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刘佑平 ‖ 西魏的造像(外一篇)
牧鑫导读:刘佑平先生曾是湘省文化战线上的主将之一,他在湖南大剧院的管理方面卓有成效,写过戏也写过文章,出版过历史长篇小说《背西风——中国1840》。他一直酷爱鉴藏。关于《西魏的造像》是对一尊玉佛赏鉴性文字。目前,我国及境外拍卖这种较大型玉造像,唐与之前的仅见过汉白玉材质的,这种古代和田玉且有90公分之高的,仅见过极少的明与清的大型佛造像。窃认为,和田玉之硬度太强,体积太大时,古之工具不具备制作。但从刘先生所提供的图片看,的确有西魏风格,且制作精良,神态生动,包浆浑厚华滋,玉质滢净。但背后篆文,隐约似为后加,不排除现代人续貂可能。人物似为如来佛。然在玉器收藏上,应以材质与艺术性为最为珍贵,是否到代已不重要。其后篇《“光绪之宝”的悲凉》读者也自行斟酌取舍,以文史逸趣为要。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
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本尊释迦佛高95厘米,重70余斤,材质为和田白玉。褒衣博带式大衣,双手作施无畏、予愿印,立于板凳座上,光背顶部尖瘦,饰有火焰纹或莲瓣纹为这一时期佛像的特点,佛像背光是指佛教诸佛像背后的光圈式装饰图案,一般在佛和菩萨的头部和身后,背光包括头光和身光,又称为佛光、圆光、光相等,其意在表示佛光普射四方,所以它是佛本体的一部分,从不单独出现。
背光后的文字是《金刚经》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 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古朴的篆书字体,对书法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佛足下为仰覆莲座,佛面形方圆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面目舒朗,眉清目秀,身体轮廓圆润;发型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衣褶呈现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衣纹段面有明显的阶梯状,大衣下摆向两侧飘出,衣纹较深,具有立体感。本尊历经千年香火礼敬,岁月厚重,佛性光华四射。
与北魏时期的雕塑相比,西魏的造像风格上偏潇洒飘逸,刀法纯熟。造像向圆润饱满的形式发展,长方清瘦的脸型变为长圆脸型。西魏主要延续北魏中晚期的服饰和衣纹的处理手法,在整体造型逐渐脱离秀骨清像的同时,形体开始饱满厚重,这一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下身裙摆衣纹的处理上,平面的影像依然是对称式的装饰手法,可线与线之间的衣褶不再是直角阶梯式或圆角阶梯式,取而代之的是接近自然的衣纹形态。
“光绪之宝”的悲凉
近来,见到一枚古旧铜印,印文“光绪之宝”,字体结构严谨,规整端正庄严,肃穆古朴,散发出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灿烂自然。铜印上端的钮是一鸱鸮,其喙坚强而钩曲,王者之气,不争而来。自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因制印的材质为玉,故称为“玉玺”,亦称“御玺”。据说秦始皇帝取蓝田玉,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以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二千余年此玉玺屡易其主,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扼腕叹息。
现故宫保存有清王朝清二十五宝玺,本来是24枚,后另加乾隆专用的一枚“太上皇帝之宝”,共25枚,应是乾隆为太上皇时钦定。为什么是25枚宝玺?据传是乾隆以《周易太衍》“天数二十有五”之说而定,寓意大清王朝也能传至二十五世,其用心可谓良苦。宝玺用途各异,如大清受命之宝,是昭告天下天子登基用玺。奉天之宝,册立太子用等。这25枚宝玺是公器,代表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地位,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宝玺其质有玉、有金、有栴檀木。玉之品有白、有青、有碧。纽有交龙、有盘龙、有蹲龙等型。在尺寸上也有严格的规制,皇帝的宝玺皆方四寸四分,皇太子是金宝,方四寸。和硕亲王金宝,方三寸六分。到了公、侯、伯银印,方三寸三分。军机事务处银印,方三寸二分。各部、都察院银印,方三寸三分。翰林院银印,二台,方三寸二分。身份和地位越低,玺和印的尺寸越小。我们常见宫廷收藏的字画上有很多帝王的钤印,是帝王以娱个人所好,不能代表权力的作用。据故宫博物院专家言清入关以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只有一方玺印,顺治大约是20方,康熙的玺印有120方左右。雍正的宝玺是20方,但乾隆的玺印就多了,约1800方,比整个清代所有皇帝的玺印的总和还多,占了一多半。嘉庆的玺印大致有500方,道光的玺印主要用乾隆、嘉庆存留的印,真正自己做的玺印不到100方。咸丰的玺印30方左右,同治的玺印20多方,光绪的玺印将近七八十方。慈禧的玺印亦有三四百方,就连宣统这个小皇帝,登基时才三岁,也有50方左右玺印在备着了。而这枚“光绪之宝”印,其钮是鸱鸮,这就有“故事”而言了。
鸱鸮就是猫头鹰,而古语称之为“鸱鸮”。在史笔下,鸱鸮寓之贪恶之人。如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国风·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这首“寓言诗”,与其说是代鸟写悲,不如说是借鸟写人,那母鸟所受恶鸮的欺凌而丧子破巢的遭遇,以及在艰辛生存中,面对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深深恐惧,寓意着人命运的悲凉写照。做为一代帝王,光绪为什么有一枚以鸮为钮的玺印?
在历史上就有王的玺印是鸮钮。2011年在南昌考古发掘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一枚玉印的钮是鸱鸮(也有认为是幼螭)。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但在位仅27天而被废,为海昏侯,史称汉废帝。光绪于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生,名爱新觉罗·载湉,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
载湉四岁时,同治皇帝去世没有子女,且同治又是咸丰的独子,咸丰这一系也随之绝嗣。这事关清朝国运,慈禧在选嗣君时,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的次子载湉,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这样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在位三十四年,年号“光绪”。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变法失败,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这一段经历,对光绪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痛楚。他是不是把这种难以释怀的痛苦,寓意在这枚玺印里?借故《国风·豳风·鸱鸮》的传说,以言志呢?史无记载。但这枚“光绪之宝”,以鸱鸮为钮,这绝不是随意而为。相隔百多年,历史重演了一幕悲剧,留给后人太多的感叹与思考。
- 上一篇:上一篇:「民间文学」李木生 ‖ 鲁迅·许寿裳·蔡元培
- 下一篇:下一篇:「民间文学」张振建 ‖ 孔子的礼之用一一礼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