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马晓璇 ‖ 链接乡愁的孙庄村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马晓璇 ‖ 链接乡愁的孙庄村

来源:本站    作者:马晓璇    时间:2024-07-05      分享到: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每每提起乡愁,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到村口的老井、老槐、淳朴善良的乡亲。对于游子们来说,离家回眸时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会成为家乡的记忆。时代变了,对于乡愁的记忆也变了。可是走在孙庄村的村道街巷间,这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村里人的一笑一颦都能立刻把我带回记忆中的乡村。

孙庄村北邻江苏省沛县的小屯村,南接庞庄;西邻江苏省沛县大屯镇石大屯;东靠杨堂村。聚落呈块状,东西400米,南北520米。全村共170户,人口444人,耕地面积408.63亩,土地流转后仅余50亩。由二个村民小组组成,村民亦工亦农,大多在大屯煤电公司、附近的中小企业及外地工作,田里种有水稻、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家里养有鸡鸭鹅等家禽,亦工亦农,生活自给自足,富足有余。  

孙庄约成村于清咸丰年间。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北徒,沛地一片汪洋,致使沛县的大部分原住民纷纷逃到他乡避黄求生活。后黄水退去,微山湖与昭阳湖的西岸涸出大片黄泛湖滩地,由于大批原住民逃难未归,大片滩地无人耕种,沛县当局便榜示招垦。来自山东巨野、嘉祥等地的村民,看到招垦公告后,纷纷来到微山湖西岸的这片黄泛湖滩地垦荒、建屋成村,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一溜十八团。来自山东巨野县孙庄村的孙氏及钟氏、张氏、姜氏等村民应招来到这儿垦荒建村,因孙姓村民居多,便沿用原籍村名,定名为孙庄村。

作为外来移民,建村一百多年来,孙庄村村民跟一溜十八团的所有外来徙民一样,为了生存资源,跟原住民之间经历了一场百年争夺之战。微山湖畔的这片黄泛湖滩地,土壞肥沃,再加上山东移民的吃苦耐劳,辛勤耕作,日渐富饶,收获颇丰。沛县原住民见原本属于自己的田产成了外民之田,便心怀不忿,屡屡上告,双方诉讼争斗不断。山东外民人多势众,团结心齐,又多会些功夫,故原住民常常吃亏。地方当局虽多次调和并在原住民和山东外民之间,修建了一条横亘南北的长堤。大堤以东为“边里”,大堤以西为“边外”,并严禁双方越界生事,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仍冲突不断,人员多有死伤。  

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驻徐时得知此事后,采用折中与调和的政策,双方的湖田纠纷基本上得以缓解,一溜十八团的团民便在微山湖西岸正式定居下来。孙庄村先民和众多的山东移民就在微山湖西岸这片狭长的地带里,辛勤劳作艰难生存。虽然矛盾暂时得以缓解,但由于长期的湖田之争结下的仇怨,使得“边里”“边外”的人一百年来仍是互不往来,互不通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存资源了,双方的关系才逐渐得以缓和。  

解放前,生产力落后,农民都是靠天吃饭。虽然微山湖畔的这片黄泛湖滩地,土肥地壮,但由于微山湖区非涝即旱,湖边滩地的地势又较洼,涝时一片汪洋,旱时涸泽千里,颗粒无收,孙庄村的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所幸,紧傍大湖,大湖就是人民最大的生存保障,村民到大湖里挖藕、捕鱼、捞湖草、挖野菜等,勉强维持生计。  

解放后,共产党领导大家修水库,挖水井,特别是在微山湖腰建起的二级坝,不但解决了湖东湖西交通不便的问题,还将肆意任性了几百年的微山湖水有效控制起来,为人民所用,解决了微山湖区非涝即旱的问题。田里的收成得到了保证,人民的生活便有了保障。孙庄村村民的生活跟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一样,如芝麻开花,一天比一天好。  在1984年8月西平镇(乡)划归微山县之前,孙庄村处于附近几个村的中心地带,道路四通八达,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孙庄村小学就设在村里。那时无论是孩子上学,还是赶集上店,人们都从这里经过,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西平镇(乡)划归微山县以后,孙庄村便由中心枢纽变成了两省的边界,西面和北面都是江苏地界,走几步就出省了,位置优势荡然无存。

1984年刚划归微山县时,孙庄村、庞庄村与杨堂村同属一个支部,直到1990年4月才分开,独立建了支部,安应友为第一任支部书记。为了笔者更好地了解孙庄村的历史,年轻的孙振玖书记特意把年过八十的安应友老人请过来介绍。提起那段历史,老人仍十分激动,思路清晰。接受党的任务后,安应友立刻带领孙庄村村民开展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1990年7月,安应友将孙庄村的工作挼顺后,因为工作需要,他被调到西平乡司法所工作,村里的工作便交给张广渊负责。1992年张广渊因病逝世,便由孙自明代理村支部书记直到1993年换届选举时,孙自明正式当选为村支部书记;1996年到1999年孙文瀚任支部书记;1999年到2006年,张召军连任两届村支部书记;2005年到2008年,孙自明任村支部书记;2008年到2011年,姜明海任支部书记;2011年至2015年,魏迎春任支部书记;2015年至2018年,张召军任支部书记;2018年至今,孙振玖任支部书记。  

从1990年到2024年,34年的时间,孙庄村历经11届8位村支部书记,历任支部书记为了孙庄村的发展,可能说是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听安应友老人介绍,他们严格遵照微山县农田基本水利建设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自筹资金打机井,修路,挖水渠。村里劳动力少,什么事儿,他们都是带头先干。就是在历任书记不辞劳苦,任劳任怨,亲力亲为的接续努力和拼搏下及新一届年轻书记的改革创新下,孙庄村的毛、干、支渠得到了升级提档,至2023年,孙庄村已建成了集防汛、灌溉、排涝、水土保持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孙庄村的水利条件,为村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及村民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做出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阶段性谋划。孙庄村作为西平镇面积最小,人口最少,耕地面积也最少的村庄,发展集体经济,先天条件严重不足。孙庄村新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就从小处着眼,在现有条件下独辟蹊径,积极寻求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一方面多方位提高群众收入,积极寻求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大力改善居住环境,努力建设新时代宜居农村。孙庄村的面积小,人口也少,但村里无论老幼,没有闲着的,都有自己的事儿可做。走在孙庄村的村道上,很少能看到闲逛的人,大家都各忙各的。年轻人要么在企事业单位上班,要么积极创业,追求自己的小事业;中老年人一边在附近的工厂里做工,一边打理着自己的责任田,腰里天天有活钱进,田里还有一份收成,小日子过得怡然自得。  

村里宁静祥和,夏日午后的阳光洒在村道上,明晃晃地闪人眼,两边的道旁树不时摇曳出一地金光,远处不时传来的几声犬吠和鸡鸣,提醒我们身处何地。北方传统民居,白墙红瓦,灰瓦白墙,一户一院,多是平房与瓦房,简单厚朴。漫步其中,我似乎又回到了儿时的村庄,倍感亲切温暖,整个人立刻静了下来,享受着这份宁静祥和。  

正在独自陶醉,一对老人骑着电动三轮车迎面而来,车子上放着锄头和菜篮子,还放着一个大纸箱。我笑问:“下地摘菜呢!”笑回:“是的,摘点菜,锄锄草,活动活动筋骨。”老人脸上的笑是幸福满足的,语气是轻松自如的。老人有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班。老人退休后,就与老伴在村里侍弄家里的责任田,生活得怡然自乐。老伴一直为邻村的加工厂做些手工活,老人没事时也帮忙做一做,一来二去地也学会了。不为挣多少钱,重要的是有事可做。“人老了,就要有点事儿做,不能总闲着。”老人笑呵呵地说。  

老人笑着跟我告别,开着三轮车载着老伴继续回家,我在村道上继续溜达。平整的水泥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杂物,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贴着一个小牌牌,上面注明了户主信息、垃圾分类处理监督人及可回收垃圾收集人联系电话等信息。最让我稀罕的是在村道旁的一面墙上贴着一溜名字,每个名字下面跟一个小程序图标。听孙庄村支部书记,西平镇最年轻的支部书记——孙振玖介绍,这是西平镇为提高群众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性,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真正做到位,特意找人设计的小程序。村民每分类处理一次垃圾,便得到一个积分,积分攒到一定数量,可以到镇上去换取奖品。这个奖励办法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村民在积极的参与中慢慢形成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非常有效快捷。听了孙书记的介绍,我连称有想法,有创意。  

孙庄村人文蕃盛,人才辈出。截止到2023年,已从孙庄村走出了近二百名大学生。老书记指着一处看上去很古朴陈旧的小院介绍说,光这一家就走出了四位大学生,四个孩子都很优秀,不但都考上了大学,而且如今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十分出色。

没见到孙振玖书记之前,就听西平镇人大的马主席介绍说孙书记是西平镇所有村书记中最年轻、最有魄力的一位。当我在孙庄村那间老旧的村委会办公室见到他时,我也很吃惊。很壮实敦厚的一位年轻人,白T恤,灰裤子,简单朴实。看到我,站起来,打了一声招呼,便继续低头在电脑上忙活。好一会儿,他才又过来招呼我。孙振玖出生于1991年,标准的9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不该是醉心于城市的钢筯水泥丛林吗?他怎么能跟农村支部书记连在一起呢。  

他不但连上了,还被紧紧拴住了。孙书记是名退伍军人,曾在广州武警部队服役。2018年,他被大家推选为孙庄村支部书记,2021年又连任。六年来,他为了孙庄村的发展四处奔波。看到人家村里都有小广场,村民经常在一起搞个活动,不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提升了村里的形象与凝聚力,他也想建一个。村里没有地,他便发动大家把村里废弃许久的一个垃圾坑用渣土垫了起来,建了一个小广场。今年听说县里有一批扶持资金可用于村委会办公室的建设,他便四处奔走,将这批资金申请了下来。他的设想很好,他指着正在建设中的村委会办公室,介绍说:“这儿是老年人幸福食堂;这儿是儿童活动室,可定期为孩子们开设国学小讲堂;这儿是村民活动室,既可以开会,也可以举办村民晚会;这儿是手工制作室等等。听了他的介绍,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人来人往、欢声笑话的画面。  

从山东巨野到江苏沛县,再从江苏沛县到山东微山,就是有了一代又一代有想法、有闯劲的领导者,孙庄村村民才能历经万难而百折不挠,走出一条拓荒求生之路,走出一条抗争求生之路,更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其中有艰辛,有血泪,更有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在西平建镇(乡)的40年里,孙庄村人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在历任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群众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新的时期,在年轻一代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在西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孙庄村将建设得更加美丽,孙庄人的生活将更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