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勾婧 ‖ 鸟声高于尘世的山谷
勾婧的诗歌是极浪漫的,她写相见:
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吗
你听,桃花已经开出了让我们遇见的节奏
我们坐在微风里
在一朵花的碗中读诗、领受
看枝头上跳舞的桃夭
是怎样一点一点将我们的魂魄摄走
最好再来一盘草莓
这赤裸的香艳之物,最适合将朱唇点透
让相见的微醺在时空里乍裂
一起做个幸福的园丁吧
我们耕耘、浇灌
用松绑的花朵做篱笆,厚厚的
把尘世隔开
把我们相拥
桃花作为与她初见的背景音乐,与她乘着微风飘扬,在花中读诗,交谈。草莓作为甜点,好似那桑葚,将我们的嘴唇染成红色,化入这春意里别样的美景······
这样的相遇谁能不爱呢?
爱之歌
当一些无所顾忌的绿,不期而至的时候
我与你
是被刚刚到来的风劫持了吗
夜所提供的黑暗
让两个耳鬓厮磨的人在青草中把火焰抬高
月色粘在海棠花上
仿佛,有一缕柔软的风翻过时空的墙
抵达我们
而现在,我不能把疼痛和唯美混为一谈
那些春天的假肢,像记忆的河流
从我的灵魂里缓缓地碾压
我是一个溺水的人
等待你
用芦苇编织的网将我打捞
一束光
你举着一束光
仿佛雪莲花般圣洁
你穿过花香涌动的秘境
在月光下垂钓,爱的诗行
你流转的眼波是一座炼狱
每一次对视都砸在我的心上
我试图用一把刀
斩断燃烧的火焰,用疼痛去对接疼痛
这世上,总有一个人把另一个
看得比命还要重
谁的沦陷
不是大海一般汪洋
你不在的日子
每一秒,都在击打我的软肋
我无法摁住内心的雪崩
天正一寸一寸塌下来
与她的相爱是深情而浪漫的,时而爱如潮水般汹涌而或平静,时而爱如火焰般炙热而或温暖。在她的诗集中,情感的抒发、浪漫的流露,以及对各种生活事物的热爱那喷薄的情感,搅揉在那张张卷卷的,如油画般色彩明丽而美好的景象之中。
玉龙雪山、丽江古城、长白山、泸沽湖······勾婧像丘比特般到处吟诵着属于她那浪漫的留言:
爱上你,泸沽湖涌动着蓝色的忧郁
冲动的潮水洪波涌起,而另一波又跌落下来
孤独的泡沫留在岸边哭泣
想你的夜,总嫌太长
伤痕一遍又一遍窜出来,喊疼
······
从玉龙雪山到丽江古城,只隔了一重烟雨
世间到底有多少爱
在油纸伞下撑开、再折叠
我们并肩而行
此刻,内心正被一场雨命名
雨的剂量虽小,但还是打湿了现文巷的意境
······
这浪漫的意境仿佛每到一处景点,那里便成为了她的故乡,总要将那惬意、跳跃的诗句题留在那处的景色之中。与五指山中留句“到此一游”的悟空不同,她的诗句是山岚、青松,绿叶丛中的朵朵牡丹,为那景色烙印下属于她印象中最美的题注。
不仅是在这些写景写情的诗歌中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份浪漫,主旋律诗歌亦然如此。她对国家真可谓是“清澈的爱”:
祖国颂
我在山顶那一棵青松上,看到了我的祖国
它用躯干托举天空
用根须拥抱大地
而我是你晴空里,那一双张望的眼睛
我不能只用一种视觉去解读
你绵延的海岸、庄稼、工厂、大数据…
这屹立在东方的碑——
我从一条龙的粼爪上目睹出不朽的密码
祖国-
历史的沧桑中
镌刻着华夏五千年的图腾
你是灯
是我灵魂版图一粒不灭之火
而现在,我以低于尘世的姿势
在你辽阔大地和悠远的天空
为中国,呐喊出一篇生生不息之诗
为祖国表达出这样深情而温柔的言语,是中华大地上的“女儿”做出的最美的称颂。
这位祖国母亲用宏伟却温婉的语句赞扬,而她自己母亲的离去却成为了她一生需要治愈的伤疤:
每一道伤疤都是生命结出的沉香
冬日,我目睹花草树木
被无情的冰雨砸得遍体鳞伤
狂风也在助纣为虐
扫荡之处,没有一种事物会抬起头来
残花零落。我听到深巷处传来的呜咽声
每一片花瓣都在立直腰身
花蕾攥紧拳头,我凝视到一种爱
在禁闭中分散出她囊括的力
这多么像我,在人世
被海水的刀分割之后而紧紧收缩的心
每一个人都在隐忍地活着
比如草,比如被大风掀翻的石头
但在我们行走的旅途
在每一道伤疤的结痂处
都是生命结出的沉香
母亲
母亲,今天是您的节日
天空却不合时宜地下起了雨
这让我想起,您冲进大雨去学校的样子
课堂是你深耕细作的自留地
三尺讲台耗尽了,你全部的气力
那些粉笔末如瓦砾,一片一片不停地落下来
压弯了您挺拔的背脊
在无数个夜里
我挣扎在离别的渡口
梦中的相聚,你依然步履匆匆
母亲一
我无法阻挡朝阳的升起
每逢这个时刻
我都忍不住大声地呼唤你
想起你,勤恳而短暂的一生
我的悲伤如奔涌的潮汐
母亲——
在这个初夏的夜里,阴阳相隔的母女俩
借一场大雨把思念传递
当读到这些写母亲的诗歌的一刻,脑海中是几句歌词萦绕——“破镜重圆期待着那一天,生老病死没见的那一面······故乡的风吹着母亲河的水,心底的苦浸的是油盐的味,滚烫的人终究相会,长天共秋水,咦啊咦子哟,看鸟儿往南飞。”
生命的漂泊、生活的旅行,千万种生活痕迹凝聚笔墨下别样诗意的浪漫与深情。这就是勾婧,用诗歌向全世界表白,用古代女文人般细腻的情思与文采去诠释她心中诗意的世界与爱意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