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青 | 关于过年的记忆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王海青 | 关于过年的记忆

来源:本站    作者:王海青    时间:2024-02-04      分享到:


引子: 

这次济蜂园文学社与鲁地文艺联合举办与年有关的主题活动,我感觉很有意义。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留下过深深的痕印。其中美好的记忆,应占绝大部分。因而写一写这类的经历与感想,可以让自己重新回味美好的过往,从中汲取营养,再次点燃自己对人生、生活的热爱。这样的书写,是给自己鼓劲,坚定生活信心的一种举措。当然,读者读后,无形中亦会感受到作者美好而真诚的思想与情感,甚至会勾起他们对相似情景的联想,引发共鸣,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益处。这就是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吧。 

正题: 

闲话止住,文归正题。关于过年类的文章,我写过两次。一次是前些年写的《童年的过年》,回顾了自己童年过年时的习俗,像守夜、拜年、上坟等等,在文中进行了今昔对比,旨在以童年为背景,以过年为线索,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其中就有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这种感慨与孔子在泗水边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多少有些类同。这篇短文2018年2月14日发表在《济宁文学》上。另一次是2021年“春节印记”征文时写的《过年印象记》,这篇文章较之《童年的过年》,更加详尽全面地介绍了鲁西南过年前后的风俗。这种饶有兴致地笔墨流淌,毫无疑问,是基于对这方土地与生活深挚的热爱。文章投出去,本来没想着有什么后话。谁知离年还有四天的腊月二十七(即2021年2月8日),这篇文章在学习强国济宁学习平台发表,后收到一方印有自己姓名的篆刻。举办方的设想不错,投文章之桃,报书法之李,这样的奖励很有意义。这种活动方式的纯粹,让我回味不已。这篇文章还曾发表在《邹城文艺》2021年的第一期,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哪位老师把这篇文章推荐到《邹城文艺》的,这份感激就一直埋在心底。

除上述两篇文章的故事外,再细想一下,关于过年的记忆,浮在脑海的,还是贴对联。多年来,我家贴对联的时候不多,缺少连续性。印象深的是童年我村里的一位小伙伴,他常在年十三上过坟之后,在自家的大门上郑重其事地贴对联。那份庄重的神情,至今难忘。我有时就想为什么这个细节,让我念念不忘。我觉得原因是如此郑重贴对联,蕴含着一种对待生活的积极力量。那时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小伙伴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感染了我。这个细节,给我这样的启发:节日需要仪式,对一个家庭来说,这些仪式要尽量完整。因为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彰显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小时过年还有一个事,让我难忘。过年时,要过油。一般过三样:丸子、姜丝、焦叶。我的父母有时在这三样之外,要过一种“四方块"。这种“四方块″,在别的家庭大概不多见。这种“四方块”是怎么制作的呢?首先,把馒头切成二厘米左右厚的片,接着再切成四方的块,然后放在油锅里炸,炸的酥焦。这才完成一步,第二步是勺出多量的油,只剩少许,往锅里倒上白糖,加热熬制,等熬好糖水,把“四方块”置于其中,快速搅拌,并抓紧盛放到铁锅盖上,趁热用筷子尽可能分开“四方块"。“四方块″凉了,挂的白糖凝在上面,口味不亚于炒糖。因为我从小爱吃甜食,想到父母炒制“四方块”的创意,每每感到其中暖暖的爱意。

这次写文章,我还想到小学时的寒假作业,就是十六开的那种书。很多年书上都记着一个放爆竹由来的传说:年是一个怪兽,常上村里吃人,人们为了赶跑它,就发明了爆竹。一放爆竹,年再也不敢来村里了。寒假作业上做的题,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唯独这个故事,如一丛草,在我记忆上新嫩如初,不随时光流逝而枯黄。

随着年龄的增大,感到年味一年比一年清淡,我也曾对过年这样一个习俗有过多次审视。过年有什么意义?后来就意识到过年是一种风俗,有很多仪式组成。它的意义还是很大的。不要小瞧了这样一个节日,它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一个契机,能拉近人们彼此的心理距离,能滋润人们枯干的心田,能安抚人们躁动的心灵……人们在这样一个节日里,通过接触与交流,血脉与精神相连相交相通相融。春节就是个加油站,让人们由此信心满满,奔赴新的征程。近些年,国家也对各种节日,尤其春节所承载的文化,进行了倡导和保护。像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节日的天数,以各种形式引导人们过节等。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个的仪式,还是一种文化。从深层次探究,它寄托着人们很多美好的思想与情感,起着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作用。对社会的稳定与人心的畅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过年都有丰富的形式与内涵,都是人生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让人回顾,又让人展望。 

结束语 

借这次征文的东风,零散写下这些难忘的经历与感想,给过往留一份文字的光盘,省的有一天,时间的潮水冲淡了这些美好的记忆。谢谢文友们聆听。

 

(本文写于2023年1月18日,为活动时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