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民间文学」李进军 ‖ 读《过苏州》感发

来源:本站    作者:李进军    时间:2024-07-29      分享到:


昨日读到《过苏州》: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这首诗是作者苏舜钦路过苏州时流连光景所做。


对于北宋诗人苏舜钦,我是怀着悲悯之心的。作为和梅尧臣并称“苏梅”的大才子,他年当三十五六,风帆正举的时候,只因遵循旧例,卖了祠神的公文纸,把钱用来宴请同僚。便被别有用心的保守党抓住了小辫子,冠名监守自盗,惨遭弹劾罢官,大好前程毁于一旦。和后来的苏轼一样,任是躺着也无辜中枪,说来说去,都不过是党派斗争的牺牲品。只可惜他被贬之后,只过了四五年便英年早逝。不然,也会有大量的好诗佳句涌现。

这诗的首联和颔联写了苏州之美,东出盘门即令人耳目一新:细雨刚止,天色放晴。绿杨葱翠,白鹭悠然,俱是自在;近水妩媚,远山缥缈,皆若含情。颔联是对偶句,绿杨白鹭和远山近水的对比突出了这种清雅明媚之色,愈显生动。

颈联和尾联由写景转入议论和感慨,抒发了天意不由人,羁旅苦行的无奈。既然这么多美好的景致都无缘留下,那就走吧,登上小棹出发,即使天色已晚,此身也要去向天涯。

诗歌由淡淡的欢喜转入淡淡的悲壮,清切闲淡,却有一种达观不羁的情怀。

这首《过苏州》,我是第一次读,竟然在诗里发现了老朋友——“近水远山皆有情。”烂熟于心的句子,它以隶书的姿态跃然宣纸,裱入画框中,悬挂在墙壁上。这是儿子的书法作品,相伴十余年了,我一天看它十遍。却在突然间换了伴侣变了样貌:它的上联不应该是“清风明月本无价”么?一直觉得这两句上下联对得天衣无缝,怎么今天忽然冒出个不一样的上联?就像《西游记》里贸然出现的两个孙悟空,孰真孰假呢?

我向来喜欢诸事刨根问底,赶紧百度多方查找……一番忙碌之后,果真有了收获——

苏舜钦被贬后,流落苏州,以四万钱买下荒地,傍水造亭。亭成之时,因常念楚大夫屈原及其《渔父》,遂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名曰“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以志。真的是盛衰无定,造化弄人。他春风得意时,曾背离苏州发出“无缘住”的感叹;而今,却在罢官贬谪的落魄困顿中,将这“无穷好景”,收入囊中,变作了实实在在的拥有。上天待苏舜钦也算不薄!


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说到:“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沧浪亭的冲淡旷远治愈了他。对被废后的境遇,他是安适满足的,因为他已经超脱于自我。这妥妥的是福祸相倚啊,人生真的充满了戏剧性!

苏舜钦的《沧浪亭记》写成后,他的好友,那个自诩为醉翁,号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文坛大咖欧阳修,应邀作了《沧浪亭》长诗,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倾慕其山水之醉。

清风明月,素来是文人墨客时常吟咏的雅物。实际上是可遇而不可求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会和意趣。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曾高度赞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从欧阳修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沧浪亭的清风明月,心是悠然向往的!

二人的诗文酬和,使沧浪亭名声大振,世代留香,成为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时光的步履进入清朝道光年间,梁章矩领命重修沧浪亭。作为著名的楹联学开山之祖,他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将欧阳修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引为上联,将苏舜钦的“近水远山皆有情”引为下联,集句成联,凿刻在沧浪亭石柱上。

清风明月和近水远山虽是自然的景象,却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们是自然的映射,心灵的观照,是天地间的无价之宝,恒远却又无时无地不照拂渺小的人类,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两位大师的诗句契合,自然对仗,相映生辉。不仅道出了沧浪亭的情趣,更让自然天成的清雅景观闪耀着人文的、历史的不朽光环。

苏舜钦是幸运的,因着一句“近水远山皆有情”,铸造了一座名垂千古的沧浪亭;我更是幸运的,在千百年之后,还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接受先贤们的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