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陈郁|“书痴”杨友今

来源:本站    作者:陈郁    时间:2024-05-09      分享到:


长篇历史小说《陶澍》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基础上重构故事,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湖南省军区原副政委黄祖示亲为该书作序,指出这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作者杨友今 1943 年出生于湖南益阳,1968 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他进过机关、当过编辑记者,但他最满意的身份还是作家。

机缘巧合,他少年时期得到过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指点,后来又师从文坛巨擘姚雪垠,因而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友今文学功底扎实,涉猎广泛,写了二十本文学著作,如大学教材《西方现代文学》,散文集《杜鹃花》,诗歌集《蓝蓝的荒草地》,中短篇小说集《漩涡》,长篇小说《白浪花》等。他对悠久灿烂的中国历史兴趣浓厚,研究颇深,出版了多部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长篇历史小说,如《文天祥》《贞观大帝》《大唐神韵:女皇武则天》等,都广受读者好评。

斩获“五个一工程”奖

谈及杨友今的文学创作历程,周立波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杨友今中学时的班主任老师是周立波的学生,通过班主任,杨友今有幸得以结识周立波先生,拜他为师。在周立波的指导下,杨友今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高中时,他写作的散文《杜鹃花》被当地报纸刊发,时年仅十五岁的杨友今一时之间成了校园名人,成了师生们讨论的少年文学奇才,这也让他大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学道路。

1964 年,杨友今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又成了周立波之子周健明老师的学生,周氏父子对杨友今的文学创作帮助很大,他们的为文为人也深刻影响了杨友今。

1968 年从湖南师范学院毕业后,杨友今进入机关工作,但他仍然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并陆续发表了小说、诗歌、散文和新闻报道等作品。

时间来到 1983 年,当年正值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天祥殉难七百周年,不少报刊刊发了纪念他的文章,杨友今通过这些报刊逐渐了解到文天祥爱国忧民、顽强抗争,最终舍生取义的悲壮事迹,深深为其家国情怀和浩然正气所折服,便萌生了创作一部以文天祥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的念头,描写其生平业绩,讴歌其高贵气节。

于是,杨友今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文天祥研究。虽说只是写小说,并不是写传记,但杨友今也决不凌虚蹈空、胡编乱造,而是立足于真实的基础上,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将文天祥塑造得有血有肉,力求达到文学与历史的完美融合。为此,他阅读和钻研了四五百万字的文史资料,做了大量的挖掘、鉴别工作,摈弃了那些迷信、神化和牵强附会的荒唐传闻和记载。比如,《宋史·文天祥传》记载:“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杨友今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和文天祥本人的诗文等,否定了这一说法。“实际上,文天祥是一个非常清廉节俭的人,为了抗元,他甚至把全部家产都拿出来作为军费,是真正的毁家纾国难。这样一个人,他能是贪图享乐之人吗?”

杨友今还实地考察了文天祥生活和战斗过的许多地方,行程往返数万里。而在考察崖山海战古战场时,他租了一条渔船下海巡视,遇上了暴风雨,险些葬身海底。在创作《文天祥》的过程中,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热,开窗又有蚊虫,他于是闷在房间里写作,不知写了多久,突然中暑昏倒,所幸住在隔壁的几个同志看到,连忙帮他刮痧把他救醒。然而稍一好转,他又拿起了笔。

“十年辛苦不寻常”,经杨友今反复打磨修改,《文天祥》一书最终于 1994 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当年正值文天祥诞辰 760 周年,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大会,产生了轰动效应,并且获得了湖南省首届“五个一工程”奖。

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文选德称赞该书为“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壮歌”,认为该书在处理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时,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从塑造人物形象出发,饱含激情,着力挖掘文天祥的美而豪迈、壮而动人的事迹和品德,以人物命运的变迁为主线,对所占有的历史资料精心筛选,围绕主题组织情节,铺排渲染,展现其身上的浩然正气,给人健康向上的情绪感染和思想启迪,激发人们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主义气概。

香港文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文富稳指出,长篇小说《文天祥》是杨友今以拼命的毅力和耐力,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在文学园地上辛勤耕耘香韵四溢的佳卉硕果。作品视野开阔,意蕴深远,高品位地讴歌了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潇洒的笔触所及,恍然行云流水、恣肆汪洋,给人以凝重而慷慨激昂的壮烈感,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震撼灵魂、诱发联想。

“塑造中华民族魂”

《文天祥》大获成功后,杨友今没有沾沾自喜,他再接再厉,又先后出版了《贞观大帝》《大唐神韵:女皇武则天》等长篇历史小说,均反响不俗。周健明称《贞观大帝》为唐代文明史的交响乐章,“具有强烈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文学价值”。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中国文学学术泰斗严家炎先生认为《大唐神韵:女皇武则天》是“饶有新意的长篇历史小说”“一部不同凡响的匠心之作”。

杨友今曾以诗明志:“万苦不辞寻真迹,塑造中华民族魂。”而他的作品也大都充满家国情怀,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有一种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巨大力量。其最新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陶澍》亦是如此。该书将陶澍置于清朝国力衰退、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西方列强入侵进一步加剧等历史旋涡中,描写陶澍在时代激流中一反因循守旧之风,高举经世致用大旗,积极改革,大胆创新,开拓出河工、海运、盐政、吏治等新局面,力挽狂澜,止衰起振,为内外交困的中国争取到新转机。全书共 40 余万字,上起乾隆末年,下至鸦片战争前夕,生动恢宏地展现了清代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和人文经济,是具有经典气质和存史意义的文学范本。

杨友今说,写这本书的理由很多。陶澍治学严谨,一生著述颇丰,更重要的是,陶澍为官清廉,为民众办了不少好事,深得民心,被百姓称为“陶青天”。在掌吏科时,为惩治吏治腐败,陶澍曾上折请废止“重签之法”,以免“贿托营求之渐”。他还曾上折揭露当时上司勒索州县之弊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提出,要杜绝州县之积弊,上司首先要廉洁奉公,“各省大吏,受恩深重,若不正本清源,以身率民,而徒以不肖之州县为解,恐吏治终无起色”。陶澍留下了许多关于廉政的名言警句,例如“为官之本,莫重于廉,廉则一介无私”“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无人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绕案清风,尘埃扫除吏牍;举头日近,光明洞照吾心”等等,均是他为官处事的真实写照。

然而,相比左宗棠、胡林翼、魏源、林则徐等受陶澍赏识栽培而得到提拔重用的人才,陶澍本人的知名度反而不如他们,其历史影响力似乎被世人低估了。创作《陶澍》一书,也是为了还原历史真实,给陶澍“加分”。

为创作该书,杨友今常年深耕书房,废寝忘食地大量翻阅陶澍的相关著作。他不仅向湖南省内外研究陶澍的专家教授及陶澍后裔请教,还两次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搜集史料,甚至三赴重庆、东莞,多次前往江南三省及上海等地考察、采访,为小说创作做足准备,积数年之功,呕心沥血,三易其稿,方成终章。该书为湖南文艺出版社“大风”原创长篇小说系列之一,入选湖南省作家协会“湖湘近代历史文化名人长篇小说创作”重点扶持项目。

笔耕不辍,爱书如命

对于写作,杨友今乐在其中,从不觉得辛苦。刚工作时,由于他太喜欢写作,甚至还引起一些同事的不理解,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走正道,心思没在工作上。好在领导认为杨友今喜欢读书写作是上进的表现,应该支持,这才平息了某些同事的闲话。

在数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杨友今得到了周立波、姚雪垠、康濯、周健明等诸多良师益友的指导与帮助。姚雪垠告诉杨友今,写历史题材的小说,不可一笔一画都死扣着历史演说历史进程,而要放开手笔,穿插点染史书外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既写历史,又写生活,大胆进行艺术探索,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这令杨友今深受启发,受益颇多。周立波对杨友今的帮助则不仅体现在写作技巧方面,还体现在写作态度方面,周立波当时说的一句话给杨友今留下了深刻印象,“文学创作必须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的确如此,倘若一心只想着赚钱,杨友今恐怕早就放弃写作了。

数十年来,杨友今笔耕不辍,是一位高产作家,出版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和论文等各类作品,总字数已达 800 万字,得到众多读者和名家的认可。文学大师康濯曾经称道杨友今是文艺界的拓荒牛。著名作家周健明说杨友今是一位实力派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看了杨友今的历史小说,给他写信说:“作品所描写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大人物,没有相当的学养、魄力和艺术手腕是难以驾驭的……感到你很注意文学性、情节性、细节刻画,且在语言上追求生活化,尽可能拉近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读者的距离。”著名学者张炯、湖南省军区原政委黄祖示等评价杨友今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作家。

杨友今爱好写作,也痴迷读书,“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是他的真实心声。他喜欢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感受文字的魅力、知识的力量、思想的碰撞,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启迪。读书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在物质方面或许并不十分富足,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十分丰富。早年间,家里有六口人主要靠他微薄的工资度日,又因其母亲治病耗用不菲,日子捉襟见肘,十分困难。菜市场摊主扔掉的虾壳,家人捡回家煮汤,再下几片捡的菜叶子,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但即使如此,杨友今在买书方面从来都不吝啬,他家里如今净是书,装了满满十五个大柜子。

对杨友今来说,一天没看书,就是一天没做事。据其夫人讲述,他们一起去外地考察,火车上人声鼎沸,各种声响此起彼伏,但杨友今看书看得津津有味,全然不顾周遭的嘈杂。其夫人还讲了一件趣事。1996 年,沅江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已经淹到了杨友今的家里,正全神贯注伏案写作的杨友今却丝毫没有察觉。鞋子裤腿被水打湿了,他头也不抬地问:“是谁泼的水?”女儿告诉他:“溃垸了,水淹到家里来了。”杨友今这才惊觉洪水已经漫到了小腿,他责问女儿为何不提醒他。

女儿则反问道:“你不是说,在你写作的时候不要打扰你吗?”政府工作人员前来救灾,要将他家中的贵重物品搬到安全处,杨友今却要他们先搬书。在他眼里,没有什么物品比书更贵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已八旬的杨友今透露,他最近又在筹划写一本以林则徐为主人公的“大部头”,他表示,生命不息,创作不止,只要还拿得动笔,他就会一直写下去。

(原载于《清风》杂志2024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