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论文」张振建 ‖ 《论语》中的形而上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品诗论文」张振建 ‖ 《论语》中的形而上

来源:本站    作者:张振建    时间:2024-07-11      分享到:


近日,阅读论语,虽不至于韦编三绝,也是前后左右的翻览数遍,还别说,真是读出点况味了。

《论语.颜渊》篇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足信也。子贡问:假如三者取其一,何者。对曰:去兵。又问:二者取其一,何者。对日:去食。进而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也。这是说战争的胜败,决定的因素不是兵而是信。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就有这个说法了。

宋.苏洵有《六国论》,开宗明义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战国时期,六国之力,应该是比秦国力强大的。但是失败了,不是国力不行,而是人不齐心,出卖国力,不得人心失败了。

孔子,处于春秋末期,面临的是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局面。各诸侯割据一方,相互攻伐,周天子名存实亡,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孔子痛心疾首。如何恢复到西周大一统时代,使天下知礼道法,安定生产和生活,是他一生的梦想和追求。

这就是他的克己复礼的伟大理想!

为实现这理想,他认为礼乐的教化作用是必不可少。在《论语.先进》中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入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说,先学礼乐后为官,是一般士人的进步途径,这是孔子赞成的,礼乐在前也。

礼乐作为修身的工具,在入仕之前必须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没想到音乐竟有这么大魅力啊!又载:子之武城,夫子闻弦歌之声,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因此,孔子晚年治礼作乐,使雅、颂各得其所。

礼乐,在国家层面上讲,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于个体言,则表现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素质,文质彬彬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精神人文的作用,是大道而非小技也。这使笔者想到老子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也说君子不器,撑握了大道,以道而行,无往而不胜。

例如《论语.宪问》载:南宫适问孔子:后羿善射,寒奡善舟,为何死无葬身之地?孔子默然。南宫适回来了后说:君子尚德不尚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概就是这个样吧!

由此观之,礼乐之上是大道,论语之中也有形而上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