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巨成 ‖ 深植内心的乡土情结——读刘亮《走过村庄——我的一则日记》
一名煤矿工人下了夜班,从井下上来已经天亮了。他没有和工友们一起坐班车回家,而是选择步行——他要走一走乡间的路,看一看田间的景,找一找久违的感觉。
于是,他走过田野,走过池塘,走过树林,走过村庄……虽然过了立春,但仍然是冬天的样子,或者说比冬天更像冬天了。在这样寂寥空旷的地方,他能看到什么呢?或许我们对此早已熟视无睹,而他不,因为他不仅仅是名矿工,还是一位作家,有着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力。于是,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
他看到田地里、树叶上的残雪和路边的枯叶,想到春暖花开的日子不远了;他看到皲裂的土地,想到它的干渴,想到麦田该浇水了;他看到树林中的小水潭,潭边立着几处枯黄的芦苇,想到幼年时编织苇席的场景;他看到土坡和生在上面的杨树,想到了列维坦的油画;他来到小树林,看到弯向一侧的树枝,想到了朋友拍的照片,想到了风的样子;他走过村庄,看到村头的树,有的结着果子,有的弯曲着布满黑疙瘩,他想到了书法作品,那种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不断顿笔的斜线竖线,想到了这种枝形、笔形特有的内在韧性;他来到干涸的水沟,看到矮杨树上略显简陋的鸟窝,为鸟儿怎样度过雨雪天而担忧……最终,他看到地里新立的墓碑,还遇到一辆载着一家三口的五轮农用车,文章以人物的出场而结尾,或许这也是文章的最终落脚点。
他,叫刘亮。文章的名字:《走过村庄——我的一则日记》。
文章笔触细腻,将一路观察到的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由看到的景联想到事,联想到人,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对植物、动物,对人对生命的关切与怜爱。读此文,也让我感受到作者对生命自强不息、顽强坚韧的赞美——这份赞美含蓄而深厚。是的,在刘亮老师眼中,无论是静止的景物,还是活动的物体,所有的生命都是有情感的,都是值得敬畏的,值得体谅和关怀的。我们可以和它们面对面地对话、交流——佛家讲世间众生平等。在此借用一下吧。
读刘亮的《走过村庄》,我想到了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想到了当下火爆的李娟的作品《我的阿勒泰》。为什么这些文字能吸引我们,打动读者,与大家产生共鸣?我想这和文章中浓郁的乡土气息有关。你可能已经发现,描写乡村的作品特别多,佳作频出,也特别感人。为什么呢?
前段时间,“济宁读书界”第43期公益共读会,张玉岗老师分享了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会后我去“运河书屋”借这本书,意外偶遇了费孝通先生原版于1947年的《乡土中国》。该书正文开篇第一句直白地讲:“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仅此一句,就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我开悟到作家的乡土性,我们大众的乡土性。
中国人进城的时间并不长。当下活跃在中国文坛的许多作家都出生在乡村,成长在乡村。很多读者也一样。我们与乡村有着亲密的难以割舍的关系,乡土情结深深地镌刻在骨子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所以我们和这些文字极易产生情感共鸣。
乡村文学向人们展示了乡村、乡土、乡情,其基础是熟悉的自然环境,它即便略带荒凉,但与城市相比,它是幽静的,让人身心放松。那里空气清新,呼吸舒畅,生活节奏舒缓,可以让人放下生活的烦恼和工作的压力。自然景观绝对比城市的人造景观亲切,乡村生活绝对比人群拥挤、结构复杂的城市生活更单纯。所以乡村文学往往给人展示的是一幅舒展、纯净、开阔、清新的画面——这是它给我们的直接感受——面对这样的画面,谁能不动心?谁会不喜欢?
人们喜欢乡村文学,或许还能从人的动物性上找到依据,从心理学上找到依据。也就是说,历史学家、动物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释。
就刘亮老师的该文讲,它是一则日记,文字质朴,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也是一幅写生作品,用白描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冬日之末、春之将至的画面,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生活状态。那么自然,那么生动,那么具象。画面亲切。我喜欢。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鲁墨 ‖ 游烟台所城里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刘淑平 ‖ 忆 祖 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