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丽 | 山野里的花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刘东丽 | 山野里的花

来源:本站    作者:刘东丽    时间:2024-04-22      分享到:


“四月芳菲尽”这句话在山野里似乎并不适用。从阴历二月依次开放的是连翘,杏花,梨花再后是桃花,到了清明以后,桃花,梨花纷纷谢幕,山林里一片葱绿。从自己的感觉里,山里应该没有大面积的花了,其实不然,在我们一路从山脚往上爬的过程中,却不断的有花闪现,在石缝,在崖头,在田埂,各种品类,各样神态,让我惊呼又惊呼。每一种都在心头冲撞,是美,美得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唯有一声声的惊叫:天哪,太好看了!  从干涸的小溪底部,踩着一块块大石,往山的方向走,不是走是奔!我是朝着山去奔,因为心已去,身体只能尽力跟上。石头下是干涸的碎沙,第一个跃进眼底的花是元胡,这名字也是我在百度上搜的,没有人刻意的去记住这山野花的名字,铭刻在脑海的只是花的本身,是它的颜色,它的气味,它的形态,这让我想起了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真正的去享受生活的过程,而不是赋予它的各种名义。葱绿细嫩的根茎上一串串蓝紫色的小花,花的整体形态像一只只小鸟,翘着粉紫的小脑袋,这粉紫色慢慢的晕染,到尾部却像孔雀开屏一样翻转起了蓝色的裙边,这蓝色在石头下是那样的干净而纯粹,这些花儿在碧绿的草径上面,好像几只小鸟欢快的在鸣叫,一种欢快而又明亮的情绪在花间蔓延,这些形态是超乎想象的,小小的生命里却蕴含着大创造,它们是那样娇嫩,是那样幼小,却又是那样坚韧而泼辣!在石缝间在沙土上,不畏风雨,不畏寒凉,它们成片的,成行的,拥挤着跑上了山。在灌木下,在山坡上,蓝紫的点点串串的如河流一样,漫流在山野里,这是我看到的第一种,数量也是特多的一种小花。  从小溪底攀上梯田,一种紧贴地,如一个个小仓鼠耳朵形态,一堆堆的既像花又像叶的植物,映入眼帘,它外圈是玫紫色,内中姜黄,中间有一个玫紫色的小囊,还是称它为花吧,因为它的颜色,只有花儿才可以这么艳丽,这么娇俏,多个这样的小花集结在柱头上,我不认得,以前好像也没见过,它竟然刚刚从土里钻出来,就急切的开了花,让你觉得是大地自己开的花,让你惊叹的是黄色的土地里竟然能有那么多的颜色!它就是地角儿苗,是山羊最爱吃的豆科牧草,让人想不到的是它的花是如此的娇艳!

一阵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抬眼却看到前面的崖头下面,盘着一株紫藤,明亮的紫色花串,在阳光下,在微风里不断的摆动。我从来不知道紫藤竟然是野生的,以前我只知道很多的园林设计里面都有紫藤的身影,如邹城孟府里的紫藤,满满的花架上,紫藤如云,还有一本小说里面有一个紫藤花园。那时就觉得紫藤很小资,它是有钱人家豢养的小妾,需细心照料,才会献出串串的美好,然而此时,却是在山野里,它如蟒蛇一样的盘横,在崖头自顾自的开放,花儿硕大,香气浓郁,那种强悍和蛮横,山野才是它真正的家!连我身边的小图图都不断的用嘴去叼去咬,竟然津津有味的把花吃进了肚子里,也许狗狗也是被花倾倒了吧?吃花饮露是仙子才干的事吧?进了山野,狗狗都想成仙了,怪不得高深的道士都选择在山里修炼,不知道这紫藤已修炼多少年了,何时会变换为人形?真不知道还有多少神奇在前面等着我。

上了崖头已经真正脚踏山脚了,脚底下,草木荆棘满满当当,碎石,崖缝比比皆是,又是一阵阵浓郁的花香,一人多高挤挤压压,一蓬一蓬的野丁香在开放。白色的小花簇拥着长长的枝条,丰茂的一团一团的,每一大片野丁香都像一个小森林,山坡上一片一片这样绿中泛白的野丁香,所以此时的山谷,山野里,总是飘来一股股浓郁的馨香,让人感觉好像进入了爱丽丝的梦境,大山的沟壑里,山坡上,大丛大丛的野丁香群,在风的吹拂下,像云不断翻滚。

此时三五步就会有惊艳的花束,一块大山石下,一束束粉紫色的花束在阳光下明媚,那么多序状小紫花团团挤在花柱上,四个小花瓣都向外尽力伸展着,把花柱整成了一个花棒,明艳动人。它叫芫花,属于灌木型,这一棵枝干已经如小孩手脖粗细,不知道在此已经度了多少个日月,它的根已经深抓入了山体,花枝璀璨,足够的强大才有谈判的资本,才有了它的这一大团的锦绣年华。  随着高度的攀升,一棵棵苍劲的马尾松进入了视野,有年轻的马尾松刚刚离地就膨开枝条的,松条如马尾轻轻颤动,此时的松花正是旺期,雄花成圆柱状,如金黄色的虫蛹,肉头头的围在柱体上,雌花成长柱体在枝条的顶端矗立,顶端有五六个紫红色柱头,像壁虎的爪子一样,那膨胀胀的指端好像真得具有吸附的力量,植物在繁衍上也有动物性,总觉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每一株植物内流动。马尾松的花根本不像花,它不艳丽,也不娇俏,却有一种骇人的力量,让人不敢近触,而且马尾松的姿态也是苍劲有力,别具美感,透过马尾松的花柱再看远处的山顶,而山顶上也有马尾松的大写意身形,更显得群山巍峨,秀丽无比。  虽说大面积的花讯已经过去,但山野里的小花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带着些野气,以自己独有的韧性,姿态与山林共日月,共冬夏,不错过每一个有滴露的早晨,用自然相见自然,用色彩展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