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陈代 ‖ 微山湖畔生活本相的温情书写一一评《微山湖畔》

来源:本站    作者:陈代    时间:2024-06-19      分享到:


1964年生于微山湖畔的魏留勤,是新世纪山东文坛“新鲁军”的异数。自1998年短篇小说《逼债》在《雨花》上发表,此后,笔耕不辍,《空棺》、《我们队里的知青》、《操守》、《东洼村旧话》、《谁敢叫板四爷》等小说以微山湖畔为中心,持续不断书写着他心中雄浑壮阔、博大深邃的微山湖时空,重构着当下齐鲁文学的地理版图。先后出版小说集《大边前纪》(1)、 《柳梢青 》(2)、《界伤》(3)。近日,济南出版社推出其长篇新作《微山湖畔》(4),这部小说魏留勤再次以自己的家乡作为创作背景,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娓娓述说微山湖畔世俗乡村中农民的平淡生活,呈现数十年历史深处的一众卑微生命。一方面意在记录此地改革开放前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近二十年的浮世百态,还原时代变革中乡民们的百态心境;另一方面聚焦一群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人物,在时代变革中胼手胝足谋生,他们的挣扎、困惑、孤独、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魏留勤以冷峻的文笔深情地回望了当年艰苦的劳动和紧张的农村生活的场景,真实地再现了那一代人的困惑和思考,为当代山东文学注入少见的温情,同时也为自己多年与黑暗周旋、创作无果的文学之路,写下一则柳暗花明的寓言。


作为一位地道的农民作家,我敬重魏留勤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在没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从事文学创作,其艰难之处,可想而知。魏留勤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对文学秉持纯粹,让人感佩!从这一点上讲,如果想要真正深入、窥视微山湖畔当地民众的内心世界,感受深厚的精神气质,最有效的方法当属读魏留勤的小说。在进入讨论之前,我先谈几点阅读感受:首先在阅读过程中,非常顺畅;其次是这个故事非常饱满、完整。最后是感动,作者那种诚实地写作,叙事的逻辑、现实、生活状态的描写都是那么诚恳,而且有趣味,很感动。我以为:魏留勤正因为被过往的青葱岁月召唤,被淳朴的乡土民风和纯粹的人情深深地打动,才开启新的经验和独特的体悟,我惊讶于他始终处于亢奋之中的深情,更震惊于这种情感的聚集是如此的浓厚。他的语言非常干净,魏留勤在使用语言时尤其自省。《微山湖畔》不仅写一个地方志式的乡村生活画卷,而且写的故事是魏留勤亲历的;小说中的那些人物都是和作者一起生活过的,他们有形有貌,多年后他们说的话还能穿透时间,回荡在耳边;这些人物有性格、有才华,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犹如昨日。而现在他们大多已衰老,或者说正在死去,表情木讷,蹲在墙角跟人聊天。他们曾经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随青烟散去。他们的过往和今天的状态构成极大的反讽和巨大的变异。历史巨变、沧海桑田,魏留勤小说中的人物和真实的人物构成一种复杂的关系,带给我强烈的情感上的刺激和震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山湖畔》是一部非常扎实、为微山湖立传的长篇小说。


时移事往,《微山湖畔》这部小说,深入到乡村伦理、人情世故的地基,挖掘在时代之变中的个人际遇与历史脉络,深情状写独具一格的乡土方言、风俗民情。再现了在时代变革下新老两代人的坚守与革新,塑造了冯玉贵、王巨才、马大民、马二民、王小飞、董大壮、刘海峰、王玉明等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新时期青年一辈追求婚恋自由、创新营生方式的奋斗故事。魏留勤透过描绘发生在微山湖畔周边村庄中的周遭的人物,他们多半出身底层,为生活拼搏,悲欢离合,各有天命。他笔下微山湖畔乡村的节气习俗、宗族传承、不同场合、人物,在这样众声喧哗的语境里,赋予了一众典型人物引人入胜的蓬勃活力。《微山湖畔》人物众多,情节支脉交错,魏留勤以微山湖畔的东、西洼村作为叙事底线,穿插嫁接,既有现实主义参差对照的风格,也有旧小说草蛇灰线的趣味,不是有经验的作者,不足以调动这些资源。作品以集锦方式呈现微山湖畔乡土农人的众生相,从运动中被赶下台的老支书冯玉贵到备受批斗折磨的富农王凤国、王龙父子;从承包经营窑厂的马大民到乡村青年教师刘海峰;从“拧筋头”王金昌到未婚先孕的江红霞;从考取大学的郑团结到建筑队长马二民;从毁农田、造码头的王小飞到仁义忠勇的董大壮……王金昌的顽固、王玉明的勤劳、董大壮仗义、刘海峰的空虚、宋五的刻薄、周晓丽的风流,各自活出命运的际会,无不跃然纸上。江红霞、周晓丽、谷微微、何亚莉、苏兰朵、麦香们的生活苦多乐少,浮沉有如泡沫,或认命到了自苦的地步,或因情而自陷忧郁困境,或当机关算尽还是不能锁住良人时,她们以肉身经历的无明与不堪,演绎生命的启示——或是没有启示。然而生命再庸庸碌碌,也偶有灵光闪烁。这里没有天意使然,甚至无关什么人性光辉,却足以让我们理解现实的无情与有情,人之为人的流俗与不俗,自有一份庄严意义。微山湖曾经有过繁华岁月,如今风华褪尽,尽显生活本相。魏留勤有意将这样的观点镶嵌在宏大的历史脉络里。作者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看似素朴的白描,其实自有一套叙事方法和世界观。所谓“人物”不再享有独特位置,而是人与物——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影响关系。作者从小处着手,累积生活中有用无用的人事、感官资料,日久天长,形成绵密的“写实效应”。仔细阅读《微山湖畔》中每个人物的遭遇,我们于是理解魏留勤的描写细腻逼真,每个人物都有不足为外人道的心事,每个人物也都必须应答生命的洞见与不见,即使作者也不例外。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层叠叠中,小说显得波诡云谲、花团锦簇。


魏留勤在《微山湖畔》里,有着独特的艺术耐心、扎实的写实功夫和叙述腔调,尤其叙事,那是一种表面有些喜感、叙述平静内敛,内里却是有情怀的理解之同情,是悲凉沉郁的幽默。当魏留勤以平实而自然、冷静而幽默的笔触一层层地撕开生活表象,领我们随着东、西洼村的乡情账本一点点地触到旧日伤痕,回到历史场景,感受微山湖畔的人间烟火,民间底层生活的藏污纳垢与生命活力。在此,我们读出魏留勤叙述表面的松弛而狡黠、机智和反讽,感触到内里却满地悲凉和孤独,及其深藏的悲悯和理解之同情。这些生动饱满的颇具生活质地和人生况味的细节,在魏留勤娓娓道来的中,将微山湖畔乡村改革开放数十年的时代变迁徐徐展开,乡野泥泞、生机有趣,深沉悲凉、沉郁顿挫。此外,作者以散点、白描的自然主义方式塑造人物群像,张扬着《红楼梦》等经典中国小说的传统方式,作品中的很多细节非常感人,正是这种非常朴素的感情,寄托着作家对于乡人生存最朴素的理解。譬如魏留勤处理东洼大队联产承包开现场会的段落充满写实、抒情氛围,是《微山湖畔》最动人的部分。在叙事结构上,所谓真相的呈现其实发生在小说尾声。换句话说,时过境迁,我们所得仅是后见之明。这类伏笔安排固然是小说常见,然而就魏留勤的创作观的讨论而言,却别有意义。《微山湖畔》代表魏留勤书回归写实主义,而写实主义的传统信条无他,就是以透视、全知的姿态观看、铭刻人生百态。不论采取什么视角,叙事者或作者理论上掌握信息,调动文字,呈现声情并茂的世界。《微山湖畔》对东洼村人事栩栩如生的描写,的确证明作者的写实能力。


当魏留勤以饱含深情的眼光重新打量故乡那些渐行渐远的亲人故旧、陈年往事、日常物件甚至记忆中的草木虫鱼,时光浸染,韶华不再,字里行间渗透出淡淡的斑驳、惆怅和苍凉,但又散发着淳朴、静穆、缓慢、温婉的气味。面对诸多现实问题,作者笔触往往深入乡村的肌理,由外而内,由过去而现在,乡村的历史沿革和形象变迁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等问题,都得到了细致的梳理,乡愁正是在此过程中酝酿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对现实中乡村的人情世事的描绘,在魏留勤那里既是一个具体可感的乡土空间,是精神栖息地,更是作者精神还乡和文化寻根的载体。魏留勤观察、思考乡民们在历史变革中的处境、命运,流露此前少见的包容与悲悯。在变与不变中,以独具审美特性的地方性叙事、对乡土中国人物形象的不同塑造,殊途同归地书写另类乡土传奇。在本文结束之际,通过对魏留勤小说文本的解读,提三点个人的观察和建议,我以为:人到中年,文学创作拼的是情怀和境界;作家在找到叙事和塑造人物的规律、技巧后,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选择;通过小说的艺术化方式还原生命血肉并赋予人类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标识,让作品具有文学史的意义。最后一点是我所期待的。不知魏留勤以为然否?

                                      
2024.6.17晚写于鄂尔多斯荒漠

注释:(1)《大边前纪》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20年12月(2)《柳梢青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年9月(3)《界伤》山东人民出版社 2021年5月(4)《微山湖畔》济南出版社  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