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延梅 | 春风十里去望云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吕延梅 | 春风十里去望云

来源:本站    作者:吕延梅    时间:2024-04-23      分享到:


三月十二,暮春时节,汽车行进在邹鲁大地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打开车窗,麦田的清新之气绵绵而来,颗颗树立的麦穗顶着麦花饱吮着空气的热量,忙碌着此生最重要的事——灌浆。绿色延绵到视力的极限,苍茫的尽头有一个村子,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望云。2024年世界读书日暨济宁散文学会年会活动,大家从四面八方奔赴望云书院。

路上,我们对车速进行了讨论,开快车的激情,仿佛是男人追求的潇洒,既显示了车技水平也节约了时间。木生老师对慢吞吞开车极为不屑,大家都赞同。活着追求的是一种感觉,在不妨碍他人的基础上,爽就够了。正如纪广洋老师帽子的英文句子“Just to do!”已有三年驾龄开着新车的利民兄,车开得又稳又快,得到大家的赞许。蹭车蹭得愉悦,故交的情谊使然。

陌上交通,在麦田的簇拥下宛如一条飘带,悠悠然把我们送到村庄的胡同里,根据导航七拐八拐才找到,开阔的望云书院的大门前已经停了几辆车。

迎门是一块巨石,书四个红色篆体大字“望云书院”,骨干瘦劲,古朴中有鲜活的力量。墙上一顶蓬松的遮阳帽,是一架疯长的凌霄花,茂密的叶子积聚着力量,不久就能开出一簇簇猩红的花朵。它们如一团火,点燃了大家用文字去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一批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走进来,在这里学习交流,满怀着期许散去,回到各自的工作学习中,就如这些花朵,绽放出最热烈的生命色彩。

据主人介绍,此处本是农家小院,为了建书院,又购买了部分土地,建起了两层的房屋,设计成一层摆放图书及活动场地,二楼居住为主。

这是我第二次来拜访,第一次来尚且我记忆犹新。前一年的夏天,夜里8:30,我们一行三人开车从市区来到这里。吃饭喝酒,畅聊之后,回去已是午夜时分。那晚我第一次见到一种名为“七点半”的草花,真切地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在昏暗里守着花儿的高个子主人孙继泉先生,准备好酒好菜,于花丛中等待朋友来访,陪伴他的还有一院子的树,满天的星斗,以及无处不在的虫鸣。夜访书院,我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有了第一次的拜访,第二次已经是老相识,包括院子的女主人,穿了一身汉服的温婉又干练的孙夫人,也成了老相识。

院内有池塘,小荷刚刚展开几片的圆叶,在水面上慵懒地晒着太阳。叶下红色的锦鲤倏地钻进泥中,不见了踪影,一阵浑浊的团雾渐渐散去。墙边一丛蔷薇葳蕤着,层层叶子半隐着点点红宝石,红色的花苞捧住一颗心,伺机绽放。一只斑鸠鸟停在屋檐上,啄一下羽毛,愣一下,歪过头,瞅一眼院子里的人们,继续梳理着翅膀上的翎羽。

院子里有无数的植物,单是花坛里就有无花果树,梨树,国槐树,大杨树……也有名贵的树种,一棵南方的棕榈树也在这里安了家,陈年的叶子抱住树干,恰好是保温的外套。看似普通的梨树也是优良的品种,它结出的梨子又脆又甜。只要你在它们成熟的季节来到这里,才能有机会品尝到它的美味。两棵粗壮的月季花,开花时,硕大的花冠会让人们怀疑造物主的神奇。还有晚上七点半开的黄时钟花,在晚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绽放,如昙花一般,这种植物有它自己的生物钟。几株虞美人顶着薄如蝉翼的红花儿,轻轻地晃动着,像是在欢迎大家的到来。

地上随意长着各种野草,是大风从哪里吹过来的种子在这里停留萌发,还是鸟儿衔了来遗落在此处的?不得而知。有一朵紫色的小花,悄悄长在门前台阶的缝隙里,伸长了颈儿,努力向屋里窥视,难道它也觊觎屋里书架上一排排的书?

前些日子,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了一本散文集子,收录着一篇孙先生写书院的文字。一棵树,一根草,一个昆虫,都在作家笔下生动着,和他的生命息息相关。

书院在村子深处,可宁静的乡村里,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不同于一般的农家小院。伍尔夫的哲学是,聪明女生的独立方式,从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始——独立自由的灵魂,才是幸福之源。像孙先生这样拥有一个偌大的书院,除了独立自由的灵魂之外,又附加了什么意义呢?

跨进屋门,是近四米高的大厅,被一道道的书墙隔开了。这里是书的世界,从下到上,从里到外,藏书不知多少万册。这里图书量之大,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博尔赫斯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就是天堂。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分门别类有序的排列在书架上。最让我震惊的是,靠西的一面墙上,满架书都是主人自己的著作。著作等身,用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孙继泉先生生于斯,长于斯。他的笔名,望云,就是他村庄的名字,也是流经村庄的一条河的名字。他曾经游走于村庄与城市之间,是一个深深眷恋着故乡的旅行者,他不停地用笔下的文字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他曾与故乡渐行渐远,凝结在笔下的思恋也越来越多。他从这里走出去,最终又回到这里。这里是他创作的源泉,他与鲁西南这片广袤的土地血脉相连,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他的视线里,更在他的心坎上。他与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他的文字里流淌着深情与眷恋以及浓郁的乡土情节。这里也是他心灵的栖息地,河流流淌着祖祖辈辈的故事,麦田给予人们生活繁衍的根本。作家的欢乐与痛苦,挣扎与希冀,彻悟与达观,融进文字里成为一种绵厚的气韵。这种气韵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冥冥中吸引着众多全国各地的作家文人来到这里,想踏一踏这方深情的土地,拜会一下这里的主人,观瞻一下声明远播的望云书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眼前温文尔雅的孙先生,眼睛是明澈的,他把生命中的血和泪深埋在岁月里,把对这片土地的爱写在一篇篇文章里。日夜守着他的望云书院,晨兴读诗书,夜来听虫鸣。


读吕延梅《春风十里去望云》有感(中华新韵)

纪广洋


吕延双口牖,绿叶盛梅香。

年会望云聚,读书节气昂。


【吕延梅,笔名绿叶子,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山东文学》《散文百家》《当代小说》《岁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