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陶成桥 ‖ 漫谈中华第一狮-------嘉祥东汉石狮

来源:本站    作者:陶成桥    时间:2025-03-31      分享到:


山东嘉祥武氏祠是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北京故宫、曲阜三孔、敦煌莫高窟等地位相当。武氏墓群石刻画像内容广博,思想深邃,雕刻精湛,气势宏大,是汉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是研究中国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其超过了同时期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瓶画,并称“世界三绝”。

此外,武氏祠内还现存石阙、汉碑、石狮三个国宝级的“全国之最”。一是武班碑、无字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汉碑之一;二是现存全国唯一一对保存完整的汉代石质子母双阙:三是中国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石狮造型艺术珍品。号称“中华第一狮”,也是后世石狮的鼻祖。 

说起这一对全国现存最早的“中华第一狮”东汉石狮,地位卓然。它们如同两位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岁月的更迭,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它们雕刻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石狮后面的石阙上有对石狮的文字记载:“建和元年太岁在丁亥,三月庚戌朔四日癸丑,孝子武始公,弟绥宗、景兴、开明使石工孟孚、李弟卯造北阙,直钱十五万。孙宗作师子,直四万。”足见其弥足珍贵。

这对石狮足立石座之上,昂首扭颈,目光炯炯前视。狮高123厘米,长160厘米,前宽48厘米,属立狮姿态,昂首吼叫,头部披有鬣毛。石狮雕工较精细,形象浑厚、质朴、神态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这对石兽是石狮的雏形,是狮虎的混合体,从整体看,狮子的形象成分占得较多,特别是脖间的鬣毛,明显而旋卷有序,但它有虎的象征。虽侵蚀严重,但完全可以看出原来的刀法是比较洗练和娴熟的,特别是鬣毛,精工细刻、线条流畅,可以看出用刀之适度,造型以写实为基础,部分部位有意突出刻画,给人以一定的力感。武氏祠汉代石狮也是我国已知现存最早的石雕狮子雕刻作品。虽历经千八百五十多年的寒暑风雨侵蚀,但它们依旧线条流畅、形象质朴,狮身基本完整,主要骨架乃至毛皮刻线依旧清晰可辨,神态中透露出不可抗拒的威严。这对石狮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1800多年前的高超雕刻艺术,更见证了狮子如何从西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华大地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在古代的中国,是没有狮子这种动物的。狮子来到中国,要感谢东汉时期出使西域的张骞,汉武帝时期,汉朝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便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丝绸之路”的开通,联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关系,不仅将丝绸、青铜器、玉器等传入了西域,也给当时的中国带回了不少新奇东西。

除了石榴、葡萄、胡萝卜、蚕豆等各种食品之外,西域各国还给中国送来了骆驼、鸵鸟、汗血宝马等各种神奇动物,而被我们称作“万兽之王”的狮子,就是这个时候作为贡品被送来中国的。外邦友人常常进献这种动物。

因为狮子形象雄伟,很符合当年的“帝王之气”,被认为是祥瑞之兽,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深受历代帝王的喜爱,而石狮子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在古代除了皇帝,也只有王公贵族和七品以上官员门口才允许设石狮子,用来镇宅。石狮子也有等级之分。七品以上官门口才允许设石狮子,而石狮子的等级,便是由它们满头的“卷发”来判断的。一品官员门口的石狮子,头上有十三个“卷发”,也被称为“十三太保”,二品官员门口的石狮子,头上便减少一个“卷”,以此类推,官员等级每向下降一级,狮子头上的“卷发”便少一个。皇宫门口的石狮子,头上的“卷发”是最多,有45个,这自然是象征着皇帝“九五之尊”不可动摇的地位。    

而石狮的形象,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嘉祥的这对东汉石狮,开创了一个先河。它们不仅是武氏家族对威严和守护的渴望,更是中国狮文化的源头之一。此后,各地纷纷效仿,石狮的形象在仿制中不断改进,姿态愈发生动。四川雅安县曹颐墓前的汉代石狮,已显灵动之态。而后世所雕石狮,多蹲踞抱球或幼狮,逐渐成为我国传统的工艺品,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府邸等建筑门前,后传入民间。从最初嘉祥武氏祠石狮的古朴粗犷,到后来逐渐变得细腻精美、姿态多样。一路走来,狮子造型也在不断改变:汉唐时强悍威猛;元朝则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石狮子的形象,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它的象征意义也也由此固定下来,最为有趣的是,由石狮子这一狮子形象,还衍生出一些民间风俗,比如:狮吼功、舞狮舞等等。特别是舞狮,被作为一个历史文化传统良好地保存了下来,无论是在皇宫,还是在民间,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当时,甚至还有许多的诗词歌赋由此而作, 其中白居易的《西凉伎》: “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可谓现代舞狮之雏形。

现如今,“狮子舞”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活动,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活动,舞狮的出场已司空见惯,在南方,每逢过年期间,都会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是属于舞狮的,一只狮子由两三个人操控,遒劲地舞动着。还有些地方把舞狮将舞蹈、杂技和武术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熔为一体,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形象的文化载体。舞狮甚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享誉海内外。

嘉祥东汉石狮,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见证了文化的交融与传承。它们从遥远的西域走来,在中原大地扎根,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象征。岁月悠悠,它们依然屹立,向后人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其独特的地位永远熠熠生辉,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