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文馨 | 山,水,城,人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鲁文馨 | 山,水,城,人

来源:本站    作者: 鲁文馨    时间:2024-04-12      分享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杏坛前,对着聆听他讲课的众弟子,如是说。


山水不言,矢志不渝,一动一静,坚守仁爱智慧,和谐共生。山水与人朝夕相伴,世间的风云变幻,悲欢离合,早已看淡,本色从未改变。


在山水面前,人会本能地放开自己,解除掉所有的顾虑与戒备,卸下沉重盔甲和面具,露出本真自然的一面,重新找回当初的天真无邪,展示生命的实质。


从农耕时代的乡村,到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人们的山水情节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更强烈了,多少文人墨客,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依恋于山水,寄情于山水,挥毫写出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更有一些先贤伟人,把山水作为自己永远的归宿。      

山水与城市渊源流长,山水是城市的底色,城市是山水另一种形式的聚合,一座灵性智慧的城市,要么本身位于山水之中,要么与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怎能少了山水的影子?

    

曲阜城南,大沂河犹如一条玉带,让整个城市熠熠生辉,沿滨河大道一路向东,朔水而上,直至源头尼山,一座原本既不秀美,又不伟岸的普通之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尼山连同后来修建的尼山水库,(现在叫孔子湖),既无仙,亦无龙,只因孔子由此诞生,也就有了不小的名气,直至成为了传统文化寻根的一方热土。

    

受益于孔子盛名的不仅有尼山,更有曲阜这座鲁西南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正是拥有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祥地的举世无双的定位,凭借“三孔”(孔府、孔庙、孔林)的优势,这座城市近年来才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级文化特区,享有了东方圣城的美誉。


传统文化热潮下,当地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文化积淀,而是着力挖掘山水资源的潜力,进一步加深加厚城市的文化底蕴,于是聚合多种人文优势资源的文旅产业大手笔之作“尼山圣境”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国内儒家文化体验首选之地,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尼山,孔子湖,像两颗相互映照的明珠,光耀了齐鲁大地。


曲阜城北的九仙山,石门山也被成功打造成及生态游,农业观光游,美丽乡村游为一体的国际慢城。


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把山、水、建筑、雕塑,音乐,舞蹈,这些自然元素和艺术元素重新建构配置在一起,用山水情景语言,艺术表演语言,诠释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这种把文化感召力,山水魅力融汇贯通在一起,是传统文化“两创”结出的硕果。


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传统文化体验者,莘莘学子趋之若鹜,央视春节联欢会,中秋晚会的相继在这里设立分会场和主会场,每年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这里的国家级会议,思想、教育、文化论坛集中举办,吸引了华夏儿女的眼球,也极大提高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爱屋及乌,尼山水库涅槃重生,被打造成了颇具文化气息的“孔子湖”,发源于孔子湖的大沂河,连同支流廖河,也享受到了不一般的礼遇,围绕大沂河,廖河,当地近年来修建了环河公园,人工湿地,滨河景观,北方的磅礴大气,南方的阴柔娟秀,都能在这些景观中体现到,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成了重要的休闲和观赏景点,


圣人门前倒流水,孔子不走寻常路,从孔子湖里流出来的沂河自然也有不俗之处,多少大江大河都是由西向东流,由于曲阜城市东高西低,大沂河的水是由东向西流的,在它的带动下,曲阜境内的廖河,泗河,护城河,皆是一河清水向西流。


当地政府还有一个关于水的雄心勃勃的规划,在核心城区也就是明古城内,孔府景区以东,恢复性建设起碧波荡漾,杨柳依依的古泮池水上公园,还有清乾隆皇帝1756年第二次到曲阜时,当地官员在古泮池北岸为他建起的古泮行宫,未来这座城市的亮点很可能就在彰显文情怀的青山秀水上。

山水不仅会扮靓一个城市,也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王先生世代生活在尼山脚下、孔子湖泮的一个小乡村,十几年前为了改变命运,背井离乡到外地去创业,由一个打工者做起,以其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发展成为一个身价不菲的公司董事长。

正值事业如日中天时,王先生或许是厌倦了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惊涛骇浪。或许是感应到了家乡的山水召唤,他毅然辞职,回到了家乡的小山村。

借助尼山的山水和人文资源,王先生投入巨资,带领乡亲们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个容特色农林种植,特色食品加工,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特色农庄,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其说是家乡的山水成就了王先生的事业,不如说善良的品德和非凡的智慧助力他实现了又一次创业的成功,感恩党和国家,感恩山水,感恩时代的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山水效应带动了经济发展,大家有了资金做后盾,在环境改善上又有了更大投入,这种良性循环让山更秀了,水更清了,城更美了,山、城、水、人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