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於恢 ‖ 文理科之争(外二篇)
文理科之争
前人说:“大道至简,小道至烦,邪道至玄。”此言信然!理科知识最为繁琐,一个公式只能解决一类问题。遇到另外一类问题时,则只能再另学新的公式,公式之间不得通用,难以融会贯通。试看公式定理学不胜学,且有越学越多之弊,所谓“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者是也。文科知识较少变化,但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学文科似乎茫无头绪,然而量变之后必将产生质变。
犹如婴儿习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之方能领悟其中之妙。一旦形成文化素养,则经久不衰,终身受益。理科见效快,但影响甚微,非不断学习新的公式定理不足以称为专门;文科须慢工,学得越久则越纯熟,一旦熟练则少年亦可称老成。理科越学越多,而文科越学越少;理科越学越烦难,而文科越学越简易。下笔千言,口若悬河,谈古论今,激浊扬清,此为文科之长而理科之短;虚无缥缈,脱离实际,雕虫小技,沾沾自喜,此为理科之陋而文科之鉴。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认为文科不过是死记硬背,试问理科生可能背的下来?如果背不下来,有何资格嘲笑文科?文科生的度量装得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而理科生不过能记住一些公式定理,以此而论,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文科注重哲学思辨,这是理科远远比不上的,没有文科的统筹兼顾,理科的蛮干就失去了意义。
说到底,理科的技能完全是为文科的规划而服务的,理科是文科的附庸,文科是理科的指导,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驳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荆公谓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然荆公亦如是也。彼谓鸡鸣狗盗之出其门,而不悟己之门下曾鸡鸣狗盗之不若也。夫新法剥民以富国,敛怨以聚财;饥疫流离而不闻,怨声载道而不恤。方且刚愎自用,任用群小,以致天下鼎沸,道路籍籍,皆指目为奸邪。其视孟尝之高枕无忧,亦何如哉?
或曰:荆公为天下而冒大难,孟尝计身利而不忠于其君,两两相较,孟尝私而忘君,固不若荆公之忠而被谤也。曰:不然,利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仁施于民而民不知,德施于民而民不惊,民人闷闷,固长久之道。若荆公之在在立法,事事催科,徒增纷扰,鸡犬不宁,其视齐国之因势利俗,相去何若?
吾敬荆公之公忠忧国,然亦叹其不通时务,病民以富国。今之当国士夫,亦有扰民敛怨于上者乎?吾不得而知也,故笔之如是。
心中自有一树花明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初名云。父华,成化十年状元,弘治中历官学士、少詹事,正德初进礼部左侍郎。因守仁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尚书,坐事罢。旋以《会典》小误,降右侍郎。瑾败,乃复故,无何卒。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五,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年十七,与江西上饶娄谅论《朱子格物大旨》,归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弱冠举乡试,学大进,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条论西北边事上之,寻授刑部主事。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览佛、道之学,数年无所得。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锐等二十余人下狱,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私淑南宋陆九渊,遂有“陆王心学”、“阳明心学”之称。瑾诛,历任庐陵知县、南京刑部主事、南京太仆少卿、鸿胪卿。
正德十一年八月,擢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时盗起,上疏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自设兵制,俘斩六千有奇,进右副都御史,予世袭锦衣卫百户,再进副千户。正德十四年,宁王宸濠作乱,守仁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大兵且至,又施以反间。宸濠果疑逗不进,为守仁所乘。计前后平贼,率仅三十五日,因功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思恩、田州土酋叛乱。守仁片言驰谕,顷刻而解。后病甚,上疏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帝大怒,下廷臣议。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诏赠新建侯,谥文成,人称“王文成公”。二年予世袭伯爵。万历十二年从祀文庙。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附录阳明语录: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王阳明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井明新 ‖ 西双版纳的赶摆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杨淑雯 ‖ 一路芬芳 一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