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刘静 ‖ 父亲的童年
父亲是位抗战老兵。“黄埔军校”毕业生。父亲生前接受釆访时,谈起他童年的成长历程,那是一段欢乐而又心酸的往事。
1923年3月14日父亲在济宁任城区竹竿巷街出生。1937年,山河破碎,14岁离开了生养他的这片热土。
竹竿巷街是明清时期建造的繁华商业街区,房屋建筑风格独具风韵,街的东头是东大寺,东大寺是中国古老的宫殿式伊斯兰木质建筑群。我爷爷在这片繁华的商业区做点小生意,日子过的不是很富裕,但一家人还是能平稳的生活。父亲未入学前过着无忧无虑、天真、欢乐的生活。1930年,父亲7岁,入东大寺守真私立小学读书。老师是何忠乔先生,何老师家住打绳巷,是一位具有民族大义、爱国思想的教书先生。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海军陆战队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塈“一.二八”事变,十九军奋力抵抗,开始了淞沪抗战。面对日军的暴行,何忠乔先生教书时,一改往日的教学教程,他要求学生在写仿毛笔字时,在仿字与仿字之间空档上写,“痛国难之方殷,本良心之自觉,自即日起与日本断绝关系,不买日本货,不卖给日本人东西”。何老师教他们唱的第一首歌是“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何老师还给学生们讲岳母在岳飞身上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讲述日军侵略我国土,掠夺我财富,杀害我百姓,让学生们铭记家仇国恨,长大后要像岳飞一样,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父亲铭记何老师的教导。有一次放学后,父亲的同学王二向我爷爷告状,说我父亲在学校与同学打架了。父亲回到家就遭到爷爷的鞭打。他委屈地向爷爷解释说:“有位同学在学校吃日本糖块,被其他同学发现了,劝说让他扔掉,他说不是他买的,是亲戚送的,还是想吃,让我一掌打掉了,他就和我打起来了。”爷爷听到这里,放下鞭子,扶起跪在地上的他,说:“起来吧,起来吧,去屋里找你娘吃饭。”
再后来,因形势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战争不断,爷爷的生意萧条,父亲终因家困而辍学,然他求知心切,常去图书馆阅读。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所学的知识更广泛,时事视野更扩展。在图书馆,阅读蔡元培著《中国近代史》、《时事报刊》,“对列强近百年不断的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近期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制造‘五.三’、‘九.一八’、‘一.二八’及‘冀东自治’等事件,企图挑起战争,侵占我中华,事实昭然,我当代青少年深感国难当头,救亡有责,立志效法‘岳武穆’,将从戎救国,誓为还我河山,为雪国耻而努力奋斗。”读着这些内容,父亲小小的年纪立志要精忠报国,做一名像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1937年7月的某一天的上午,父亲在阅读《鲁西日报》,内容是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面对日军的暴行,我们不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能放弃一寸土地和主权,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需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年父亲14岁,瞒着家人,离开了故土,独自一人去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父辈们用青春、热血、生命捍卫着祖国不可侵犯的每一寸神圣的领土。
每年9月18日这一天,警笛长鸣,不忘国耻。缅怀先辈,鞭策后代,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上一篇:「散文」黄营 ‖ 万物各有时令,爱也到了秋天
- 下一篇:下一篇:「散文」一个人的奔跑 ‖ 秋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