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张阿芳 ‖ 人生是孤独的远航——读《夜航西飞》
说到非洲,我们是从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去了解,从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中去了解,从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去了解,从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中去了解,也可以从这本书《夜航西飞》中去了解。
我记得看《走出非洲》,丹尼斯和卡尔经常在凯伦家听她讲故事,凯伦无疑是有创作能力的,这样的人是非凡杰出的。所以,丹尼斯送给凯伦一支钢笔,让她把故事写出来。
丹尼斯死后,凯伦真的就写了,写了自己在非洲的经历,梦萦魂牵的非洲,作家总是不一样,他们敏感,多情,有不一样的看待事物的眼光。
《夜航西飞》作者柏瑞尔玛卡姆比《走出非洲》的作者凯伦布里克森小17岁,在《走出非洲》中凯伦的恋人丹尼斯,也曾是柏瑞尔的情人。对于丹尼斯来说,凯伦是他的白玫瑰,柏瑞尔是他的红玫瑰。
两位女作家都爱非洲,都在非洲生活了很多年,还都是以写非洲成名。海明威称凯伦布里克森是“作家中的作家。”称在柏瑞尔的作品面前,自己就是一名拙劣的木匠,当然,我们可视两本书都是写给非洲的情书,她们笔下的非洲,并不互为敌手,而是互为补充。如果写一本《对照记》,应该很有意思。
而柏瑞尔,显然比凯伦走得更远,她也远比凯伦洒脱。
《夜航西飞》不是讲成功人士的夜晚浪漫飞行,有红酒,有小提琴音乐,有洒满星光的夜空。它是讲非洲,讲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面对生活前行的勇气。讲一次用尽全部生命精力的艰难飞行,那是跨越大西洋的长途,讲驯马,讲如何在非洲的生存。它就像非洲的地平线一样广阔。
在《夜航西飞》中,柏瑞尔只字未提她的吸引人眼球的感情经历,她只写了飞行,训练赛马,狩猎,童年的成长,这些就足够让这本书位列写非洲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中。
我吃惊地发现,为柏瑞尔玛卡姆的《夜航西飞》写序的是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作家,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也是海明威驾驭不了的大名鼎鼎的玛莎.盖尔霍恩,玛莎写柏瑞尔早已人过中年,走在内罗毕大街上,步履矫健,金发飘飘,人们以为她还是个妙龄女子。
柏瑞尔玛卡姆1902年出生在英国的莱斯特郡,她的父亲查尔斯. 鲍德温 .克拉特巴克是一位驯马师,早年在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过,军队鼓励军官骑马打猎,因为马术是骑兵战争时代的一项重要技能。查尔斯由此锻炼出了优秀的驯马和骑马的能力。查尔斯27岁退伍,住在莱斯特郡的一个小农场里,在与朋友的一次打猎中,查尔斯遇到了克拉拉 亚历山大,两人于1898年结婚,两年后,他们的儿子理查德出生,又过了两年,柏瑞尔在拉特兰县阿什维尔的韦斯特菲尔德庄园出生。
柏瑞尔的父母靠耕种和打猎赚取收入,但收入不足,生活拮据,导致了二人分居,这时,父亲决定去非洲闯荡,因为当时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殖民统治区域,很多人发家致富,而非洲就像是另一个印度。
父亲去了非洲的肯尼亚,1905年,母亲带着5岁的理查德和3岁的柏瑞尔去肯尼亚和父亲会合。但不久,母亲因为无法适应肯尼亚的艰苦的生活环境,带着儿子理查德离开了非洲。
父女俩在肯尼亚的小镇恩乔罗定居,父亲忙于打理牧场,工作繁重,对于柏瑞尔采取的是放养的抚养方式,允许柏瑞尔规划自己的生活。父亲讲究公平和原则。柏瑞尔从未原谅过母亲抛弃她,她童年时期缺乏母爱,却造就了她的力量和独立性。
在非洲这片野性的土地上,柏瑞尔成长为一个强壮勇敢的人。她童年时的玩伴是同龄的肯尼亚小孩,她和非洲的男孩进行摔跤比赛,经常获胜。
她学会了即使有恐惧也要隐藏,她曾被狮子袭击,曾用棍棒打死毒蛇,她绑着弓箭拿着长矛,赤脚快速而安静地移动,与非洲人一起在广阔的原野中狩猎。
她终生尽可能赤脚走路,脚步轻盈得像是脚踝上有翅膀。这正是她童年时在原野上狩猎时留下的习惯。
父亲把所有的训练赛马的知识传授给柏瑞尔,柏瑞尔对父亲更加崇拜了,父亲是她心目中理想男人。
1919年10月18日,柏瑞尔同英国人乔克结婚,她和丈夫的关系并不和睦。
不久后,卢比价值重估导致很多农民破产,一夜之间,他们的债务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父亲也破产了,破产后,父亲远走秘鲁,此生,父女二人再也没有相见,柏瑞尔一直珍藏着父亲的一张照片,她在上边写道:“爸爸,一九四六年。”
不久前,柏瑞尔年仅21岁的哥哥理查德也因肺结核去世。
只有父亲留下的马能给她安慰。柏瑞尔获得了驯马师的执照。在她18岁时,驯马师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就获得了多次冠军。
但不久后,乔克将她的马卖掉了,因为乔克厌恶柏瑞尔花在马身上的时间更多。有传言说柏瑞尔有很多情人,当乔克怀疑时,就会升级为暴力。
有一天,柏瑞尔躲在干叔叔德拉米尔勋爵那里,体格健壮的乔克找上门来,在争吵过程中,勋爵受伤了,手臂和下巴多处骨折,在这件事后,柏瑞尔彻底离开了乔克,净身出户。
1924年,柏瑞尔首次回到英国参加赛马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她证明了女性也可以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赛马圈有一席之地。
1927年9月3日,25岁的柏瑞尔与22岁的曼斯菲尔德 玛卡姆举办了婚礼,两人是在肯尼亚的内罗毕相识的,他是富家子弟,柏瑞尔婚后随夫姓,全名柏瑞尔.玛卡姆,这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名字。
1929年,柏瑞尔的儿子出生,有谣言说她的儿子是亨利王子的,因为在此前,亨利王子和爱德华王子来到非洲游玩,都爱上了柏瑞尔。
在儿子只有几个月大时,柏瑞尔和丈夫分开了,原因是曼斯菲尔德在她的写字台上发现了亨利王子写给她的情书。两人分开后,柏瑞尔认为这个孩子在富裕的玛卡姆家族中会过得更好。于是,将孩子交给祖母抚养,因为柏瑞尔并没有体会过主流家庭生活,也没有模仿的样板,不知道如何做一个母亲。
柏瑞尔与亨利王子的婚外情被揭露后,玛丽王后出面干预,给了柏瑞尔一笔小额的年收入,让她远走高飞,为此事降温。柏瑞尔成了最大受益者,大约有1万5千镑(今天的100万镑)被放进了信托基金,另外,她每年都能收到年金,直到1986年去世。
1930年,柏瑞尔返回肯尼亚,她对飞行员丹尼斯.哈顿有了好感,丹尼斯是凯伦布里克森的男友,也就是《走出非洲》的作者,凯伦布里克森比柏瑞尔大17岁,在凯伦的书中,丹尼斯是温柔多情的,1985年的同名电影中,丹尼斯给凯伦洗头的情景温暖了很多人。丹尼斯本人也足够传奇,他毕业于英国的伊顿公学,高大英俊,是当时肯尼亚白人社交圈里很多女士的梦中情人。
丹尼斯带柏瑞尔飞行几次后,柏瑞尔也想学会飞行,于是,她求教于当时在内罗毕威尔逊航空公司就职的汤姆.布莱克。1930年她就拿到了商业飞行执照。是非洲第一个拿到飞行驾照的女性。
1931年5月11日早晨,丹尼斯驾驶飞机坠毁,丹尼斯丧生,被迫结束的爱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丹尼斯去世后,教她飞行的汤姆一直陪伴着她,柏瑞尔和汤姆走到了一起。汤姆离开非洲去参加飞行比赛,柏瑞尔一直等待他归来的消息,却等来了一个晴天霹雳,汤姆和一个顶级女演员结婚了。
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丛林飞行员工作中,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但她有胆识,也有技术。她还拿到了伦敦一家飞行公司的首席飞行员的工作机会。
1936年9月4日,在获得经济支持的情况下,她开始了横跨大西洋的从东到西的远航,为了这次飞行,她积累了2000个小时的飞行时长,掌握了充足的知识和技巧,从英国阿宾登起飞,21个小时25分钟后,因飞机故障迫降在加拿大的布雷顿角岛。她成为第一个从东到西独自穿越大西洋的女性。祝贺电报和鲜花纷至沓来。
当柏瑞尔还在享受她的胜利时,汤姆因一次意外事故死亡,尽管汤姆已经结婚,但她仍然爱着他。汤姆离世后,她失去了动力,她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任何事情。
此时的她,几乎没有获得任何经济回报,她在美国公开露面和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赚取的小钱几乎无法支付账单,她当时的朋友圈里有法国作家,飞行家安托万 德 圣埃克苏佩里,也就是后来写了《小王子》的作者,他鼓励她写回忆录。
柏瑞尔将她在肯尼亚长大的经历和对非洲的深沉的热爱,都写进了回忆录里。在她的回忆录将要完稿时,在美国加州的一次聚会上,认识了拉乌尔.舒马赫,随后,拉乌尔担任起了她的编辑。
最后,书命名为《夜航西飞》,1942年5月底发售,受到评论家的好评。
但这本书又生不逢时,因为此时正是二战时期,人们对于诗意作品的兴趣正在减弱,加上当时纸张的配给制度,《夜航西飞》的销量和地位远远不如早几年发行的《走出非洲》,尽管这本书在各方面都不输于后者,时机就是一切。
柏瑞尔与拉乌尔1942年结婚,1960年离婚,这是柏瑞尔最后一段婚姻。
对于非洲的乡愁,始终萦绕,1950年,她又回到非洲,选择成为一名驯马师,并多次获奖。
1971年,她的儿子卷入一场车祸,受重伤后去世,她伤心不已,备受打击。
1983年,在《夜航西飞》首次出版40年后,乔治.古特昆斯特读到了海明威对柏瑞尔《夜航西飞》的称赞,随后,乔治推动了《夜航西飞》的再版,1986年8月3日,柏瑞尔因肺炎与世长辞。
到1986年底,《夜航西飞》已经是当年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经历长长的岁月,宝石还是发出它璀璨的光芒。
肯尼亚的一位先知曾告诉她:女士,你将穿越一大片水,你会永远成功,但你永远不会快乐。
柏瑞尔玛卡姆的人生是一部史诗,她是创纪录的飞行员,是知名作家,是优秀的驯马师,她的职业生涯中所有的冒险都是在没有钱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她想要某种东西时,就专心致志去追求它。这带给我们对于人生奋斗的思考。成功很难,但不努力,所有的事都不会成功。
在《夜航西飞》这本书前言中,柏瑞尔写道:我说的是非洲和黄金般的喜乐。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
在这本书,柏瑞尔中只字未提她的情感生活和家庭,她只写与非洲有关的童年成长,与驯马有关,与飞行有关,飞行带来了很多快乐,也带来了绝对的孤独,就像人生,谁的人生都是孤独的航行。她说,我独自一人度过了太多的时光,沉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她写非洲:“自我的童年时代起,非洲就是呼吸一样的存在,是我的生命源泉。”
她写离开: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更好,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能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看来叫人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柏瑞尔的父亲告诉她,一头被驯养的狮子就是头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狮子。(而任何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都是不可信的。)
果然,在柏瑞尔童年时,埃尔金顿家的狮子袭击了她,柏瑞尔写道,人类的思想似乎憎恶对自然天然的抑制,却要用人的标准来限制更为本真的动物的天性,这显得毫不合理,而且相当怪异。
这是清醒地阐述动物的语言,那些所谓的动物被喂养,报恩,狼率幼崽感谢的故事在这样的认知面前幼稚荒诞可笑。
柏瑞尔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活得清醒,坚定,她是真正和非洲融为一体。在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向人们诠释了努力奋斗的意义。
- 上一篇:上一篇:「评论」李绪庭 ‖ 晏平仲的“家国情怀”
- 下一篇:下一篇:「评论」曹德全 ‖ 东方大国民族脊梁 唯军强保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