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志 ‖ ​鲁恭王朱颐坦/明鲁藩世系考9

来源:本站    作者:大中艺文志    时间:2025-02-26      分享到:


姓名:朱颐坦

封号:鲁王

谥号:恭

生卒:嘉靖十五年(1536 年)生,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七月薨,

享年五十五。

封爵:嘉靖二十四年(1545 年)十二月封宝庆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袭封,在位四十六年。

父母:鲁端王庶长子,父朱观火定、母宋妃。

婚配:妃王氏,继妃姚氏,次妃张氏,李氏。

子女:子八人。

墓葬:葬于泗水县圣水峪乡皇城村北二岐山之阳卧龙岗下。

朱颐坦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 年),嘉靖二十四年(1545 年)十二月封为宝庆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袭鲁王,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七月薨,享年五十五,在位四十六年。朱颐坦是鲁端王的庶生长子,母亲是宋氏;所以在他十岁时,受封的不是世子,而是宝庆王,世子的位置是为以后可能出生的嫡长子留着的。鲁端王去世后,朝廷考虑到鲁王府的具体情况,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五月,敕庶长子宝庆王朱颐坦管理府事。又考虑到端王妃毕妃及宫眷多有无常禄者,就援引德王府例,当年就册封朱颐坦袭封鲁王。好在他那个荒唐父王,一直到死也没能生出嫡子来,才使十四岁的朱颐坦顺利袭封了鲁王,为鲁藩留下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贤王。

据万历《兖州府志·天潢志》记载:“恭王颐坦,端王庶一子,嘉靖十五年宋妃生;初封宝庆王,嘉靖二十九年立。王仁孝聪哲,夙有至性。年十三遇端王遘疾,侍立寝所,朝夕不离;焚香于天求以身代。居丧啜粥茹疏,哀毁如礼;及送葬,百里跣行,往返号泣,远近称之。奉养母妃,问安视膳,无间寒暑。约束宗亲,饬以礼度,鲁宗数百人敛手奉法,罔敢为暴。每值凶荒,辄施租捐禄,赈济国人。又以天潢繁衍,租赋不给,请辞岁禄二千以赡贫宗。在位岁久,施行德义,远近著闻,守臣数上其状,朝廷以玺书褒赐,表其宫门,凡七遗焉。敬礼士大夫,折节忘分,造请交游,不间远迩。即有宗藩大计,上书条划,词旨恺切,朝廷多采用之。自庄王以后,宫殿不具,王请于朝,诏赐金营建,有瑞芝嘉禾产于殿廷。享国四十五年,以万历二十二年薨。”

由此可见,朱颐坦首先是以一个孝子的形象见诸于众的,他那个荒唐的老爹病了,他就侍立在其居所,亲口尝药,朝夕寸步不离,而且向神祗祷告,愿以自身代受父亲的病痛。朱观火定薨,他严格遵守礼制,在居丧期间,啜粥茹蔬;送葬之日,他光脚步行百里,往返皆号泣不止。朱颐坦事奉母妃亦甚殷勤,问安视膳,不分寒暑。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闰六月,刚袭封不久的鲁王朱颐坦就上奏朝廷,申请“追封鲁王颐坦母宋氏,为鲁端王次妃。”朱颐坦不光孝行显著,而且在约束宗亲方面,也颇有办法,他在宗亲中宣扬礼法,使“鲁宗百人敛手奉法,罔敢为暴。”他还因“天潢繁衍,租赋不给”请辞岁禄二千石来赡养宗亲贫民。”每逢灾年,他“辄施租捐禄,赈济国人。”“捐禄买米至一千二百余石,以助赈恤。”仅《明实录》就记载了他多次“辞禄米”的事迹,地方官对他也颇为钦配,多次上疏为其请褒奖;其在位其间,朝廷对其表彰竟达七次之多。朱颐坦还颇通医术,曾延请金溪名医龚廷贤为其次妃张氏治鼓涨之疾,后又与其共同收集整理了鲁府所藏密方,按门类分成四卷,刻成《鲁府禁方》,实为泽被天下之举。2008 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曾将《鲁府禁方》列入《中医经典文库》之一出版。


他敬贤纳士,交游颇广,为宗藩在世人面前树立了形象。他还关心国事,于宗藩大事多次上疏朝廷,且多为所用。鲁王府自庄王以后没再进行过修葺,朱颐坦上疏朝廷,朝廷赐金营建,据说大殿前还长出了瑞芝嘉禾等祥瑞之物。

朱颐坦与王妃王氏,继妃姚氏,次妃张氏、李氏,生子八人。嫡长子朱寿钅爵,受封为鲁世子,早卒;庶一子朱寿鏒,受封为福安王;庶二子朱寿鏳,受封为富平王,后进封鲁王;庶三子朱寿鋐,受封为常德王,后进封鲁王;庶四子朱寿鋮,受封为宁德王;庶五子朱寿镛,受封为泰兴王,后进封鲁王;庶六子朱寿錥,受封为长泰王;庶七子朱寿钜,受封为永福王。

朱颐坦的嫡长子朱寿钅爵,曾被封为世子,关于他的死,清人颜光敏的《颜氏家诫》中记载:“鲁王第五子袭封,鹵簿自国达于朝。观者曰:‘美哉,人言乐曰:南面王,有是乎’。大人曰:‘亦知其有忧欤?昔先王有疾,今王尝割股焉。世子稍不自安,于先王近侍每有所遗。王一日执宫妾倪氏手,见指环极精丽,弄之,因脱以著王指,则见其内著处镂文曰:钟情王考。左右咸曰:世子也。世子初见倪氏,其家悦之,欲为媵,盖未尝忘也。王怒,世子,自执金瓜击其首,立碎,自后宫中夜有声,如呼父王,甚悲。王穷治,乃悔恨以薨。又闻世子常自糁砒霜食之,徐以药解,初少许,渐至多,曰使腹中习惯,即中毒不死。夫以食毒自若犹不得王,是王者不将更苦于食毒哉。”

说的是后来的鲁肃王朱寿镛为谋袭王位,曾费了很多心事。他见恭王朱颐坦病了,就学古人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烹成药进献,以博父王

的欢心。而世子朱寿钅爵常在自己的饭食中掺以砒霜,然后再用药解毒,开始极少,逐渐增多。说这样能使自己习惯毒药,可以防止别人下毒害他。世子在见识到朱寿镛的

作为后,害怕自己将来的王位不保,为保住自己袭封的权力,他经常贿赂恭王身边的近侍,请托他们为自己说些好话。恭王有个侍妾倪氏,其家人与世子颇有些交情,本欲使其为世子的媵。但不知为何,后来成了恭王的侍妾,而且两人私下仍有些交接。世子赠送倪氏一枚指环,极精美,并在内侧刻有“钟情王考”的字样。一次,恭王牵倪氏的手时,看到指环精美,就脱下来把玩,发现了内侧的刻字,左右有人又告诉他此为世子所赠。恭王大怒,召世子进见,亲手执金瓜击世子的头,其首立碎。此后,每到深夜,王宫中时有悲泣之声,似呼父王。后来,恭王也十分悔恨,据说他的死,也与这有很大的关系。


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七月,朱颐坦薨,葬于泗水县圣水峪乡皇城

村北二歧山之阳的卧龙岗,谥“恭”,意为“敬事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