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杜心广 ‖ 兖州小康碑暨王氏人物轶事
兖州城西嵫山以北,洸河、杨家河之间有一古村北王屯。该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国以前属西仁义乡,解放后先属泗庄乡,后属前海乡,现属颜店镇,因与泗庄南王屯相对,故名北王屯。据《阙里志》记载:明、清两代皇帝封赐给曲阜衍圣公府两千顷土地,屯、厂108个,多在曲阜、兖州一带,屯、厂的土地大多归孔府所有,每年只向孔府交租,不纳皇粮,北王屯即108个佃户村之一。近三十多年来,该村因有一宋代古槐和民国年间的小康碑而远近闻名。2006年,为探寻古槐和古碑与樊英民先生初来此村,以后每年都来几次,与许多老村民熟悉了,也知道了不少有关古村的故事。该村处洸河、杨家河之间,距两河半里许。
约50年前两河内航船如织,古村也曾热闹繁华,历史上既得河水灌溉之利,也受河水泛滥之害。村中以王姓人家居多,一条东西路名曰:王家街。据记载,王姓是山西曲沃县移民,王家街东头的古槐传说为宋槐,建村时就有此树。古槐高约10米,胸围2米,中空,向西倾斜,犹如一欲腾起的巨龙,老枝纵横枝叶繁茂。原树下有一巨石雕刻成的3米多长的石槽和一人多高的圆石滚子,是古代加工、粉碎粮食的器具,比圆形碾盘、碾砣,不知要早多少年代,它见证了古村历史的久远。石槽边也曾有赞颂此古槐的石碑,与石槽、石滚子一起因修路时抬高路基,都被埋在了树旁边。
王家街村东首路北的王德怀,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秉承勤奋创业、善于经营、仗义施财、乐善好施的家风,家道逐渐殷实。王家院落坐北朝南,是个普通的四合院,除堂屋外山墙上只有两行小瓦挡住屋上的草不被风吹走(百姓俗称为梢袢子屋)以外,十几间屋全是草房。一家人辛勤耕耘几十亩地,再苦再累也舍不得雇人。王德怀是个标准的农活把式,耕、耙、耩、扬、使牲口、套车,全套农活样样精通。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农忙时自己地里活干完了,还与别人扛活、打工。村中属他力气最大,年轻时饭量很大,吃一顿饭五斤馍馍都吃不饱。
有一年疏浚河道,青年人从河里往岸上抬河泥比赛,对掐粗的木棍抬断好几根,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他生活上略比别人富裕,却以慈善为本、周济帮助穷人为乐,被村民尊称为“善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村北王家林因故将坟迁往村南。王德怀感念父母在逆境中创建家业之不易和他们的养育之恩,为教育子孙、振奋家声,发扬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家风,为父亲王殿丞、母亲臧氏立碑纪念。这也是当地“拔林”、“闯新林立碑”的一种民俗。
据村民回忆:当年立碑时,先在王家林上搭起凉棚,石匠将铣净的石碑运来后,先在碑面上刷上黑漆。
请晚清秀才、庠生曹尚和为王殿丞夫妇撰写碑文,曹是王家的姻亲,墓碑的主人是其姐姐的公婆。再请晚清国学生员臧良田,为墓碑主人其姑母、姑父史书丹。臧良田沐浴更衣,研磨好硃砂,以朱墨在碑上书的碑文,然后涂上石蜡,再请著名的刻碑石匠刊石。两位当年著名的文人与一位著名的石匠合作的,记载当年王氏一段历史的名碑就这样完成了。这通名碑不仅有著名的文献价值,也具有珍贵的书法艺术价值。周围几十个村庄内名门望族的墓碑大都是他们三人合作完成的。自王家林的这通碑为圆头碑高2.05米、宽0.8米、厚万0.25米,碑文曰:
“清处士王公讳殿丞字相臣暨德配臧孺人之墓。公讳殿丞、字相臣,栋才太翁之子也。器宇轩昂、襟怀磊落,急公义、轻资财,慷慨而乐施。德配臧孺人相助为理,方冀励志起家。惜年未五旬即赍遽殁。幸孺人奋志强起,视含殓,营窀穸,举一切仰事俯蓄之事,皆身任之。其治家也;先鸡鸣而起,后斗移而息,荆钗布裙,奉身务崇实俭朴,夜纺昼绩,操家不忘勤劳,而且食不厌粗,衣不厌补,一粥半缕,捡摄靡遗。邻右亲串,有劝其勿自苦者。曰:吾自乐此,不觉疲也。由是训致,金谷充羡,家道称小康焉!其子若孙,欲将其淑德懿行,勒诸贞珉,垂训后昆,故嘱愚而为之序。
清邑庠生员姻眷曹尚和顿首拜撰。清国学生员内侄臧良田顿首拜书。
男德怀、孙际泰、曾孙汝霖、汝舟、汝楫、汝梅叩立。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蒲月中澣。
由此碑文可知,当年王殿丞人才伟俊、胸怀宽广、气概不凡,与夫人臧氏相助为理,艰苦奋斗,同心协力、励志起家、夫唱妇随,家道略殷实就慷慨地修桥补路、周济贫困,为公益捐资、献物、乐善好施。而王殿丞不到五旬,患疾病病故后,作为一家人的主心骨臧氏,节哀顺变,操持夫君一切丧葬事宜和全家事务,上敬奉孝顺公婆,下抚育教养子女。带领一家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为维持一家人生计,她白天下地,夜晚纺棉,天明织布,为一家人能自给自足、衣食无忧,她勤俭节约、不计个人吃穿,节衣缩食。
邻居、亲戚看不下去,都劝她不要太苦了自己。而臧氏却说:不觉得苦和累,甘心情愿、乐于如此。一家人在她的操持、教诲和感召下,年复一年家渐盛,收获的粮食自给有余。王家在村中达到了小康水平,邻里夸赞、羡慕。其子感恩臧氏善良的美德,为纪念祖先、教育后辈,特立此贞石碑铭颂美隋德。当年王家林中翠柏成荫,林东坑崖上曾有一株一人不能合围的古柘树,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名贵树种。王德怀子际泰,自幼上私塾学堂,颖敏喜读书,性情豪迈、耿介有父风。他博闻强记学识渊博,为村中四文人之首。他能把家中悬挂的朱子家训倒背如流,并能亲身实践之,亦教子孙从小就熟读此治家格言。
附近村庄都尊他为名士,凡有红白喜事、家祭留灵,都请他去主持。民间的各类人情世故、风俗礼仪、人文典故都要向他求教,他语言表达能力强,出口成章。早年续修过王氏族谱,撰写过邻村郭家楼将军庙碑文。王际泰承袭父志,勤劳为本,辛苦劳作几十亩地,种粮、植棉、纺线、织布自给自足。家境略殷实他就热心公益,每遇桥路毁、庙宇倾他都带头倡议修治;乡邻间有纷争他出面即能化解;遇灾年生计有困难者,时常接济;自己牲口、大车常无偿借人用,急人所急,体谅别人的难处。上门借粮者往往是借多还少。
他重乡情、轻财物,倍受乡邻尊崇。他喜爱美好的田园生活,曾为自家大门撰对联曰:“雪压黄梅金衬玉,露垂绿柳线穿珠。”王际泰虽然处在农耕文化范围中,处在当年一家人全凭体力劳动经营土地的困境下,但是他深知文化教育能改变人生的重要性。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乱世,他毅然将四个儿子先后送到二十里路之外的县城,完成小学、初中、师范学业,两个小儿子毕业后,到外地深造。这在那个年代是极为罕见的。为此他还赋诗一首:三辆纺车一布机,两学家庭世间稀。小康人家尚勤俭,农工商学比翼飞。一九五零年,全县遭遇冬春大旱。大灾之年全县外出逃荒要饭1170户,断粮4547户。(注1)王际泰一开始还能把自己的粮食接济乡亲,后来连他自家吃的也没有了。危急关头,他将家中仅存的五百斤豆饼全拿了出来,分给断粮的村民,有能力出门要饭的他分给半片豆饼,嘱咐他们,出门要饭不容易,要不到时吃上一点。
没能力出门要饭的每户他分给一片豆饼。豆饼全分给乡亲们,他自己却吃糠咽菜。王际泰的善举挽救了很多人的命运。王家历代人物在村中都有很好的口碑。而尤其分豆饼这件事感人至深,直至今日村中的老人们提起这事,仍赞不绝口,感念王际泰夫妇的善良恩德。好在不久后滋阳县委组织救灾工作,救济粮分到灾民手中,才度过了灾年。王际泰四个儿子从小天资敏悟、性敏好学,先后在小学毕业后,继续到兖州或外地学校深造,且各有成就。有的还成了名流学者。
注释:注1:摘自《兖州市志》大事记。配图:1.兖州小康碑2.聂冰汝书王际泰诗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二期本文来自软件识别的书影文字,非来自原稿,难免校对有失,如有错讹敬请海涵!
- 上一篇:上一篇:「民间文学」商海蠡测 ‖ 试论教条主义形成的根源和代表性人物
- 下一篇:下一篇:「民间文学」贺文键 ‖ 正说祝由十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