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钧 | 为济宁的“无废城市”建设点赞!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王传钧 | 为济宁的“无废城市”建设点赞!

来源:本站    作者:王传钧    时间:2024-02-29      分享到:


为济宁的“无废城市”建设点赞!

王传钧

近日,《大众日报》刊发了《济宁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美丽城市  各类垃圾废物各得其“所”》的新闻报道,这无疑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无废城市”的建设,不仅关乎城市的环境质量,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无废城市”理念的核心是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山东济宁市在这方面的努力,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通过对各类垃圾废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让它们各得其“所”,城市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垃圾分类是关键环节。济宁市通过宣传教育、设施建设等多种手段,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还能提高废物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无废城市”建设还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协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合力。政府应加强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有序开展;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社会组织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环保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公众则应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此外,科技创新在“无废城市”建设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采用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废物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全过程监管;目前,梁山港、龙拱港、跃进港等济宁内河港口通过“济宁e交付”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来源可溯、去向可循、全程可控和真接收、真转运、真处置的“三可三真”目标,为守护大运河清水绿岸、筑牢南四湖生态屏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后,济宁市应加大力度鼓励和支持相关科技研发,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当然,“无废城市”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善城市环境,更在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相信在济宁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废城市”建设将取得更大的成果,为我们的美丽城市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报道多亏了大众日报记者吕光社的深入调查和精心撰写,才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济宁市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用客观真实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济宁市的变化和发展,让我们为他的专业精神和扎实的采访功底点赞!同时,也期待吕光社记者能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新闻报道,见证和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