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艺文志」王大中 ‖ 中共早期58个党员之一的宋介的书法/兖州书画家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据有关资料载,在中共一大召开时,一共有58位党员,是他们,撑起了中国光明的一片天空。但是,他们的道路与命运,却各不相同,或成为革命元勋,或脱离革命,甚至有人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这位由滋阳(今兖州)走出的宋介,虽然也曾作为革命的马前卒,贡献良多,但最终,还是堕落为一个千夫所指的汉奸。
宋介(1893-1951),又名宋价、字唯民, 别号木鸡。山东滋阳(今兖州)人。1911年,宋介入济南盐运中学读书,1912年随家迁奉天。1917年参加吴大洲在周村组织的反袁护国军,是年秋, 随护国军民政长郑天乙赴北京。在北京期间, 郑天乙供其读书,先入中国大学附中,后转北京大学预科。1918年秋,宋介进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五四运动前后,宋介与瞿秋白、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提出文化改良运动,也宣传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想。1919年宋介创办《曙光》杂志。1920 年10月,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等三人在沙滩北大红楼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宋介为成员之一。
1921年, 宋介与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耿济之等创立文学研究会,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21年10月,宋介赴美国阿桑那大学经济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24年(一说1925年)回国后,在北京与王统照创办《自由周刊》,后到东北任东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1926年任直系军阀吴佩孚幕府外交处长。1931年,在四平街东北第一交通中学任校长时,邀王统照到该校任教。其间著有《市政原理与方法》、《卫生论》等书。
“九一八”事变后,宋介被日本士兵逮捕后变节。1932年上半年,由东北转到北京大学政治系任讲师。1933年回中国大学任学校秘书兼政治系主任,1936年离校。“七七”事变后,宋介继续为日军卖命,任北平《晨报》社社长。1938年1月任日伪新民会中央教化部长,1942年4月改任该会事务总长兼顾问。1942年8月,任日伪华北“防共”委员会秘书主任、企划处长。1945年5月任伪济南道道尹。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山东省高等法院以汉奸罪将其逮捕,判处有期徒刑5年。1951年被人民政府镇压。
中国大学成立于1912年,是在孙中山指导下筹办的国民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李大钊、蓝公武、鲁迅等人都曾到校传播革命思想。宋介在中国大学学习期间,开始按触共产主义思想。在与王统照创办《曙光》杂志时,结识了李大钊、何孟雄、张国焘、罗章龙等人。当时,这些人的重要文章,都是通过宋介在《曙光》杂志发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宋介作为小组成员,被选为执委委员、教育委员。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与罗素辩论时,李大钊、何孟雄、陈独秀等共产主义者的批驳文章,也都是发表在《曙光》上。当时还发表了《全俄经济委员会第三次大会蓝(列)宁之演说》。宋介在这一时期,也发表了许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文章。
《曙光》杂志最初把山东作为主要的发行地,在济南齐鲁书社设立了总代办处,并在济南日新书局、济南教育图书馆设立发行处。《曙光》杂志使新文化运动在山东的影响巨大,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1年3月,宋介还曾到济南考察,在济南与励新学会进行了多次座谈,并发表了重要演讲。
可以这么说,宋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中,是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只是没能经得住考验,走向了革命的反面。
现存的文献资料中,没有宋介擅书的记载。但从其现存的墨迹看,他在书法方面,还是有很高的造诣的。他的书法,碑帖相螎,笔划挺健,虽未能笔笔到位,但却韵味不减。与民国时期的文人书法,有极大的楔合。其存世墨迹虽不多见,但其笔墨风采,依然足以传世。
- 上一篇:上一篇:「大中艺文志」王大中 ‖ 岳耀堂的书法与篆刻/兖州书画家传
- 下一篇:下一篇: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