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贺文键 ‖ 唯有牡丹真国色——记“牡丹先生”魏大焱

来源:本站    作者:贺文键    时间:2024-12-18      分享到: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唐:卢纶《裴给事宅白牡丹》

魏治安(魏大焱)先生去世已经十几年了!

最近翻到一沓魏先生作品的旧照,这是20年前办“中国文人网”时,他给我的图片资料,展阅之下,忽然想起了有关他的点点滴滴。

大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在石鼓区文化馆工作,馆址与区政府在一块,我记得是司前街52号。

他开了一个画店,在常胜中路。我因为经常去衡阳晚报与日报送稿件,骑车总要经过他店铺,就注意到了他的国画。

他的画很有特色,可以说与众不同,墨色淋漓,色彩斑斓多姿,用笔苍劲有力,每幅画总有动人之处。

于是,我进了他的画店。攀谈之下,我与他相互认识了。这一来二去,每次经过,我必进他的店子,聊一会天。

那时他生意也不太多,聊兴颇浓。遇上他在赶画,我就在旁边看,只看不说。

后来久了,有时我也特意去看他,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

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画。

他对衡阳的老美术家与书法家非常熟悉,许多艺坛掌故烂熟于心,令我得益甚多

聊得多的还有他的工作,就是画画,对订购他的每一张,那是记忆十分清晰。

他是怎么画的,别人要求怎样,他讲得唾沫直飞,我听得津津有味。

他的画主要以花鸟为主,也作有人物和山水,算是一位全能型的画家。

他的造型能力,尤其是构图,特别有趣。

他的牡丹艳丽而不俗气,有一种雅致、雍容和幽香之美,尤其是他的雪中牡丹,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我称其为——“牡丹先生”。他的墨牡丹,水墨气韵十足,斑驳淋漓,有一种自然与历史交融的神韵意趣。

后来,他知道我爱好易经,就委托我为其取一个画画用的艺名。

取名必先知八字,我详推他的生庚八字,发现他命中缺火,便建议他取一个火多的名字。于是,才有了“魏大焱”这个名字。2000年之后,我建立了“中国文人网”,其中有“书画家”一栏,他是我重点推介的画家之一。

后又成立了中国文人画院,再聘其为专职画家。

这一推,我坚持了17、8年。“中国文人网”于2021年结束了它的使命。他的作品不少。

经营画店数十年,有许多作品流传于世。据他自己说,作品大多都卖到广州与深圳去了。

他的画,的确有一种岭南画派追求的才情与气韵。难怪利南方火地!2005年我调入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后来很少见到他了。

过了一些年,我回衡阳休假,特意去看他,他坐在画店中,有点憔悴,并告诉我,他做完一场大手续刚刚出院,身上还吊着一个尿袋子,并撸衣给我看。我心里不好受,赶紧安慰他,并嘱其多多休息,保重身体为要。他见到我很高兴,讲话精气神又回来了。

但是,没过多久,听说他没了!这就是我们交往的经过,两个人从街头歧路,到相熟与相知的过程。他的画给我印象实在太深了!他的牡丹、松树、菊花,尤其水墨牡丹,对我影响很大,以至后来我每遇到画此类者,在会在心中与他作比,鲜有胜过他者。

牡丹,花之贵族也,是极难画好的品种,常人一画即俗。明代陈淳之墨牡丹,稍有一看。近人之牡丹俗不可耐也!

我认为,他是一个大家,尤其是画牡丹。

我曾笑他,牡丹没见过多少次,为何画得如此生动?他答:梦中常见耳!

魏治安,笔名魏大焱,他也许名不见经传,没有什么大机构力推,也没有什么名爵地位,常混迹于市井,卖画为生,但他的画,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最后,用一首唐代刘禹锡的诗《赏牡丹》来结束此文: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