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杨建东 | 微山秦代护城河

来源:本站    作者:杨建东    时间:2024-03-22      分享到:


微山县的城区西部曾有一座秦代戚城和一条护城河。如今城虽没了,但护城河的遗迹尚存,没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也没人关注与保护它。

1964年,我上一年级。一天放学时,老师让我们明天上学时,带铲子和篮子来,他要带我们到城墙上挖草药。次日,一群小学生欢天喜地跟着老师来到县城西部的土城墙上挖草药。我爬到七八米高的城墙顶上向北遥望,小山一样的城墙一眼望不到头。

1968年,我们到奎文小学的新校址参加劳动,校址在北城墙的下边。我们挖城墙的黄土垫操场、筑泥墙,黄土里有不少骷髅、骨头、陶罐和钱币。老师叫我们到城墙脚下的小河里抬水和泥。到了1972年,磨担街村的砖窑用土、村民建房挖土及县城修路取土,就把北城墙平掉了,后来几个单位建办公楼及宿舍楼也把护城河填平了。

1984年我调到文物部门,查阅文物资料时惊讶的发现,原来那座古城墙是秦汉时期的戚城,城脚下的小河即护城河,这时才明白奎文村南那一条长三百米的水沟长年生长着葳蕤的芦苇,磨担街北头那一条水沟年年生长芦苇,即便垫土盖屋,仍有股股芦苇非常坚韧地钻出地缝,戚城村后有二百余米长的古河道也是年年生长芦苇。原来这几处生长芦苇的水沟就是戚城的南北护城河的遗址。

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划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泗水郡设广戚县,既设县,便筑城,堪舆子午线,城墙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墙取直,其它三墙略曲,东西长2.5里,南北长1.8里,总面积80万平方米,墙基宽度不足15米,高度不详。先在城外取土筑墙,层层打夯,筑到一定高度再挖护城河,用挖河的土加高城墙,城郭向上内敛为斜坡状。几千民工上阵,边筑墙边建官署,这可不是两年三年的事,也不是一任两任县领导能完成的,逢灾年遇瘟疫要停工,也就是说戚城的城池始于秦,完善于西汉初。

不知用了几年的工夫完成城池,接下来就建城门、城楼、台阶、雉堞,需用大量砖石、木料、瓦件,官署边办公边筑城,居民、商人各自建设自己的茅舍、店铺、作坊。城池四门,南北门前各有小月城,南门的小月城保留至1966年,砖石结构,门上嵌石匾,阁楼上悬匾"文昌阁",这个小月城的瓦件是明代修补的。我少年时爬上爬下,记得小月城的规模。近年,戚城范围内建楼挖出大量汉代陶片、瓦当、筒瓦、陶井和铜钱、铜镞。

秦末,沛县和广戚县同属泗水郡,两县接壤,刘邦任沛县泗水亭亭长常来戚城缉拿毛贼,工作之余犯了酒瘾便在街巷找酒铺解馋,结交了一些酒友。他没发迹时在泗水亭维持治安,贪杯交友,不理家务,在沛县、广戚县留下许多掌故笑谈。《史记》《汉书》记载,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刘邦听说项梁义军驻薛县(今滕州市张汪镇),便带着随从过戚城到薛县与项梁项羽见面,接受项梁领导。刘邦在薛县追击逃亡至薛县的泗水郡守,郡守又逃亡到戚城,被刘邦部将擒杀。

西汉、东汉、三国、晋和北魏时,戚城仍是县城官署,北魏撤广戚县,城内改为地方办公机构,此后,这座小城没了级别,默默无闻。明代管理运河的泇河厅设在戚城的老建筑内。清代顺治十四年,顾大申在夏镇工部分司管理运河漕运,闲暇时在城墙上信步,瞻仰戚姬庙(西汉文帝时期为纪念刘邦爱姬戚夫人建的庙宇),写《戚城》五言诗,诗中有"我来戚城边,蓬飞风凛冽,乌鸦啄城头,巢倾乌子灭"句子,说明清代初年戚城、护城河尚完好。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开挖京杭运河新河道时绕着戚城的西墙、南墙转弯而过,将这段护城河加宽作运河河段。

我生长在戚城地面上,少年时经常绕着城墙疯跑,在护城河捞鱼,成年后又干了考古工作,记忆与专业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合,钻研与史料得出一个正确的考证。退休后常到古城的西墙基上走走,到护城河的遗迹处瞅瞅,遥想两千年前的秦代百姓和建筑师付出多少血汗筑起这一座土城,挖出一条护城河,城内装满了秦汉名人的故事,护城河漂浮着多少军士的血迹和灵魂。祖先的城垣已消失不见,只留有几处护城河的遗迹告诉后世它曾级的辉煌,还有护城河里的芦苇每年春天仍倔强坚韧地钻出地面,用深沉苍老的绿色语言诉说着那些湮灭在历史尘烟中的久远故事,佐证着留在史籍与方志上的“戚城、护城河”这5个干巴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