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王冲 ‖ 品《红楼梦》判词,悟千古奇书之韵

来源:本站    作者:王冲    时间:2025-03-21      分享到:


参加第57期“济宁读书界”活动,聆听王相雷老师深度剖析《红楼梦》判词,对我来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盛宴,引领我走进了《红楼梦》这座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

活动中,王老师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尽显,从金陵十二钗判词切入,结合书中情节与人物性格,抽丝剥茧般解读判词如何暗示人物命运。当解读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时,王老师联系黛玉的才情、叛逆以及宝钗的端庄、隐忍,让我瞬间领悟到曹雪芹用短短二十字,就将两人的命运和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以往阅读时,我虽能感受到人物的魅力,却未曾如此清晰地洞悉判词背后的深意,此刻才惊觉这些判词是打开《红楼梦》人物命运之门的钥匙。

现场互动环节同样令我印象深刻。书友们积极踊跃提问,与王老师深入探讨,氛围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让我对《红楼梦》有了更多元的理解。有人提问关于王熙凤判词中“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含义,经过讨论,我了解到这短短七个字蕴含着王熙凤从掌权到失势的一生,也看到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挣扎。

“济宁读书界”自发起以来,已举办57期活动,共读57本图书,涉及古今中外各类经典。它不仅为书友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成为传播知识、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线下近4000人次参与,线上浏览、关注超30万人次,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共读的魅力,大家在交流中分享感悟,在探讨中共同进步。

这次“济宁读书界”活动,让我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热爱和理解。未来,我期待能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与更多书友共读经典,在阅读中不断充实自己,感受文学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