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先慧 | 又见雪飘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史先慧 | 又见雪飘

来源:本站    作者:史先慧    时间:2024-02-04      分享到:


微山的雪就像“拼夕夕”商品,下单的“中雪”“大雪”,到微山就象征性几朵。微山的雪,更像某快递,所购商品成了一站站“沉浸式”旅游的“慢递”。从天气预报的下雪日期到微山下雪,雪早在其他地方下了好几拨。

每年冬天都盼雪,这两年尤为热切。更想带孩子体验雪世界,认识书上的雪,让孩子感受一下打会说话就会读儿歌的意境:“寒天大雪,推窗一望,屋瓦皆白。”“大雪飞,一片片,大家站在楼窗前,抬头看雪望着天。”弟弟说:“雪像盐。”哥哥就问:“怎么不咸?”妹妹说:"雪像糖。"哥哥就问:"怎么不甜?"姐姐说:"雪像棉。"哥哥就问:"怎么不暖?"弟弟妹妹姐姐,都回答不出。还有“一夜北风起,白雪铺满地。小狗看见真稀奇,大家来到雪地里,赛跑打滚真欢喜。可怜许多小麻雀,跳到东,跳到西,找不到一粒谷,也找不到一粒米,喳喳喳喳叫肚饥。”“堆雪人,冬天雪花飘飘下,小朋友们来玩耍。堆个雪人胖又大,太阳一出它哭啦!”只是读着,孩子就很兴奋。一阴天就特别期待下雪。玩雪的网红玩具——雪夹子,一入冬,便早早买了三:小鸭子、小雪人、小红心。小桶、小铲子更不必说。万事俱备,只欠大雪。大雪已在朋友圈刷了两拨,微山却依旧大雨瓢泼。一大早拉开窗帘,不,应该是一大早刷朋友圈,微山下雪啦。然后是拉开窗帘:“真的下雪了。”  拼夕夕也好,慢递也罢。微山终于飘雪啦。

一家人站在窗前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奶奶激动地讲起了故事。说从前有个叫花子,在雪天找到一处落脚,吟咏了一首诗:“身铺马粪头顶瓢,老天不住下鹅毛。花子得了安身处,不知穷人怎么熬。”与杜荀鹤《雪》诗中“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异曲同工,同样具有悲悯情怀,花子的悲悯更为不易。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叫花子即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乞讨者,花子如泥菩萨过河,自身尚且难保,还在担忧其他穷人。倘若稍有文化,定能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有人淋过雨,喜欢看别人淋更多的雨;有人淋过雨,却喜欢为别人撑把伞。足见,高贵的善良之品、悲悯之心,与文化高低无关。  想起一相似故事。古时一个富家文人,某天饱饭后散步遛弯,当时雪飘正急,文人诗兴大发,吟道:“大雪纷纷落地”。恰逢一升迁官员路过,想起皇帝恩宠,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一做棉衣生意发了财的商人听到,高吟:“再下三年何妨?”。路边正有个又饿又冷的乞丐,顺口接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同样的雪,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眼里看法相异。梁实秋《雪》中有言:“赏雪,须先肚中不饿。否则雪虐风号之际,饥寒交迫,就许一口气上不来,焉有闲情逸致去细数“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此故事也更能显现奶奶故事中花子的可贵。  早上看到一则新闻,受冰雪天气影响,河南连霍高速数十辆车连环撞,本想赶回家过个团圆年,结果遭到飘雪横祸,多么让人心痛;山区翻越两座山、走一个多小时、满脸冰花去上学的孩子只是其中的那一个;扫完自家院子里厚厚的积雪,回屋休息再也没能出来的老爷爷……白雪粉饰不了的苦难很多,所以才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调和。  

大雪纷飞的日子,古人凭他们的智慧,把雪天过出花来。煮雪烹茶、踏雪寻梅、赏雪斗诗、对雪小酌、湖中看雪……雪日雅趣的背后,源自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冬季的枯黄棕土灰黑,迫切呼唤纯洁的白色。生活的琐碎繁杂,让人心力交瘁,急需诗意点缀。不然,活着只是活着。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的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也有人说:“人生是失意还是诗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生活中总是失意的东西会多一些,但要用我们的心态把失意变成诗意。”

近几日“刀片喉”、“宝娟嗓”,痛苦不减去年初阳。尽管与去年一样,用场感冒迎接新年,尽管,雪还在下,我在焦虑明日去监考的路滑。然而,面对这让世界统一颜色、这绝不按天气预报播报我行我素自由来去飘飘洒洒的雪,我仍按耐不住一贯的欢喜。卢梅坡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带孩子赏雪,折得腊梅几支插瓶,敷衍一首:天净沙·雪 

苍云微湖雪飘,白荻枯荷竹娇。

孤舟蓑翁独钓,有谁曾料?探梅人过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