回,他太听我的话了!颜回生而贫穷,死后尊荣,颜庙的一副对联,概况了他的一生:箪瓢函青云之志贫而乐道贤矣哉德冠四科;陋巷蕴经纶之素得而试之直骇乎虞夏殷周。自唐朝始,颜回受封兖国公,以复圣之名配享孔庙大成殿,位次最近至圣先师孔子。其实,大多数学者认同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孔子欣赏颜回并不因为其好学与德行,而因他是曲高和寡孔老夫子的唯一知音,……

作者简介:邵云虎,高级教师,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5年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写作,大量作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中国青年》、《人生》、《民间文学》以及著名期刊《故事会》、《上海故事》、《知音》、《读者》(原创版)、《故事林》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等七十多篇作品在全国、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连续四届在山东省文化与旅游厅主办、山东省作家协会协办的“讲好山东故事”征文大赛中获奖,作品《问道》获“话说老子——全国民间故事征文大赛”二等奖,作品《暖心刺客》获得《故事会》举办的第三届“笑传正能量”百姓故事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