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 | 车轮驶过光阴的故事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陈虹 | 车轮驶过光阴的故事

来源:本站    作者:陈虹    时间:2024-05-28      分享到:


早上刚起床,老伴就迫不及待地问,“儿子五一放假,准备去青岛自驾游,问咱去不去?”儿子新买的房车,我们都还没见过,看着老伴期盼的样子,我说去,刚好和儿子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赶紧收拾行李,带好常用药、衣服,等儿子接我们一起出发。第一次坐房车,我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即可以在厨房里煎个蛋,泡杯咖啡,享受一份宁静的午餐,也可以躺在柔软的沙发上,听着喜欢的音乐,感受岁月静好。而最快乐的,莫过于可以随时停下来,在山间徒步,听鸟鸣、看溪流;或者在海边沙滩上,搭个帐篷,感受海风的轻拂和海浪的拍打。每一次的停留,都是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那种放松和愉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回想以前的出行,要提前抢火车票,在夏天如果坐绿皮火车更是酷暑难捱。现在的出行,海陆空多种选择,对于家庭来说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到汽车,每一次飞跃都是幸福生活的一次升级。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谁家里有辆自行车,那就是家庭生活富裕的象征。  

七十年代初,父亲因为工作调动,离家远了,父亲就买了一辆二手的飞鸽牌自行车,当时物资贫乏,自行车要凭票供应,有钱也买不到,所以父亲只能买了一辆二手车。那时很多人家中都没有自行车,这辆自行车让我在同学面前骄傲很久。  

父亲看我喜欢自行车,一到星期天,就带我上马路练习骑车,那时都是二八大杠,我年龄小个子矮,坐在车座上,脚够不着脚踏板,只能把脚从大梁下伸到踏板上蹬车,这叫掏腿骑。虽然摔了几次,擦破了胳膊,腿也摔得一块块乌青,但我还是乐此不疲,在我摔得遍体鳞伤后,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小时候过年出门,这辆自行车是我们一家人的交通工具。哥哥坐到大梁上,母亲抱着我坐到后座上。父亲吃力地骑着车,带着全家人走亲串友,我们坐在车后座,看着身边掠过的风景,心里开心极了。父亲说着笑话,逗得我们在自行车上哈哈大笑,父亲晃动着车把,说别笑了,一会咱一家都摔下来了。就这样,一辆自行车,载着我们一家四口,也载着一家子的欢笑前行。到了亲戚家拜年,我们仍是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的快乐也传递给亲友,连新年都是快乐的。  

后来我上初中,离家远了,父亲在旧货市场给我买了一辆六成新的自行车,虽是旧的,也让我开心不已,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  

八十年代,我高中毕业参加了工作,又换了几辆自行车,从普通车到山地车,从国产车到进口车。后来工作调动,为了上班更方便,我买了一辆木兰牌50摩托车,花了五千多元,当时骑个小摩托,也是风光无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每一个城市家庭的标配,而且,汽车普及速度快得惊人,让人生发隔世之感。因为城市中限摩,摩托车渐渐退出城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以前城市上下班高峰时,自行车成群结队,马路上是一眼看不到头的自行车洪流,如今这画面已成为一骑绝尘的历史;现在马路上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是其他交通工具的补充,解决了人们短距离出行的方便。在不久的将来,不知道又有什么新的代步工具问世。  

如今的城市,公交畅通,地铁快捷,绿植茂密、流光溢彩的通衢大道、立交桥、快速路,就是镶嵌在城市中的一条条彩练,飘荡在每座城市的万丈高楼间,飘荡在每座城市的一个个角落,构建成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忆峥嵘岁月,颂盛世华章。  

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如同一条巨龙,在时代的浪潮中腾飞。从曾经的自行车王国,到如今的高铁驰骋,每一次交通的变革都见证了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和智慧。  

我们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这个繁荣的国家。正是有了祖国的强大,我们才能享受到如今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才能在追梦的路上畅通无阻。  

我这里思绪飞扬,汽车已经开到山东界内,车窗外,夕阳如画,远方的天空,被夕阳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云朵也披上了金色的纱衣,随风轻轻摇曳。车窗外,一座座古朴的村落映入眼帘,红墙白瓦,错落有致,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留下夕阳晚照、炊烟袅袅和一闪而过的村落,共同歌咏着江山锦绣,国泰民安,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