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振江 | 端午节记忆:端午艾青粽飘香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尚振江 | 端午节记忆:端午艾青粽飘香

来源:本站    作者:尚振江    时间:2024-04-15      分享到:


五月鲜花开满园,又到一年端午天。

端午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要到清沏的沟渠河边,茂盛的山坡田野中,去采集菖蒲艾草、竹青苇叶,洗净凉干,或搓或编悬挂于门边窗前,点燃成烟而驱赶蚊绳毒虫之效。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方式落后,艾草蒲子作为中草药可以除湿驱邪、消炎镇痛之功效。人们通过泡、洗、熏、蒸、洗,除湿祛热,消炎止痛来防病治病,所以至到今天,艾青竹叶等还作为中草药药剂,走进千家万户,来为人们保健消炎治病。

五月端午,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吃糯米粽子。人们把清新鲜嫩的竹叶和苇叶从坑塘河边采来,洗净凉干,通过热水蒸煮消毒再晒干,然后包上事先煮好的糯米红枣团子,叠包成尖角式元宝形状,用细线捆好扎紧再放进笼里蒸,那真是嗅闻苇竹鲜嫩青,吃起来更是満口香。我记的小时候,在五月端午前,就跟着母亲去到坑塘边,采集那些细嫩,肥大厚实无虫斑的苇叶,回来后用清水洗净涼干,再放到热水锅里烫煮,然后捞出来凉干展平,到包时拿上几片苇叶叠成几层,又把事先煮熟捞起的红枣糯米团包进去,叠包的结结实实,最后再用细线绳扎紧捆好,放到笼里去蒸。

我想起当时我们偎依在母亲身边,烧着通红的炉火,围着热气腾腾的蒸笼,阵阵苇叶糯米清香不断从蒸笼散发出来,还未吃到粽米味,就先闻到米粽香。现在想起当年情景,真留恋那年代啊!但岁月如流水,不能够倒流。老母亲也已早离开我们,只能是“年年忆粽香,不见当年人”。

端午赛龙舟和吃粽子,是和历史上爱国诗人屈原有紧密关系的。二千多年前,屈原是楚国一名贵族大夫,他生前曾写下《橘颂》、《九歌》、《离骚》等不朽的爱国诗篇,但是由于楚国贵族上层势力一部分人对他排挤和打击,他空怀满腔爱国心而没得报国志,因而忧愤交加,纵身跳进了滚滚的汩罗江。屈原的爱国之举被后人所敬重。人们为了寻找他,而驾船満江去打捞,到后来就演变成了如今的赛龙舟。人们在湍急奔流江河中,敲锣擂鼓,万人竞渡。为了使投江落水的屈原身躯,不被江中鱼虫虾鳖所吞吃,而聚集到屈原投江之处,争往江中投放米饭熟食,以保屈原身躯平安。这就是从古到今,延续不变的风俗,五月端午吃米粽的来历。

看来自古到今,民族英雄、贤仁达士、英雄先烈,优秀的人物都是被历代人民推崇尊敬。屈原、岳飞、文天祥、杨家将;近代的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戴安澜、杨靖宇、赵一曼,这些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等名垂千古,世代不忘。而那些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汉奸走狗,如秦桧、严蒿、潘仁美、汪靖卫等这些历史罪人,却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遭世人唾弃,遗臭万年。

端午已走近我们,让我们点燃艾香,手捧粽角,纪念我们心中英雄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