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民间文学」大中艺文字 ‖ 鲁藩邹平王/鲁藩世系考16

来源:本站    作者:大中艺文志    时间:2025-03-24      分享到:


邹平郡王


邹平庄靖王朱泰塍

姓名:朱泰塍

封号:邹平王

谥号:庄靖

生卒:永乐十七年(1419 年)生,天顺七年(1463 年)薨,享年四十五。

封爵:正统二年(1431 年)五月封王,在位二十八年。

父母:靖王嫡三子,父朱肇煇、母严妃。

婚配:妃项氏,百户项通女。

子女:不详。

墓葬:滕县城西北六十里后古村。


邹平恭懿王朱阳鎕

姓名:朱阳鎕

封号:邹平王

谥号:恭懿

生卒:正统十二年 (1447年 )四月十六日生,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薨,享年六十三。

封爵:成化三年(1467 年)五月袭封,在位四十三年

父母:庄靖王二子,父朱泰塍、母郭妃。

婚配:妃张氏,东城兵马副指挥张杲女,周氏、丁氏。

子女:不详。

墓葬:不详。


邹平庄定王朱当潩

姓名:朱当潩

封号:邹平王

谥号:庄定

生卒:生年不详,嘉靖十八年(1539 年)薨。

封爵:原封镇国将军,正德九年(1514 年)袭封,在位二十六年。

父母:恭懿王庶一子,父朱阳鎕、母周氏。

婚配:妃石氏,东城兵马副指挥石钰女。

子女:不详。

墓葬:不详。


邹平荣安王朱建档

姓名:朱建档

封号:邹平王

谥号:荣安生卒:生年不详,嘉靖十二年(1533 年)薨。

封爵:正德七年(1512 年)封镇国将军,嘉靖二十四年(1545 年)五月,以子观 袭封,故追封。

父母:庄定王庶一子,父朱当潩、母不详。

婚配:不详。

子女:不详。

墓葬:不详。


邹平恭靖王朱观爁

姓名:朱观爁

封号:邹平王

谥号:恭靖

生卒:正德十年(1515 年)十月二十二日生,嘉靖四十二年(1542 年)十二月薨,享年四十八。

封爵:嘉靖二十年(1541 年)十二月袭封,在位二十一年

父母:荣安王庶一子,父朱建档、母不详。

婚配:妃徐氏、妾张氏。

子女:子六人,女二人。

墓葬:鱼台县凫山。


邹平康顺王朱颐在

姓名:朱颐在

封号:邹平王

谥号:康顺

生卒:生年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薨。

封爵:隆庆二年(1568 年)袭封,在位三十五年。

父母:恭靖王嫡一子,父朱观 、母徐妃。

婚配:不详。

子女:不详。

墓葬:不详。


邹平王朱寿(石金)

姓名:朱寿(石金)

封号:邹平王

谥号:无

生卒:生年不详,隆庆二年(1646 年)六月薨。

封爵: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封长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王

月袭封,在位四十二年。

父母:康顺王庶一子,父朱颐在、母不详。

婚配:妃王氏。

子女:不详。

墓葬:浙江衢州。


邹平王始封于正统二年(1437 年)五月,首位郡王是鲁靖王的嫡三子

朱泰塍。邹平郡王传六世。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兖州府志》载:“自庄靖王以下,子孙凡封将军四十位,中尉十一位,庶宗一人。”邹平王府自正统二年(1437 年)庄靖王始封,至最后一代邹平王朱寿

(石金)薨,共历二百一十年,在鲁藩诸王府中,应该算是存在比较长的了。但是在这二百多年间,邹平王府仅仅封了将军四十多人,中尉十一人,这只能说明,邹平王府属于人丁不太兴旺的。因此留给后人可供研究的资料也就更少了。

从有限的文献资料中,邹平王府较为重要的二件事,都与争夺王位继承权有关。正德四年(1509 年)二月,邹平恭懿王朱阳鎕薨,其妃张氏,早薨无后,妾周氏生有当潩、当淎二子。后来朱阳鎕又纳丁氏为内助,生当凉。恭懿王甚爱当凉,乃上奏封当凉为嫡长子,并奏请封丁氏为继妃。礼部在不知其中原由的情况下,遂许其奏,至此已二十多年了。正德三年(1511 年)六月,鲁王及镇巡官司员知道了内情,复请礼部议处。礼部尚书费宏认为,朱当潩才是应该袭封者。乃请革去朱当凉长子及丁氏继妃的封号。皇上下旨,令各处相关的官员详细议处。费宏召集相关公、侯、伯、府部大臣商议,并说:“按旧例,宗室正妃已故,有嫡庶子者,止许选娶内助,不能授与继妃之封。今丁氏为内助,周氏无嫡妾之分,则当潩与当凉同为庶子,既同为庶子,就应当以长幼为序,以妾为妻。丁氏继妃之封既然已经是错误的了,当凉的封号就不能再错下云。现在请礼部议处此事,就应庶人伦正明国法,宗室以后就不会再有类似的纷争了。”于是上奏,以朱当潩袭封邹平王,朱当凉长子的封号,丁氏继妃的封号,全部取消。朱当凉既已被革除长子的封号,十分不甘心,仍然不断地与朱当潩争袭,且奏诉不止。正德八年(1513 年)九月,朝廷复命司礼太监赖义、刑部侍郞黄珂、锦衣卫指挥陆宣前往勘询。他们勘明后上奏说:“当潩、当凉皆为庶子,而当潩为长。礼部尚书费宏等之前已议过,当潩当袭封,并革除了当凉的封号。事情已经十分明白了,也符合朝廷的规矩。而当凉之所以争论不已,是因为他深受其父阳鎕的溺爱,并徇私为其母请得继妃的封号。鲁王阳铸违规代其奏请,前任礼部尚书周洪谟、倪岳等官员皆为其所迷惑,没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致使当凉母子冒长子、继妃的称号达二十多年之久。而当凉又以此为籍口,手下包庆等人为谋取他能复利后的利益,推波助澜。请将包庆等人法办,逮捕训问长史、审理、纪善等属官。鲁王及周洪谟、倪岳等已故者,请皇上裁决。”皇上下诏说:“当凉累疏强辩,有违祖训,当重治,姑从轻。令以齐民巾服,习礼满三载以闻,仍夺其原封金册。鲁王既已引咎举正,停禄米两月。洪谟、岳已故者,宥之。长史、审理、纪善以下,俱逮治,庆等五人谪戌边卫。当凉怨恨主议者,奏词微侵宏,欲以撼之,宏不为动。”至此,这场争袭的大戏才算落幕。


正德九年(1514 年)五月,朱当潩袭封为邹平王。十月,封朱当凉为镇国将军。按规定,朱当凉与庶兄争袭王爵,有旨令其带头巾习礼三年后,再处置。抚按官员援引诏例,认为“朱当凉所犯不是败伦化之罪,且已能自新,请不再复等三年后再封。礼部议覆,从之。仍令与朱当潩各敦念天伦,守禄位,以副朝廷亲亲之意。”嘉靖十八年(1539年)庄定王朱当潩薨,在此前的嘉靖十二年(1533年),其庶一子朱建档已经去世。邹平王府再一次迎来夺袭之争。辅国将军朱健柯,是上一次争夺主角朱当凉的儿子。庄定王朱当潩去世,其继承人又先其去世,在这个空档上,朱健柯也许认为自己有了机会,去完成父亲没能完成的夙愿。朱健柯一面网络人员为其在京奔走,一面令其子朱观炩多次上奏,争取袭封王位。嘉靖十九年(1540 年)二月,礼部尚书严嵩上奏;“鲁府邹平王长孙观爁应袭,而辅国将军健柯争之,臣前议不许,今健柯令其子观炩诡词渎奏,诬臣得贿,其情实欲惑众听,以遂争夺。”上曰:“然观爁伦序应袭,先朝既已勘议处断,健柯累次争袭,又尝下敕戒谕,乃构造浮词,污蔑大臣,大悖祖训,其令锦衣卫扑其在京营走之人,送讼司穷治。”锦衣卫在京城没能捕到为朱健柯奔走的人,于是就直接前往其府中,捕得刘廷爵、王朝卿二人,押往京中讯服。事后,下诏削去朱健柯全禄,朱观炩夺禄一年。刘廷爵、王朝卿永戌边卫。嘉靖二十年(1541 年),朝廷遣使,持节册封鲁府邹平王朱当潩长孙朱观爁为邹平王。邹平王府中的这两件争袭事件,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件,至此平息。


邹平王府的宗室们应该还算是规矩的,虽然发生了争袭这么大的事件,好在没有出现流血冲突。至于其他常见的一些褒赏责罚的事,在邹平王府也少的可怜。

正德四年(1509 年)正月,鲁王上奏,为当时还是镇国将军的邹平王庶长子朱当潩及其子朱健档请敕建坊,理由是邹平王病,朱当潩亲尝汤药,后虽然受封出阁,单独建府,每日侍问寝膳不度,且事后母如生母,其子朱健档亦素有孝行。礼部覆议,上嘉朱当潩父子俱有孝行,乃赐名曰“世孝”。

正德五年(1510 年)四月,邹平王府定陶县主及仪宾牛黉,出粟六百石助修河之役,赐敕奖谕。

邹平王府受褒奖的宗室虽然不多,但受责罚的更少,见于文献的仅一例。万历十年(1582 年)五月,邹平王府奉国将军朱观焞以殴夺平人,革为庶人,幽之闲宅。另外在城东偏南有玄帝庙一座,传为邹平王所建。至于是哪代邹平王,现在已无法考证了。


明亡后,邹平王的后裔散见于泗水申家村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