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伍婷 涂怡|传承文化之美,书写生命的精彩

来源:本站    作者:伍婷 涂怡    时间:2024-05-13      分享到:


常德市朗诵演讲协会主席周志华,是一位朗诵、戏剧创作的热爱者和推动者。近日,记者走近这位银龄朗诵者,了解他与朗诵的不解之缘。

周志华出生于常德市安乡县,从常德师专毕业后,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编导,后来在常德市文体广新局分管艺术工作。

周志华与朗诵结缘是在2003年,由于经常被邀请到各个部门策划活动,发现有许多对于朗诵演讲的爱好者,他们渴望能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周志华被他们对文化艺术的渴望深深触动了,于是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建起了常德市朗诵演讲协会,为真正喜爱朗诵的市民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不忘初心,为时代讴歌

周志华自幼就对文艺的浓厚兴趣。在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作品贴近时代与生活,曾获省市级以上奖项26次。

他从事剧本创作35年,涉足朗诵领域20余年,殊途同归,他始终坚持在有声艺术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

在他看来,朗诵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诵读,它是一门需要多样化修养的艺术,与声乐表演有相通之处,“它既可以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也可以为戏剧的表演打下语言基础。”

截至目前,他已经组织朗诵、演讲活动100余次,极大地丰富了常德市民的文化生活。周志华他认为,朗诵艺术是一种可以将文学作品生动地传达给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谈起已经“20岁”的常德市朗诵演讲协会,“是为了提升常德市民文化品位,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

目前协会登记在册的会员有200多人,会员中有不少“80后、90后”的年轻血液,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踊跃参与各项朗诵和表演活动。为了不断创新和丰富朗诵形式,周志华创办了常德群星话剧团,将朗诵与戏剧相结合。

五年来,他创作的独幕剧《生死相依》、话剧《特别篮球队》等作品均获百团赛一二等奖。其中,周志华创作的大型话剧《热血老兵》,以扶贫楷模王新法的感人事迹为原型,赞颂这位“最美扶贫人”的奉献精神,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放平心态,为青年铺路

与周志华交流,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平凡的话语娓娓道来,仿佛充满了故事。

作为协会负责人,周志华致力于扩大朗诵艺术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他经常组织各类朗诵比赛和演出,积极推动与其他地区和学校的交流合作,还请专家开展朗诵讲座,传授经验,培养更多具有朗诵、演讲才能和热情的年轻人。

在他的带领下,协会六次参与了中国【常德】诗人节,举办了春之声、秋之韵,常德故事,中秋联谊会、朗诵沙龙等活动;近期还举办了大型演出,庆祝朗协成立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协会还与电视台合作举办的全市少儿电视朗诵大赛,参赛者达八百多人,协会多次被常德文联评为先进协会。

“能够用自己的专长,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是非常幸福的事。”周志华笑着说。

在他的身上有一种“无龄感”,他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活力,有所作为、有所奉献就是艺术青春的延伸的秘诀。

在朗协和话剧团,成员多半是年轻人,年长的他从不以老专家自居。策划朗协的活动,创作剧本、导演以及表演组织,几乎事事亲力亲为。他自己定位“我就是一块铺路石,为年轻人铺路架桥。”

点燃余热,为艺术追梦

“只有打动自己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作为文艺工作者,周志华坚持用戏剧创作表达时代精神、传播人民的声音。

退休后,他依然创作不止,以编导为主,兼修书法、朗诵,后来又学习声乐。他说“老有所学才能老有所乐。”周志华笔耕不辍,不断为企业,为县、市春晚等创作诗朗诵、常德丝弦、小品、音乐剧等节目;其中有湖南文理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汇演获得一等奖的《形象代言人》,为桃江县花鼓剧团创作的小戏《乡长打工》获得戏剧曲艺类金奖。

小品《手机时代亲情》等多个节目获省文联征文奖;常德丝弦《我们村的退伍兵》获得文化部群星奖,《生死相依》小话剧获得百团大赛一等奖;《何枝可依》等剧本先后4次常德原创文艺奖;歌曲《启航》,湖南省合唱大赛获得一等奖、湖南省音乐协会评选 为“潇湘好歌”;歌曲《清廉是福》被省、市纪委制作音乐视频、转发量破四万次。老骥伏枥,余热可贾。周志华不断提升自己,将自己对文艺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文艺作品传达给他人,让人从平淡生活中感受到真诚和热情。周志华希望,通过会员的共同努力,能够在常德建立起一支朗诵人才队伍,营造本地的文化艺术氛围;用自己的笔,让常德这片文化厚土富有诗意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