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刘巨成 ‖ 一份珍贵的记忆——读《我的日记(1964—1980)》有感

来源:本站    作者:刘巨成    时间:2024-09-27      分享到:


离开值班室,回到同处一层楼的休息室,已经是夜里11点了。我坐在临窗的桌前,给杯子里泡了一个下午的茶再续上热水,摊开书,静读。

书是陆伯伯的近作《我的日记(1964—1980)》,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装帧精致。突然,洁白的书页上出现一只小小的甲壳虫,它实在太小了,比一粒芝麻还要小很多,就像书上的一个顿号,如果它不是出现在洁净的纸面上,而是在其他任何地方,我根本就不会发现。它快速地爬动,很快又消失在书的侧边。它从哪里来?是落在我身上随我带进门的吗?还是从门窗飞或爬进来的呢?这么小的身躯相比于偌大的房间,它的来去自然无法引起我的注意。相比于这个世界,我们人类其实也如一只只小小的甲壳虫,自顾自地忙碌着,山川、湖泊、月亮、太阳,它们有自己的事情,并不会过多地关注我们,而我们自己要活得让自己满意,活出自己的样子。

办公楼呈口字形,透过窗我能看到另外三面,还有两个窗口亮着灯,明天就是中秋节假期了,还有人在加班,在忙。对于我们这份工作,好像一年四季从来没有清闲的时候,除了24小时出警办案、巡逻值班,还有许多工作是上级机关布置的,也要加班加点地完成。在苍茫的夜色中,我也如那只小小的甲壳虫爬来爬去,而居高临下的天地却不知我在忙什么,忙得有什么意义。而天地的不理不睬,却是一种恩惠,一种关爱。

好在这会儿时间是属于我的。

陆伯伯《我的日记》起自1964年9月16日,至1980年12月29日止共885则,书里还收录了陆伯伯两篇回忆录和一份1966年的“自我鉴定”。

收到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空儿我就读几页,因为这些日记不是写于一天一时,没有连贯性,所以也不必急于一日读完,当然几十万字一天也无法读完。它们就如我多年来收藏的邮票、拍摄积累的照片,或者其他什么收藏品,是容得我慢慢欣赏的。

陆伯伯,名陆舒之,嘉祥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枣庄矿业集团退休教师。第一次见面是在他的老家。那年夏天,老人从北京回农村老家小住,那是一座建了很多年的老院子。陆伯伯穿一条白色西裤,上身着一件浅色短袖衬衣,下摆扎在裤子里,比我这尚在工作的人穿着还讲究。他眼睛有神,腰杆挺拔,精神矍铄,根本不像耄耋之年的老人。让我疑惑的是在北京生活多年后,他怎么还能在这简陋的老房子里过得如此安适,如此开心。更让我吃惊的是他思维敏捷,当下时事,古今中外,知识面极其丰富——这位老人不简单!

更不简单的是,这几年陆伯伯相继出版了《我的家书》和《我的日记》两本书,它们都颇具历史价值,也有收藏价值。通过阅读,能体会到他“向这个世界释放出的全部善意、宽容、美好与责任”,对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对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有指导作用。

就拿桌上摊开的这本《我的日记》而言,是陆伯伯年青时记下的,写下最早的那则时他24岁,才到莱村煤矿职工子弟学校任教,写最后一则时他40岁,已近中年。

这些日记,多则洋洋洒洒千余言,如1964年9月18日记下一次患病过程,他详细记录了医生、同事、校长对他的关心和照料。1965年9月17日,读到《中国青年报》的一篇社论《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给了他启发和极大鼓舞,结合自己的出身,剖析了自己的思想、处境,思考未来之路。少则三言两语,甚至只有几个字,如1974年3月1日写道“上午接彦书弟来信。”短短8个字。3月6日“给彦书弟写信发出。”1976年7月9日写道“给诗图发一信。”

日记中提到写信、收信的地方有很多。那个年代个人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日常联系大多是写信,有急事时也打电报。我在大学四年间,就收到了500余封信件。物品运送没有快递,是靠亲朋好友和顺路车捎带。比如1976年10月4日记载,“今天收到彦书弟的来信,明天八一矿诗勉回家探亲,托他捎回家3斤红糖和20元钱。”1975年12月16日写下,“张正义回家,托他往家捎去一双袜子和2斤红糖。”1978年12月14日高兴地讲,“魏师傅开面包车来宿舍,他今天要回县,给我装走3袋原煤,解我家庭生活烧饭的燃眉之急也。”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日记信息量很大,比如上一则讲往家捎袜子和红糖,说明老家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很差,而且购买商品不方便。这些都是时代的特征,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写照。那种情形,现在的年青人是无法想象的。如此算来,我们中国人衣食无忧,商品丰富,买卖方便,也没有多少年的时间,从食不果腹到生活小康,这个过程我是亲身经历过的。往事不堪回首,但也不该忘记。

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日记中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记述。风雨声,来自大自然,陆伯伯孤身一人在煤矿工作,家中还有妻儿老小,他们在农村,农业是靠天吃饭的,所以希望风调雨顺,希望没有自然灾害。至于读书嘛,他关心着孩子、兄弟及晚辈们的学习,希望他们用功,能有好的成绩。自己更是如此,尤其是1964年下半年到子弟学校任教后,他坚持学习,虚心向校领导和其他老师请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书中还有很多地方,记下了他读到一本新书、一篇文章的欣喜,还写下了读后感。

说到家事,那是陆伯伯关心的头等大事,生活用品,修房打井,妻子的健康,孩子的出生、成长、学习……虽然他多半时间不在家,但时时惦念,想尽办法让这个家庭过得更好。

1964年至1980年,正是国家多事之秋,十年文革动乱,各种政治运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相继离世,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都在日记中有所记载。国庆活动,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卫星上天,中美建交,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党和国家重要会议……这些国家大事都能在日记中找到记载。这些文字也占据了日记的很大份量——陆伯伯心怀国事,忧国忧民。

读《我的日记》,对陆伯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正如简墨老师在序言中讲,“……日记中比比皆是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和职业之美,则让我们在倍感温暖和慰藉的同时……”读日记,我看到他为人善良、直爽、热情、充满阳光,他积极、乐观、有追求。同时,陆伯伯也是一位善于思考、善于反思的人。日记中,在记录人和事的同时,经常记下当时的想法,对事物的思考,对自己认为不妥当的言行进行反思,自我警醒告诫,这样的话经常出现,比如“今后还要在生活上注意俭朴。”“但稍有不合意的事,就发牢骚,这既是觉悟问题又是修养问题。”“对于不平之事,最好先冷静地沉思一番,不可急于表达己见。”“今后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说话要注意,要谦逊。”“做工作不能冒险,也不能束手束脚。”“对某些问题,不要随意表达个人意见。遇到意外的、不合意的事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类似这样的思考反思、自我提醒的话太多太多。大篇幅的思考也不少,比如1966年11月13日,就写下了一篇千余字的反思文章。

陆伯伯具有当下来讲十分难得的优秀品行。比如他不争待遇,1964年10月10日开校务会,评第三季度奖金,校长和老师们的意见是给他评一等奖(一等奖总共只有两人),他坚持不要,反复推辞。比如他先公后私,1965年11月14日,他说“大家的事带头去做,个人的事情抽空去做。”比如敢于解剖自己,1966年2月27日记下了自我检查和小组给予他的评语,不遮遮掩掩,敢于直面问题。

对陆伯伯的另一点认识,是他做事周到,行动力强,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日记中有很多事例都可以说明。

读日记,还有很多体会和收获,无法一一总结表达。这些文字记录有实的和虚的两个方面,实的是陆伯伯每天见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和自己的所作所为,虚的是他的所思所想。其实这两个方面合起来才是全面的,它们就是画笔,一笔一笔刻画出真实的一个陆伯伯,告诉我们他是怎样的人,怎样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

午夜零点的闹钟响了,该休息了。我合上书,躺在床上,熄灯就寝。窗外飘来秋虫的或长或短的鸣叫声,若有若无。头脑中仍回想着日记中的那些文字。那个年代的事情,四五十年了,好像已经很久远了,如果不是读这些日记,看这些史实般的记录,其中有些事我就不知晓,还有些已经淡忘了。人其实是很健忘的,别说别人的事了,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多年以后也将遗忘在现实生活的风尘中。仅此意义上讲,应该感谢陆伯伯,他用个人的视角,个人的笔触,为自己也为那个时代做了记录,它不仅仅对个人来讲是极其珍贵的藏品,对子女家人、亲朋好友乃至不相关的人,也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