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滋阳十四泉
滋阳古时多泉,城东北部,护城河北岸,有东西走向古泉街。东起京
沪铁路,西至北关桥。因其北有天然古泉阙党泉,由此南流入护城河而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 年)手抄本《滋阳乡土志》载:
元对泉,顺治三年立碑,起于城北玉皇庙东半里许,南来过赵昭桥,又南来过惠泉西折过九龙桥。
既济泉,自玉皇庙北南来注之,泉水合流,又会古沟泉,流百余步,折而南流。半里许有三义泉,自城东北一里许,西流过三义庙后小石桥,有阙党泉自北来,合而西流,通济桥南流过平治桥入城壕。
东北新泉,在城东北角数十步入城壕。
负瑕泉,在城北门外迤西数十步入城壕。
上蒋诩泉,在红花厂迤西数十步入城壕。
纸房泉,在纸房厂以东南流过小石桥,会下蒋诩泉,流百余步入城壕。
西北新泉,在西北城角,附城壕。
驿后新泉,在昌平驿后得名,附城壕。
以上十四泉,皆以砖石甃砌,如井状。自城东北起,沸流纡折,绕郭城自城西内外平政桥西南入府河。按府志,自泗水、曲阜二县会诸泉入泗,至金口坝过,流入府河。复爰滋阳诸泉至济宁州境,会洸河。爰宁阳诸泉,西北入马场湖,蓄水济运者,为马场派。志中所列三义泉,东北新泉,阙党泉,元对泉,照星泉,惠泉,既济泉,古沟泉。八眼泉在城北一里处,或汇而流入护城河,或直流入护城河。负瑕泉、上蒋诩泉、下蒋诩泉、西北新泉、纸房泉、驿后新泉六眼泉在城西北半里处,注入护城河。泉附近有一通石碑,二座古庙,六座石桥。
牛运震在其《乙卯春游记》中曾描述他与朋友春游过泉的情景:
二十四日,夜来微雨,晨起地净无尘,气特清悦。遗童约徐尚友,无他出。食后临法帖讫,携一童将书数卷出西门,过驿后泉而西,徐在门俟。云已遗人买蟹,尚需酒。略坐,呼其两儿出,持渔具向东溪取虾。则俱行,转城偶,径路幽异,茂柳夹岸络列。树瘿大如瓮,且行且说诗及古今成则事,不觉过人家。已乃树行比转,随湾参差横截道路,盖曲溪也。溪水活活北来,清波委折,穿透柳根。时有微风动之,细纹漾起,古柳幽深,溪势拗峭,若不可穷。穷溪得泉,读其碑,曰蒋诩,盖诸弟前游处。因对坐泉上,开书取古诗且讽且说。
在牛运震的笔下,当时的驿后、蒋诩等泉处,风景幽美如画,桃、柳、杨树成列,是文人春游雅集的好去处。而清人张庭桂所赋古泉的诗,更使人对其产生无限的瑕想。
负夏泉
潺湲碧水近诸冯,
记拜蒲衣谱治功。
卅载邑都径几徙,
千秋市贩忆重瞳。
禽鱼率化无为日,
草木终涵解愠风。
此除临流思往思,
应留逸响入丝桐。
阙党
几家篱落夕阳滩,
咫尺宫墙肃壮观。
不禁流风随逝水,
无边化雨到芄兰。
川原依约邻桃岸,
俎豆雍容仰古坛。
莫笑当年方兑角,
互乡思与比肩难。
滋阳十四泉除了景色幽美,供人们游览怀古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济
运功能。明万历版《兖州府志》称:“兖当南北漕河之中,上下数百里,其漕河利者诸州县,汶、洸、泗、沂诸泉二百四十有四。”这在《滋阳乡土志》中也有明确说明,故在当时,即设有专事浚泉、栽种树木的泉夫。《山东全河备考》称:“滋阳县原设泉坝工二十九名,每名岁银十二两,共三百四十八两。”且在金口坝西设置泉厅,专事管理诸泉事务。
附:滋阳十四泉记
清·李中和
天地灵秀之气,磅礴郁积,其轩辖呈露者,峙而为山,流而为川;其精华所种,偶一发见者,则为泉。滋阳,兖郡首邑,故泰岱以南,淮泗以北一大都会也。其地平衍无高山大川,固无深泉,或凝造物之气宜聚于此,而无以见其聚也。及观此郭以外,绵延不绝者,有十四泉出焉。其极北曰东北新泉,极南曰驿后泉,相距十里,而近其中十二复参悟错综,星罗棋布于其间,有仰出者,若明珠之于蚌;有旁出者,若干将之出于匣。甃以壁,澄浤而停蓄;导为渠,曲折而交互;树以柳,青葱而密茂。其名见于经者,则有若厥党、员负夏、既济;有证于史者,则有若上下蒋诩;有近古刹而因以名之者,则有若元对、三义;有近公廨而因以名之者,则有若驿后、纸坊;有取其义者,则有若惠;有写其景者,则有若照星;有近于路者,则曰古沟;有最晚出者,则有若东、西新泉。盖距郡城北郭之东,以讫西郭之外,十四泉之所回环蒙绕也。每岁邑大夫督之修浚,都水使者亦亲临勘验。盖由是合于泗,达于济,虽涓涓细流,亦足以助漕运,利转输焉。
方春和时,邑人士游于其上,见波流之㶁㶁,盈科而进,得不思果行育德,蒙以养正之功乎。见涔泉交汇,递相灌输,得不思朋友讲习丽泽为光之益乎。见蹄涔之水,其源甚微,而其究也,竟足以达巨川而运漕艘。愈思士君子闭户潜修,成德达材,非徒万为一家之计,其所以储其器以备国家之用者,良非浅鲜也。则睹此十四泉,非仅堪舆之形胜,其殆发各成业之先资也夫。
- 上一篇:上一篇:「民间故事」赵喆 ‖ 胶州秧歌的来历
- 下一篇:下一篇:「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善(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