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品诗论文 >
济宁文学

「评论」邓凤霞 ‖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写在《鲁地文艺作品选》纸刊发行三周年之际

来源:本站    作者:邓凤霞    时间:2025-09-17      分享到:



《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纸刊面世已半月有余,总想写点什么,又不知该从何写起。

今天,再次拜读刘利民先生为《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写的序,序中充溢着对鲁地文艺以及同仁的体恤、关怀和赞许——当一件件作品自这里刊发,当一个个作者从这里远行,当一次次活动于这里举办,当一本本书籍源这里策划,当一项项公益在这里酝酿……我们又怎能不对这个平台刮目相看。读到这里,作为编委成员的我,怎能不心生感动又感慨万端。

鲁地文艺作品选已连续编辑三年,编印纸质书三本。我作为编委会成员之一,一直参与其中。个中的酸甜苦辣,我和同仁们一同经历过,一同品尝过,一同咀嚼过,一同消化过,感触还是颇深的。

《鲁地文艺作品选》纸刊,是在鲁地文艺公众平台成立三年之际,同仁们的第一次相聚,一阵头脑风暴之后诞生的。当时也只是一个雏形,甚至连骨架都没有。鲁地文艺公众平台于2020年成立,其初衷就是致力于作家作品的推介,致力于文学爱好者的助力,给爱好文学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平台,给予一次机会,实现一个托举。经过三年的运作,平台有了很好的发展。2023年5月1日,鲁地文艺同仁雅集嘉祥东方左岸,探讨鲁地文艺发展大计。诚然,网络的发达,给文友们发表文章提供了便利。但是,网络毕竟看得见、摸不着,如果能有一个承载自已文章的册子在手,可以随时翻阅,那就更完美了。基于此,纸刊作品选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也只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一个愿景,至于困难啥的根本没去想。聚会结束后的当天,海青就起草了纸刊《2023鲁地文艺作品选》征稿启事,发在编委群里讨论。经过充分酝酿和修改,征稿启事正式发布。这,岂止是一篇征稿启事啊,分明是一面让众文友督战的fiag——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备好,部队要出发!至此,纸刊的发行,已经没有退路。

纸刊方案已定,征稿启事已发,这时,“拖车拉泰山,大头在后边”——封面的题字由谁来书?作品选的序由谁来写?封面的图片如何选择?封二的照片如何定夺?审稿、选稿、校稿如何推进?最最重要的就是:印刷的费用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对于从未涉足过印刷发行的鲁地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怎么办?摸着石头过河呗。在平台上发表过文章的文友都知道,鲁地文艺公众平台是一个公益的民间组织,没有经费来源。编辑部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走在一起。正像刘利民先生序言中所说——因为他们想干事,因为有一个文学梦,这一美好的梦想,似乎来自一种冥冥的召唤,又似乎来自于心灵的内驱,这是一种纯粹无瑕的爱好,有着天然绿色的质地。当然,这里面有刘利民先生美言的成分。也许,就是这种召唤和内驱,让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把纸刊一步步做到今天。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在作品选筹备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一直是《鲁地文艺作品选》纸刊发行三年来的宗旨。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选择印刷厂家的事情了。当然,选厂家,价格是首选。当时,编辑部成员大多家住嘉祥,而我毕竟在济宁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多少还是有一些人脉的。正好我有一同学开办印刷厂多年,我便向他说明了情况,并询了一下价格。当我把价格表和联系方式发在编委群里时,有的编委提出质疑:我们不能因此就确定这家印刷厂,要货比三家才行。说实话,我了解鲁地文艺的现状——一分钱掰八瓣花,哪家便宜用哪家。当时我只是询询价,让大家对印刷费用有个参考,无它。最后的定夺,还是要等充分的市场调查后再确定。通过多方比对,综合考量,最终选用了性价比最高的印刷厂。期间,也尝试过通过招募广告的方式,来抵扣印刷费用。我就曾试着向几家熟悉的企业推荐纸刊,商人在商言商,最后,招募广告以失败告终。鉴于此,我们也只能以众筹的方式进行印刷了。

当然,审稿、选稿、校稿的过程,工作量也是巨大。每年的纸刊筹备之时,适逢天气最热之季,说不辛苦是假的。前面的文章中,玉岗写的【张玉岗作品】长大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写在《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出刊后、茂坦写的【闫茂坦作品】酸甜苦辣皆在其中——《鲁地文艺作品选》背后的故事、巨成写的【刘巨成作品】鲁地春色,一重山水一重天——《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封面照片的故事、文松写的【闫文松作品】写给鲁地文艺——一方生长在热爱里的文学天地中,均有详细的描述,这里我不再赘述。

纸刊面世后的每一次线下交流会,费用又是最头疼的事。交流会上要有对优秀文友的表彰,要有对嘉宾的礼待,要有对会议的纪念等等,必要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可是,人一旦囊中羞涩,办起事来就显得粗简。每年会议所需的优秀证书、纪念本和笔、书签等礼品的购买和印制,都是在网上比来比去,才下单。所以,鲁地文艺举办的线下交流活动,有可能让大家感觉有些简单。

每一滴汗水都是种子,终将在时间的田野上开花结果。今年纸刊的面世之际,主编王海青即接到济宁图书馆的邀约,拟邀请鲁地文学社参加济宁市图书馆举办的收藏仪式,并将鲁地文学社2023至2025连续三年编印的《鲁地文艺作品选》加以收藏。此次活动于8月28日在济宁图书馆举办,我有幸亲临收藏仪式现场。看着玉岗把我们的三册作品选悉数交于杨卫东书记手中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次的收藏,是对鲁地文学社的认可,是对《鲁地文艺作品选》的认可,也是对鲁地文友们的认可,更是对文友创作热情的极大激励和推动。

持续精进,保持突破。今年的8月30日,鲁地文学社又组建了自己的朗诵团队。其目的就是,让鲁地文友的文章,不仅能看其文,还能听其声、观其貌、品其形,让文章呈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展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文友。

《鲁地文艺作品选》纸刊,是在鲁地文艺公众平台成立三年之际创办的。并且,三年编印了三本书,开了两次线下交流会。刘利民先生在《2025鲁地文艺作品选》序言中也有提到——2025年的这本鲁地文艺,其实是第3本了。一而再,再而三,三生万物。三是宇宙从无到有的转折节点。这是不是预示着《鲁地文艺作品选》纸刊的今生将会是……

三年来,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风吹过,雨打过,为钱发愁过。如今,《鲁地文艺作品选》纸刊已走过黑夜,走过坎坷,走进了曙色。

写于202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