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霞 | 礼物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柴玉霞 | 礼物

来源:本站    作者:柴玉霞    时间:2024-01-16      分享到:


前几天,朋友给我一把玉米,不长,二十厘米左右,筷子粗细,淡淡的米色,泛着黄晕,温润喜人,散发着玉米的清香

回家拿给母亲。上了岁数的母亲用手指捻着,慢悠悠地说,这东西可是稀罕,不多见,不多见。母亲稀罕地拿在手里看着,满眼都是喜爱。母亲说要给我串个小篦子馏馒头用。我开心的说,好啊!母亲快八十了,身体还算硬朗,一辈子忙活惯了,闲不住。一闲下来就让我给她找点事干。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鞋垫子,一有空就将鞋垫子拿在手里纳,直到袼褙用完,才空闲下来。

上了岁数母亲拿着玉米杆,端了她的针线笸箩,还顺手拿了只彩笔放进笸箩里,去了阳台。我在阳台的圈椅里,铺了厚厚的垫子,周圈围了小褥子,坐着很舒服。母亲很瘦,最怕硬板凳,说硌得慌,她特别喜欢这个圈椅。我给母亲端了一杯水,放在阳台的茶几上,然后就准备忙自己的事

书房和阳台隔一玻璃门采光很好。门敞着,我能看到母亲,母亲也能看到我,还能聊天。阳台光线很好,在这个季节里,阳台是最好的去处,外面寒风凛冽,阳台上却是温暖如春母亲坐在圈椅里,个老花镜,开始忙活手里的活

我忍不住向阳台看去,清瘦的母亲,坐在圈椅里竟像小孩一般。光线透过玻璃窗,撒在她的身上,白的头发稀疏透明,能看到洁白的头皮。头发一根根的发着光,亮闪闪的母亲的耳朵像一张透明的纸,泛着淡淡的黄韵。戴着眼镜,抬头时,眼镜就在了鼻梁上,仿佛那眼镜是为鼻子准备,而不是为了眼睛。母亲认真地在茶几上把玉米杆摆好,在米黄色的玉米杆上做记号,点上一个个的圆点,用剪刀截去多余的部分。剪切下的玉米杆散落在地上,玉米的清香味在房间里缭绕。母亲拿了带尾线的针,沿着标记认真地穿起来手一会扬起,一会又落下。母亲被阳光的丝线包裹着,周身都亮了,就连她的眼镜手中的线、针和玉米杆也发着光。阳光里的母亲是那么,那么慈祥

很快,一个直径大约十六七厘米的小篦子穿好了,小巧精致,淡淡的米黄色,泛着微光。用它馏馒头一定格外香

母亲又说还剩下不少,要给我做个玩具。我都多大个人了,还给我做玩具。不过心里还是满满的欢喜。只要母亲开心,做什么我都喜欢。母亲来这个城市快两年了。这两年的时间里,母亲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衰老,我心里无比恐慌。渐渐地和母亲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柔。

开始忙自己的事情。那是一副工笔葡萄,将蝉翼纸敷在底稿上开始勾线,平息静气,不敢说话。房间里静悄悄的,偶尔母亲自言自语。我一坐下就忘记了时间,等感到有点累,手发涨,脖子发酸时,站起来活动活动。看看母亲,还在认真地忙活着。我转到阳台,给母亲捏捏肩,捶捶背。母亲转过头,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说着将手里即将完工的小玩意儿,放在小茶几上

天啊!一台缩小版的织布机,我惊讶的张大嘴巴。这是多少年来,我一直心心念念的东西,欣喜不右手食指按着鼻子,红了眼眶,一是竟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将小小织布机托在手里,动情地说真好,真好。母亲也很开心,指着织布机给我介绍说,这是做盘,就是坐着织布的地方。这里是琛框,用手来回推的地方。又指着前面说,这里是缠线的晟子。又特特的让我看下面的两根长条,说是脚踏板,居然还是活动的,一上一下,扯着上面的机头板联动,真是太妙了,不住的感叹母亲的手巧。

我小时候见过织布机,就是这个样子的。这台微型织布机,惟妙惟肖,这个礼物太珍贵了,我说要好好收藏。母亲笑着说,做的还是不好,要是有高粱杆就好了,玉米杆太细。我无比满足,无比欣喜的说已经很好了,已经很好了。

真的是太激动,这是母亲給我做的第二“织布机”。母亲从小生活在黄河以北,那边是产棉区,家家户户都织布。母亲对织布机太熟悉,感情太深,织布机的样子,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

第一个织布机,是我五岁年那年做的。那年春天我生病,整天萎靡不振的样子,非常着急,母亲为了哄我开心,就给我做了一个巴掌大的织布机和这个有点不一样,当时是拿一枚线的针当梭子,可以来回穿梭,像织布一样。我非常喜欢,精神好了许多,似乎也因此康复得快了好多那个织布机,天天当宝贝一样,这里藏,那里掖,生怕弟弟妹妹给我弄坏了。记得当时,我织了一根扎数长的布带子。然而,最后还是被刚学会爬的弟弟,一个翻身給压坏了。

母亲答应等不忙时,再给我做一个。可是天天忙得团团转,当时是答应了,过后给忘了。我心里一直感觉遗憾,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又见到了它。

我仿佛又看到母亲在坐盘上织布的样子,耳畔仿佛又听到那“咔哧、咔哧”的织布声。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母亲已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耄耋老人。还好!母亲身体还算硬朗。母亲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