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昌杰 ‖ 为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作传的李木生
最近两天,读孙旭先生主编的《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一书,2021年10月10日他面赠该书两册。情谊深殷。与孙旭先生八九年之交,他策划出版的许多图书为济宁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当年这部由孙伟摄影李木生撰文的图文集实际是济宁文化名流的传记散文集。当时孙先生说,木生先生的撰文意境深蕴,言约旨宏。对每位传主都精准走进其内心世界,精神灵府。每一篇都是耐读至文。平时偶翻时断时续,今系统又览,深以为是。这部传记散文为孔德懋、张立钊、刘树启、陈金言、孔范今、乔羽、袁世硕、郭延礼、刘承闿、王正莲、孙徵禄、段玉鹏、吕建德、赖非、周峰、食指、李贯通、孔维克、李一、曹宇翔、褚滨、李新峰、李新花、乌峰、张涛、杨朝明、范正红、谢长伟再加上木生先生共有29人入书。时过近十年,藏龙卧虎的济宁文化界又诞生出了具海内外影响的名人大家,如杜庆生、马汉跃、刘忠、熊继雨、赵力、刘汝彪、李富荣、杨义堂、卜一、王庆新等,若有机缘,相信木生先生还会为他们续传。
2015年,山东画报出版社隆重推出由孙旭主编、李木生撰文的《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一书。这书很厚重,不仅是装帧设计的厚重,更在于内容的厚重。全书选取了29位文学艺术各领域的著名艺术家,都是国内外驰名的大家,他们的事迹经由著名作家李木生先生述其传记,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从中了解到从孔德懋、乔羽、陈正莲到段玉鹏、乌峰,每一个人都是一座文化高原。
木生先生为文化名人作传,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8年,他就应济宁市委宣传部的约请,主编了《济宁文化名人》一书,收录的是已故的济宁籍文化名人,如王仲荦、孔德成、路大荒、赵拙庵、刘知侠、王学文、李霁野、李樵等先生。此书一出,便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好评,木生先生也因此与济宁的文化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相隔七年,他又为孙旭先生主编的《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一书给每位入选者撰写传记,继续为济宁的文化名人树碑立传,这既是他对济宁文化名人的尊崇与热爱,也是他对故乡的赤子之心的深情回报。
木生先生为文化名人作传,既是受命之作,更是他心中的夙愿。在他看来,每一位文化名人都是一部大书,值得他细细地阅读,深深地思考,然后饱蘸激情地书写。为文化名人作传,也是他与文化名人进行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更是他献给他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这在他其他著作中如《迎风之灯》《民间布衣志》中一以贯之。
为文化名人作传,木生先生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在他看来,为文化名人作传,首先要写出他们作为人的精彩,然后再写出他们作为文化人的精彩。文化名人首先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他们的人生经历、命运沉浮,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书。木生先生善于抓住文化名人人生的关节点、命运的转折点,以此为契机,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们的人生轨迹,展示他们独特的人生风采。比如写孔德懋先生,就着重写她作为孔门后人的责任担当,她以传承孔子文化为己任,为弘扬孔子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写乔羽先生,就着重写他的歌词创作,他的每一首歌词都是用心血凝成的,都饱含着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写段玉鹏先生,就着重写他的书法艺术,他的书法既有古人的神韵,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木生先生为文化名人作传,还善于抓住他们的精神特质和个性特征,用生动的细节和鲜活的语言,把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性格气质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他们,亲身感受他们。比如写乌峰先生,就抓住他对摄影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写他如何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如何用光影表现自己的情感;写孙伟先生,就抓住他对摄影艺术的精益求精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写他如何在摄影艺术上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木生先生为文化名人作传,还善于把文化名人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写出他们与时代的关系,写出他们对时代的贡献和影响。比如写乔羽先生,就写出他的歌词创作如何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如何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木生先生为文化名人作传,不仅写出了文化名人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也写出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比如写孔德懋先生,就写出她的仁爱之心和宽厚待人,她对人总是充满善意和尊重,总是乐于助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木生先生为文化名人作传,语言质朴自然,流畅生动,既有文学性,又有可读性。他的文字像一股清泉,潺潺流淌在读者心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之美。他的传记作品,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文化名人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光辉。
木生先生为文化名人作传,不仅是对文化名人的尊崇和纪念,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他看来,每一位文化名人都是一座文化宝库,他们的作品和人格都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通过为文化名人作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学习他们,传承他们的文化精神和人格魅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木生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在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散文作品,既有对故乡山水的深情眷恋,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他的文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传记作品,更是他散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用自己的笔,为文化名人立传,为时代留影,为读者奉献了一部部精美的精神大餐。
《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一书的出版,是济宁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木生先生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件喜事。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为济宁的文化名人树立了丰碑,也为济宁的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木生先生会继续用自己的笔,为更多的文化名人立传,为更多的时代留影,为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当今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为文化名人作传的人已经不多了。木生先生能够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和精神追求,用自己的笔为文化名人树碑立传,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他的这种精神品质,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更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木生先生的传记作品:“以笔为剑,为文化名人立传;以心为灯,为时代留影。”这正是木生先生传记作品的真实写照和生动诠释。愿木生先生的笔下能够涌现出更多的文化名人传记佳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结束本文之际,笔者特意附录木生先生对本书所写的序言,字里行间深情殷切,那种文人风骨给人深省,给人启迪,当然更给人信念、力量、智慧。
《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一书是一项雪中送炭式的文化建设工程,填补了济宁文化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从而成为急功近利的当代潮流中的一座巍然矗立的砥柱,其意义与影响将是深远的。
孔子孟子以降,济宁这块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上, 思想与文化的重大建树者虽时有出现,却也寥若晨星。 只是到了中国渴望复兴的现当代,这块圣土才先后涌现出了马星驰、屈万里、乔羽、孙育孺、袁世硕、孔范今、孔孚、食指、李贯通、姜葆夫、刘月楼、许庆山、 赖非、孔维克、李一等一大批文化建设者,并为人类文明宝库创造留存下一批扎实的传世之作。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大会上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包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一个民族是这样, 一个地方也是这样。 可悲的是,这些文化建设的先行者是寂寞的孤独的,有些还是在贫穷与屈辱中去世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千有为民请命的人,有合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语),这些不顾个人遭际,用去整个生命而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创造精神食粮的文化拓荒者们,正是这样的“脊梁”与英雄。面对他们,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对于这些脊梁们,我们爱戴、爱惜与拥护了吗?二战时,有个记者问英国首相丘吉尔:“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一个是可以为英国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殖民地, 一个是可以为英国乃至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精神财富的伟大作家。丘吉尔毫不犹豫地回答:“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项工程的主创者之一、摄影家孙伟是智慧而有远见的,他于世态炎凉的当下,清晰透彻地看到了这一批文化建设者的分量与价值。孙伟又是位有血性的汉子,有着铁肩担道义的勇敢。我亲眼看到他在炎热里,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在北京在济南寻找文化大家们的艰辛。还有联系与敲门的曲折,让我又看到他为了干成这件大工程而能屈能伸的一面。当然,他不是孤单的,有一个像他一样的团队在做义工一样地辛劳不已着,如参与策划及全程采访拍摄活动的孙旭、孟强、赵作川等。
我不无惊异地看到,这部摄影集,除了记载的人物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之外,还有着三点独步之处-配以厚重的文字,深刻细腻地记载历史、刻画心灵、重现命运,开掘人物深层次的意义与魅力;用瞬间艺术与精细独到的后期制作,铸造人物的精神与灵魂;避开权力与金钱的干扰与考量,以纯粹的民间立场,尽可能公正地进行人物选择。这种选择,只有一个标准,即人物及其作品在时间长河中的位置与影响。
尽管如此,遗憾也是突出的。一批济宁当代文化大家,已经过世,再也无法现场拍摄--当然,这也令这部书带有某种抢救的性质,有着格外的紧迫意味。还有,入选人物,也许并非全部得当。或者更有大家真人没于草问陋巷,遣珠之憾,在所难免。比如因为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赵明程、李福林、齐开义、相力、李樯等济宁文化界生力军未能入选。好在本书的编委会有着前瞻的眼光与平等民主的胸襟,几经商讨与争论,还是悉心地从崭露头角的中青年里选出几位入选济宁当代文化名人的队伍,让这部书平添了几分朝气与生机。回首中华数千年历史,那些群星灿烂的文化大家们,好多不正是在中年甚至青年时代,便奠定了大家的地位吗?
毕竟,天地逆旅,生寄死归,何人不是过客?隔代之后,这部书中所列者,如果还能有五人七人被人记忆怀想,成为驿站、灯盏,给跋涉者以休憩之地、给夜行者以希望与温暖,就是莫大的幸事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的艺术风格与博大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部摄影集在中国摄影界乃至文化界别树一帜。而创作者们以天下为已任的赤子之心,更使得这部摄影集有了某种高贵的品格,从而具备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最后,对于为“济宁当代文化名人工程”给子鼎力相助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应当报以热烈的鼓掌。 他们将孔子的仁爱精神与现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融铸为当代的大医之道,并在高境界上与这群文化名人携手同行,大爱善举,共建灿烂文化,引领时代潮流。
- 上一篇:上一篇:「评论」李昌杰 ‖ 大哉,孔子一李木生《人味孔子》管窥
- 下一篇:下一篇:「评论」王传钧 ‖ 做个有良心的宣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