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 | 一蓑烟雨任平生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张 玲 | 一蓑烟雨任平生

来源:本站    作者:张 玲    时间:2024-04-15      分享到:

苏轼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他曾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有着高居朝堂、志得意满的风光;有着“左牵黄,右擎苍”的豪迈,有着“弯弓射天狼”的壮志;同时也有“把酒问青天”的思念和“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伤痛;还兼有九死一生、失魂落魄的遭遇。

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先后三次被贬谪的地方,也是他人生不堪回首的三次低谷。然而,正是这一次比一次更加遥远偏僻的贬谪之地,苏轼完成了从养尊处优的士大夫,到胸怀天下的文化巨人的嬗变;也正是这一次比一次更加遥远偏僻的贬谪之地,促使他完成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完美转身。苏轼曾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公元1080年,受奸臣诬陷,苏轼被贬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初来乍到的他举目无亲,从精神到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扰。苏轼在黄州的困顿生活是全方位的,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虽有官员之名,却无官职之实,没有实权,没有参与公事的权利,实际上就是以罪人身份被看护、监管起来。在黄州,苏轼没有俸禄,没有住所,只能在一个破庙里居住,吃斋饭。这些因素使得苏轼的生活异常艰难。这让心高气傲、踌躇满志的一代大文豪感到极大的挫败感。

人生自古多风雨,有谁相安过百年。短暂的烦恼、不平、委屈、彷徨之后,苏轼很快就洒脱、豁达、开朗起来,他以超越时代的坦然与乐观,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人间好时节。

被贬黄州的第二个年头,好友马正卿帮苏轼申请了80亩荒地,这片荒地位于城东,地名叫东坡。苏轼如获至宝,自称“东坡居士”,住所也被称之为东坡雪堂。

苏东坡是文坛领袖,而非政客。做官没权力了,干什么呢?他苦中作乐,开荒种地,建造住房,躬耕东坡。诗文不让写了,写什么呢?苏轼创作了非常拿手的东坡肉,并把它写成《猪肉颂》,广播天下。在黄州,一代天骄苏轼自食其力的过上了归园田居的生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时间,他的东坡雪堂高朋满座,人来人往,人生所有的遇见,都是灵魂与灵魂的吸引。

尽管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但他依然乐观向上,坦然面对,笑对人生!而他在逆境中坚守自我、百折不饶,乐观向上、坚韧不屈的品格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击节称赞!《定风波》就是这时期的佳作。

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轼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其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作者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作者处变不惊、波澜不惊的超脱有人生观,正是苏东坡这样的胸怀,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这句诗的意境深远,醍醐灌顶。它告诉人们: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人生的挑战。同时,这句诗还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名利、地位、金钱等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的平静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