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泥土 ‖ 评张笋《一米阳光》
一米阳光
文/张笋
此刻的阳光,就很光亮
像冲开了一条宽阔的大河
河的两岸,是草丛、陶罐、蜜蜂和
为储食搬运的蚁群
一切都缓缓地流动
柔软、清透
光会定时,把一条轨迹擦的
铮亮。像铸造的一把
双刃剑,在某种尺度上
走过的人都会经历一阵剧痛
每一个伤口,都像一只鸟
只是,不再鸣叫
光影交织下的生命感悟
泥土简评:一首激励自我,与我对话,与自已和解,自悟的小诗。
一、情感:生命的哲思。以阳光为引子,细腻地展现了生命中的美好与痛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充满了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赞美。第三节笔锋一转,诗人巧妙地将阳光的轨迹比作双刃剑,暗示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痛苦与挑战。从美好到痛苦的过渡,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揭示了生命中美好与痛苦并存的哲理。后一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但这一节有韵味,意味深长,这是诗歌艺术,升华的是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去写另一半,这是诗歌的美。这是个蜕变或者是重生的过程,诗人大抵是在写内心(或我)。
二、意境:虚幻与现实的交织。诗歌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独特意境。第一节的这些意象都是实实在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实世界。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光会定时,把一条轨迹擦得铮亮。像铸造的一把双刃剑”,这里的“双刃剑”则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将阳光的轨迹抽象化,生活如果你觉得苦觉得难,那正是上坡时,如果一切安好那就是在原地踏步,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会开一扇窗,这诗歌的意境可以填充很多。
三、虚实:放飞想象的翅膀。虚实结合的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双刃剑”“伤口”“不再鸣叫的鸟”等意象则更加抽象,它们既是对现实的隐喻,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映射。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痛苦的具体内容,而是通过这些虚实相生的意象,让读者自行去想象和体会。这种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人生哪有一帆风顺,身后的平坦都是自己用血与汗填平的,此诗让读者久捧读之不舍。
- 上一篇:上一篇:「论文选粹」黄艳生 ‖ 以微山为代表的济宁伏羲文化概述及利用建议
- 下一篇:下一篇:「读后感」张开鹏 ‖ “走出”平凡的世界——读《平凡的世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