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李白在兖州写的诗——兖州历代诗选6

来源:本站    作者:大中艺文志    时间:2025-02-15      分享到:


李 白(二十一首)

李白(701-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出生于唐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今四川江油)。二十五岁,出蜀远游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各地,后寓家东鲁(今

兖州)二十余年。天宝元年(742 年),因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举荐,被唐玄宗召至长安,任供奉翰林。因为他蔑视宦官权贵,被迫弃职离京。此后,他以梁国(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为中心,游历南北,来往于齐、鲁、淮、泗之间,并北至幽燕,南达吴越。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史之 乱 爆发,李白参加了永王李璘幕府。李璘战败,李白以付逆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后遇赦放回。他晚年漂泊于浔阳、宣城、当涂等地,于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病卒于当涂令族叔李阳冰任所。李 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盛唐诗风的重要代表,被誉为“诗仙”,诗风豪放飘逸,对后世影响极大。有《李太白集》传世。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①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②。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③。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④。

举鞭访前涂⑤,获笑汶上翁⑥。

下愚忽壮士⑦,未足论穷通⑧。

我以一箭书⑨,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⑩,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11,落日昏阴虹12。

此去尔勿言,甘心如转蓬13。

【注释】

①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李白初到东鲁时。东鲁:即鲁郡(今兖州)。汶上翁:指汶水之滨的一个老人。

②蚕凋:蚕事已毕。柘:落叶灌木,亦称黄桑,叶可喂蚕。

③机杼:机和杼都是织布机上的重要机件,这里代指织布 机。帘栊:帘是遮蔽门窗的帘子,栊是窗棂,这里代指窗户。

④山东:唐时称太行山以东地区为山东,这里指东鲁。

⑤访:探询。涂:道 路。

⑥获笑:遭受讥笑。

⑦下愚:指汶上翁。忽:轻视。

⑧穷:穷窘。

⑨一箭书:战国时期,齐将田单攻打燕军占领的聊城,久攻不下。鲁仲连写了封信,绑在箭上射到城中,守城燕将见信后自刎。田单乘乱,一举攻

下聊城。事后,田单向齐王推荐鲁仲连做官,鲁仲连不受,逃匿海上。

⑩终然:到底。

11直道:通衢大道。

12阴虹:雨后傍晚出现的彩虹,因其色彩较暗,故曰阴虹。

13转蓬:蓬草无根,常随风飘转,故古人常用以比喻行踪无定或身世飘零。


嘲鲁儒①

鲁叟谈五经②,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③,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④,首戴方山巾⑤。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⑥,不重褒衣人⑦。

君非叔孙通⑧,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⑨,归耕汶水滨⑩。

【注释】

①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 年)。

②鲁叟:鲁地的老人,即鲁儒。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五经”。

③经济策:经世治国之策。

④远游履:古时鞋名。曹植《洛神赋》:“践远游 之文履。”

⑤方山巾:也叫方山冠,古代一种上下方正形状的帽子。

⑥秦家丞相:指李斯,李斯曾建议秦始皇焚书。

⑦褒衣:一种宽大的衣服,儒者所服。裘:肥大。

⑧君:指鲁儒。叔孙通:西汉初年鲁人,他召集 鲁地书生为刘邦制订一套朝廷礼仪。

⑨达:通达。

⑩汶水:水名,即大汶河。


寄远 ①

(其十)

鲁缟如玉霜②,笔题月支书③。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④。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⑤。

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直千金。

【注释】

①此诗为李白游长安、洛阳、南阳、兖州等地时所作寄内诗,或自代。②鲁缟:鲁地盛产丝织品,其精白者名鲁缟。

③月支:古西城国名,其地在今甘肃西部。“支”一作“氏”。

④白鹦鹉:唐开元中,岭南献白鹦鹉,通晓言语、宫中呼为雪衣女。

⑤开缄:打开信。


赠瑕丘王少府①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②。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③。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④。

我隐屠钓下⑤,尔当玉石分⑥。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⑦。

【注释】

①王少府:瑕丘县尉,生平不详。

②梅生:即梅福,西汉人,曾为南昌县尉,辞官归里王莽篡位后,弃家而去,传说成了神仙,《汉书》中有《梅福传》。

③鸣琴:孔子弟子宓不齐(子贱)治单父事,《吕氏春秋·察贤》曰:“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单父:春秋地名,今山东单县。

④毫挥:谓王少府理政务,心寄神仙。瀛洲:海上仙山。

⑤屠钓:吕尚(姜太公)在未遇周文王前,曾经屠牛垂钓,后以屠钓为隐居的代称。

⑥玉石;玉和石。喻好与坏,善与恶。

⑦清芬:比喻高洁的品德。


鲁东门观刈蒲①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②。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③。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④ ?

织作玉床席⑤,欣承清夜娱⑥。

罗衣能再拂⑦,不畏素尘芜⑧。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居兖州时所作。刈蒲: 割蒲草。蒲是一种多年生水草,可织席。

②寒事:寒冷季节的农事活动。初露:寒露初现的时侯。渚:水中的小洲,此处泛指蒲草生长的水边。

③拂:甩动。连珠:连结成串的珍珠。

④龙须:龙须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编织贵重席子的原料。

⑤玉床:精美的床。

⑥欣承:愉快地享受。娱:欢乐,引申为舒适。

⑦罗衣:丝织衣服。

⑧素尘;灰尘。芜:荒 芜,芜杂,此处作多意。


东鲁门泛舟①

(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②。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③。其二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④。

【注释】

①东鲁门:一作“鲁东门”,指兖州东门。泛舟:泛舟于鲁东门外的泗水。

②天倒开:天空倒映水中。

③山阴雪后来:用雪夜访戴典。《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

前而返。………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④何啻: 反问语,表示不止。剡溪: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县曹娥江上。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①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②。

珊瑚映绿水③,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④。

无由一攀折⑤,引领望金扉⑥。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居兖州时所作。海石榴:即石榴,原名安榴,原产波斯(今伊朗),系海外传入,故称海石榴。

②世所稀:世间稀有之珍贵物。③珊瑚映绿水:西晋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中有“若 珊瑚之映绿水”句,形容海石榴之绿润光洁。

④低举:低低地摇动。罗衣:丝织物做的衣服。

⑤无由:没有机会。攀折:牵引采折。

⑥引领:伸长脖子。金廊:门户的美称。邸:门扇,门户。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①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②。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③。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④。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注释】

①此诗乃李白居家兖州时的送客诗。尧祠:祭祀尧帝之所,东汉始建。故址在今兖州城东泗河金口坝西稍北,约毁于元朝或稍前。张十四:当指张谓。

河北:唐代河北道,所辖约今河北、辽宁大部,河南、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

② 肮脏:刚直倔强貌。

③淮阴人:韩信少时身材高大,好佩剑,曾在淮阴市上受屠肆胯下之辱。此以张十四比于韩信。

④击筑:荆轲游于燕市,与高渐离结伴,渐离击筑,荆轲和歌,自抒哀乐,旁若无人。筑:古代弦乐器,像琴,十三根弦,用竹尺敲打。


东鲁见狄博通①

去年别我向何处 ? 有人传道游江东②。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③。

【注释】

①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 年)。狄博通:梁国公狄仁杰曾孙。

②江东: 长江至芜湖,呈南北流向,今安徽、苏南地区为江东。

③挂席:行舟扬帆。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①

鲁国一杯水②,难容横海鳞③。

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

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④。

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⑤。

轩后上天时⑥,攀龙遗小臣。

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

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托阴当树李⑦,忘忧当树萱⑧。

他日见张禄⑨,绨袍怀旧恩⑩。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居家兖州时所作送别诗。刘长史:名字不详。唐代上州设长史,属五品上。弘农:今河南灵宝。

②一杯水:谓鲁地小。

③横海鳞:海中的大鱼。

④鼎湖:在弘农西北,今属灵宝,为黄帝升仙处。

⑤丹经:炼丹的仙经,传说黄帝得自王屋山。

⑥轩后:即黄帝。

⑦树李:李,桃李。喻栽培门生,推荐贤士。

⑧树萱:相传萱草能使人忘忧,故又称忘忧草。树萱意为消忧。

⑨张禄:即范睢,贫贱时曾在魏国,后入秦为相。

⑩绨袍:质粗厚,平滑而有光泽的丝织品所作的袍子,喻体念旧情。


南陵别儿童入京①

白酒新熟山中归②,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③,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

①此诗作于李白接到诏书,准备进京之时。南陵:此南陵在兖州,即沙丘。

②山中:泰山中,李白有《游太山六首》,作于此时。

③游说:古时策士向统治者陈述政治主张。万乘:指皇帝。

④会稽愚妇:汉朝会稽朱买臣妻,因贫而弃家,后来朱买臣受汉武帝重用,任会稽太守。李白居家东鲁,娶兖州刘氏,庸妇不解李白素日行径,

常怀怨怼。此借典讥讽刘氏等小人。


答友人赠乌纱帽①

领得乌纱帽②,全胜白接篱③。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注释】

①此诗为李白奉诏入京时,作于兖州家中。乌纱帽: 南朝宋始有,隋以前为官服,唐武德以后,士庶均可用。

②接篱:白帽。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①

龙虎谢鞭策②,鹓鸾不司晨③。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④。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虽将簪组狎⑤,若与烟霞亲⑥。季父有英风⑦,白眉超常伦⑧。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⑨。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瑧。

燕歌落胡雁⑩,郢曲回阳春11。

征马百度嘶12,游车动行尘13。

踌蹰未忍去14,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15。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在天宝三年(741 年)遭谗离开长安后,再度漫游齐鲁时的作品。奉饯:设筵饯别。六父:李白的六叔父,即其最小的叔父,曾在任

城为官。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②谢:推辞,拒绝。

③鹓鸾:鹓鶵与鸾鸟,都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祥瑞之鸟。司晨:报晓。

④鹑:鹌鹑,常被饲养在笼中,以供玩赏。

⑤簪: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定在头上。组:用丝织成的阔带,古代印绶和玉绶。簪组:代指官吏。

⑥烟霞:山水。

⑦季父:小叔父。英风:英俊的风姿。

⑧白眉:三国时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皆以“常”为字,并有才名,而以马良为最,马良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故当时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的里谚。

⑨脱屣:脱掉鞋子,这里意为无所顾恋。

⑩燕歌,激越的北方歌曲,乐府有《燕歌行》,内容多征戎之事。11郢曲,优美和悦的南方乐曲。郢: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

县北。

12征马:远行的马。

13游车:远行的车子。

14踌蹰:徘徊不前的样子。

15股勤:情深意恳。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①

鲁客向西笑②,君门若梦中③。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④。

复羡二龙去⑤,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⑥,逸翰凌长风⑦。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⑧。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注释】

①此是李白于天宝五载(746 年)再回鲁中后的作品。从弟:堂弟。赴举:唐时各地乡贡赴京应试。

②鲁客:李白自指。

③君门:皇帝的宫阙。

④明光宫:汉宫名,在长安,汉武帝兴建。这里借指唐王朝的官阙。

⑤二龙:古人借以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一般多指兄弟。

⑥平衢:平坦的大道。高足:骏马,良马。汉代驿站设有三等马,有高足、中足、下足。高足为上等快马。

⑦逸翰:高超的文翰。

⑧歌筵:唱歌,宴饮。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①

雁度秋色远②,日静无云时。

客心不自得③,浩漫将何之④。

忽忆范野人⑤,闲园养幽姿⑥。

茫然起逸兴⑦,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⑧。

不惜翠云裘⑨,遂为苍耳欺⑩。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11。

酒客爱秋蔬12,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

酸枣垂北郭13,寒瓜蔓东篱14。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15。

近作十日欢16,远为千载期17。

风流自簸荡18,谑浪偏相宜19。

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20。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寓兖州期间的作品。寻:寻访。鲁城,兖州城。范居士,李白友人,生平不详。失道:迷失道路。苍耳:一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呈卵形,有毛刺,易附于人。

②雁度:雁过。

③客心:客居异乡的心情。不自得:不得意,不愉快。

④浩漫:广闻无边,比喻心事重重,无际无涯。将何之:将要到那里去,即心情无法排遣的意思。

⑤野人:指隐士。

⑥闲园:闲适的田园生活。幽姿:幽静高雅的姿态, 此指隐者的风度,

⑦逸兴:清脱的兴致。

⑧荒陂:荒坡。

⑨翠云裘:绿的皮衣。

⑩欺:欺凌,指苍耳沾衣,刺身。

11把臂:握住对方的手臂,表示亲密。

12酒客:指李白自己。

13酸枣:落叶灌木,有刺,初夏开花,果实比枣圆而小,肉沙。

14寒瓜:泛指秋瓜。重蔓:瓜蔓,这里是攀沿的意思。

15《猛虎词》:古乐府歌曲调名,即《猛虎吟》或《猛虎行》。

16十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有“愿与君为十日之饮”语。

17期:期约。

18簸荡:摇动,晃动。

19谑浪:残谑放荡,簸荡、谑浪,都是酒后无拘束的表情和行为。

20高阳池:此指酒家、酒店。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②。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③。

秋波落泗水④,海色明徂徕⑤。

飞蓬各自远⑥,且尽手中杯。

【注释】

①天宝三年(744 年),李白在东都洛阳和杜甫相遇。二人先后同游了梁宋和齐鲁等地,建立了深厚友谊。第二年季秋,两人在石门分别,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南下江东,此后再也没有见过面。在石门 饯别的时候,李白写了这首送别杜甫的诗。石门:即金口坝。《水经注》:“古结石为门,建于

水上也。”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

②登临:登山临水而游览的意思。池台:山水台阁。

③金樽:指华美的酒器。

④泗水:水名,在山东中南部,源出陪尾山,四泉并发,在泗水县城北合为一,因以为名。

⑤海色:海面的颜色,这里指象海色一样湛蓝明澈的天光。徂徕:山名,在今泰安东南。

⑥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转,故称飞蓬。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玡①

尧没三千岁②,青松古庙存③。

送行奠桂酒④,拜舞清心魂。

日色促归人⑤。连歌倒芳樽。

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⑥。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为饯别友人吴五所。吴五:李白的朋友,排行第五,事迹不详。琅邪郡:辖境在今山东省东南部,郡治沂州(今山东临沂市)。

②尧:相传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史称唐 尧,常和舜并举。没:通“殁”,死亡。

③古庙:即尧祠。

④奠桂酒:切桂置酒中,这里代指美酒。⑤归人:指吴五。

⑥马嘶:马鸣。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①

我觉秋兴逸②,谁云秋兴悲③。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④。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⑤。

歇鞍憩古木⑥,解带挂横枝⑦。

歌鼓川上亭⑧,曲度神飙吹⑨。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⑩。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居兖州时宴别杜、范二友人的作品。杜补阙、范侍御:均系李白的友人,名字不详。补阙:掌管对皇帝进行规谏和 举荐人员。侍御:

即侍御史。

②秋兴:因秋天的景物而触发起的兴致。逸:豪 放快乐。

③悲:伤感凄凉。

④宜:相宜,和谐。

⑤金羁:带金饰的马笼头,此处指马。

⑥憩古木:在古老的树下休息。

⑦横枝:横生的枝柯。

⑧歌鼓:唱歌击鼓。川上亭:河上的亭子,即尧祠亭。

⑨曲度:曲子的节拍,此指音乐。神飙:疾风。

⑩空尔思:即白白地思念你们。尔:你们,指杜、范二人。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①

朝策犁眉騧②,举鞭力不堪③。

强扶愁疾向何处④,角巾微服尧祠南⑤。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笑夸故人指绝境⑥,山光水色青于蓝。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⑦,簸林蹶石鸣风雷⑧。

远烟空翠时明灭⑨,白鸥历乱长飞雪⑩。

红泥亭子赤栏干11,碧流环转青锦湍12。

深沉百丈洞海底13,那知不有蛟龙蟠。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14,绿珠红粉沉光彩。

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昨夜秋声阊阖来15,洞庭木落骚人哀16。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17。

生前一笑轻九鼎18,魏武何悲铜雀台19。

我歌白云倚窗牖20,尔闻其声但挥手21。

长风吹月渡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酒中乐酣宵向分22,举觞酹尧尧可闻23。

何不令皋繇拥簪横八极24,直上青天扫浮云。

高阳小饮真琐琐25,山公酩酊何如我26。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27。

尧祠笑杀五湖水28,至今憔悴空荷花29。

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30。

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31。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在鲁郡(今兖州)尧祠饯别友人窦薄华时所作,诗题后有原注:“时久病初起作。”鲁郡:即兖州,辖境为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州治在今兖州。窦明府:姓窦,名 薄华,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

②策:鞭策,驱策。犁眉騧:传说中的骏马,体黄眉黑,日行千里。犁:通“黧”,黑色。

③力不堪:力不胜任。

④强扶愁疾:勉强撑扶着多愁多病的身子。

⑤角巾: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微服:平民所穿 的服装。

⑥绝境:绝美的环境。

⑦银鞍:带银饰的马鞍,此处指乘马的人。绣毂:带有彩绣的车毂,此处指乘车的人。

⑧簸:簸荡,摇动。蹶:倾坍。

⑨明灭:时明时暗的样子。

⑩历乱:杂乱无章的样子。

11红泥亭子:涂有红色的亭子。

12青锦湍:象青色织锦一样的激流。

13洞:穿,通。

14蟠:盘曲而伏。

15绿珠潭:亦即狄(翟)泉,西晋富豪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

16阊阖:风名,即西风。《史记·律书》:“闻阖风居西方。”

17洞庭木落:洞庭湖扬波,树叶飘落。屈原《九歌·湘夫人》:“赐媚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骚人:指屈原。18形神开:身心舒畅。

19九鼎:传说禹即帝位后,曾铸九鼎,上有九州方物。夏、商、周三代把它作为传国之宝,后因以九鼎代指帝位。

20魏武:魏武帝,曹操的谥号。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 年)所建。

21牖:窗。

22尔:指窦明府。

23乐酣:乐声沉酣畅快。宵向分:即“向宵分”,接近子 夜。宵分:夜半。

24觞:古代酒器。酹:以酒浇地祭祀神明。

25皋繇:即皋陶,亦作“咎繇”,传说尧舜时的贤臣,东夷族的领袖,掌管刑法,曾被舜选为继承人。拥篲:拿着扫帚扫地。横八极:横扫八方极

远之地。

26高阳小饮:晋舞阳侯习郁在襄阳(今湖北襄阳)作鱼池,楸竹夹植,莲芡覆水,为游宴之所。山简镇襄阳时,每临此池,必大 醉而归,并说,此

是我高阳池。此处系取汉时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之意。琐琐:卑微细小。

27山公:指山简。酩酊:亦作“茗艼”,大醉貌。

28竹林七子:魏晋间,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等七个名士,性喜饮酒,同居山阴,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竹林七贤”。事见《晋书·嵇康传》。赊:远。五湖水:相传范蠡佐勾践灭吴之后,偕西施归 隐于五 湖。见汉赵晔《吴越春秋》。五湖:各家说法不一,据张勃《吴

录》说,五湖是太湖的别名,因其周行五百余里,故称五湖。

29憔悴:困顿萎靡貌。这里指五湖的荒凉景色。

30西秦:指唐都长安。东越:泛指今浙江绍兴一带。瀛洲:传说中的仙山名。金阙:金银造成的宫殿,指仙人所居之地。

31蓝田、太白:均为陕西名山。朝:相约,约会。

       

梦游天姥吟留别①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②。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③。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④。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⑤。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⑥。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⑦。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⑧。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⑨。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⑩。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11。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12,日月照耀金银台 13。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4。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5。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16。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17,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①此诗是李白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的告别之作。旧有小题“别东鲁诸公”。

②海客:航海的人。瀛洲:海上仙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③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道教名山。

④天台:山名,在天台县北天姥山东南,与赤城山同为仙霞岭支脉。

⑤镜湖:在浙江省绍兴市南,又名鉴湖。

⑥剡溪:水名,在浙江省嵊县南曹娥江的上游。

⑦谢公: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好涉名山,游天姥时曾在剡溪投宿。

⑧谢公屐:一种底有钉的木鞋。谢灵运登山时常著有齿木展,下山则去其后齿。青云梯:指山中石阶,山岭高峻,如上青云。

⑨暝:日落天黑。

⑩殷:震动。慄:恐惧、战栗。

11列缺:指闪电。

12青冥:青色的天空。

13金银台:神仙居住的华丽宫阙。

14云之君:云神。

15瑟:拨弦乐器。鸾:凤凰一类的鸟。

16白鹿:传说古代神仙隐士常骑白鹿出行。

17摧眉:低眉、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