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民间文学 >
济宁文学

「微印史」王大中 ‖ 为鲁迅刻印的女篆刻家刘淑度

来源:本站    作者:王大中    时间:2025-08-28      分享到:


1933年11月11日鲁迅在致郑振铎信中说:“名印托刘小姐刻,就够好了。居上海久,眼睛也渐市侩化,不辨好坏起来,这里的印人,竟用楷书改成篆体,还说什么汉派浙派,我也就随便刻来应用的。至于印在书上的一方,那是西泠印社中人所刻,比较的好。”

鲁迅提到的“刘小姐”,便是刘淑度。她与郑振铎夫人高君箴是要好的同学,郑振铎就请她为鲁迅治印。郑振铎让她在“鲁迅”“旅隼”中选刻一方,刘淑度因崇拜鲁迅,就将两方都刻了。刻完后,她还拿给老师齐白石过目。齐白石对“鲁迅”比较满意,对“旅隼”章的“旅”字,觉得结构安排得不够好。刘淑度想要重刻“旅隼”,郑振铎看了后说己经够好了,便带走了,以至连款识都没来得及刻。

鲁迅非常喜爱刘淑度刻的这两方印,其在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钤的也是这两方印。他在出版杂文集《淮风月谈》时,将 “旅隼”印设计到封面上。

因为刘淑度当时没来得及刻边款,鲁迅在日记中也仅记载为他治印的是“刘小姐”,这两方印章的来历逐渐就成了谜。直到上世纪70年代,鲁迅博物馆派人带着两颗白寿山石的名章,找刘淑度家了解情况,并当场对证了她的印谱。鲁迅博物馆这才将这两方印的作者署为刘淑度。

齐白石为刘淑度印谱作序

按:

刘淑度(1899——1985),原名师仪、仪,字淑度,以字行。祖籍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长庄乡北厂村,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后定居北京。

刘淑度自幼喜爱刻印,1927年9月由李苦禅介绍拜齐白石为师。她追随白石老人15年,得其真传并发挥创造性,成为白石弟子中的佼佼者。齐白石看了她刻的“冰心”印,赞道:“叫别人看,谁都会相信出自白石老手。”白石老人对其有“篆法似白石、所刻似汉人作。”“篆刻史上没有女子成名传世,而今淑度已成女子篆刻家先驱。”“吾弟数年来技艺大进,与吾乱真!”的评语。在为她的印谱集作序时称:“从来技艺之精神本属士夫,未闻女子而能及,即马湘兰之画兰,管夫人之画竹,一见知是女子所为,想见闺阁欲驾士夫未易耳。门人刘淑度之刻印,初学古人得汉法,常以印拓呈余,篆法刀工无儿女气,取古人之长,舍师法之短,殊为闺阁特出也。”并为其刻“千石印室”印。

刘淑度一生治印1000余方,虽不算太多,但是留在她的印谱上的名字,都有不少赫赫大名:郑振铎、巴金、冰心、台静农、朱自清、许寿棠、钱玄同、郭绍虞、俞平伯、顾颉刚等等。出版 《淑度百印集》《刘淑度刻石残存集》《刘淑度金陵治印集》等。

刘淑度品格高洁,终生未嫁。1957年退休后,致力于白石老人篆刻艺术的研究和发扬。1985年临终前,将珍藏的稀世珍品全部献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