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静仁|创作缘于生活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廖静仁|创作缘于生活

来源:本站    作者:廖静仁    时间:2024-05-08      分享到: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我只念过村小,那叫四年二期,尔后就随堂叔学做篾匠,但我很不服管,一年多后,我还只有14岁,就开始独自闯荡江湖,在社办篾业社做包工活,回到村上计工分,因为还算手巧,十多岁少年的我差不多能抵得过全劳力。

再然后,我又做过建筑工,因为做建筑工常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感觉像上了天一样的威风,白天能牵得动云彩,加晚班可揽得住星星……这当然是缘于我有着非凡的想象力,用后来爱上写作才知道这就是形象思维。不赘。

只是想说,我在闯荡江湖的日子里,与各色人物多有接触和交道,也养成了观察生活尤其是人物细节的良好习惯。

那真是鬼使神差的事,有天我在脚手架上拾到了一本叫《山花烂漫》的旧书,一看,书中还有我的一个熟人石万能的名字。当时如获至宝,躲在脚手架一旁的僻静处,咬着半生不熟的文字,我终于看完了那本后来才晓得是县文化馆主办的一本内部刊物,并且感觉得那里面的文章自己也能写,石万能就鼓励我说,你写呀,写了可以投稿呀!还有稿费的。从那以后的不久,果然就有了我写的民歌和寓言登上了《山花烂漫》。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因为有了散文《船魂》获得了百花文艺社第二届《散文》月刊奖,以及散文《纤痕》被《新华文摘》等选用,还有散文《过滩谣》《红帆》等被《中国文学》译成英法文等,我被县文化馆破格录用为文学专干。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便这样开启了。但到了九十年代初又很不由人的走上了繁锁的行政管理工作。

时间如流水,汤汤许多年过去。如今的我已从省文联退休,已经还至本处。从起点回到原点,一切皆是宿命。我总是喜欢放脚于阡陌,所见村上旧识,感觉个个皆可成笔下人物,当然,这也是缘于我对生活尤其是人物的观察,取其独特性,再加以形象塑造,便有了我如今正在完成的《村上旧人》系列。

匆此,是为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