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爱玲 ‖ 荒湖涝洼换人间 济宁作家网—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主页 > 济宁文学 > 散文 >
济宁文学

「散文」王爱玲 ‖ 荒湖涝洼换人间

来源:本站    作者:王爱玲    时间:2024-10-21      分享到:


鱼台是“千年古县”,有着丰富的历史变迁。西周时为极国封地,春秋置棠邑,秦代置方与县、湖陵县等,唐宝应元年因鲁隐公观鱼台得名鱼台县,县治历经多次迁移和行政区划调整。鱼台是儒家“孝贤文化”特色区域,“五里三贤、芦衣顺母”佳话流传。运河文化、湖西红色文化、湖渔文化、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然而,鱼台地处微山湖西岸,地势低下,洪水泛滥,百姓长期受水涝灾害影响,十年九涝,麦收后常背井离乡逃荒。1964 年金鱼分县,鱼台县新领导班子上任,动员群众探寻农业发展新方向,稻改运动拉开帷幕。

说干就干,挖河修站,改旱田为水田。  新老万福河、惠河,鱼清河、白马河,幸福河、及后续的东鱼河等,工地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人们一掀一兜奋力开挖。除了农忙时节,老一辈从春至冬,在冰碴之上步履蹒跚,牲口牵拉、老者赶牛、男劳力驾驭工具;妇女抬运土兜,河底稀泥遍布,土兜沉重难抬,她们便拿出嫁时的花包袱充当兜子。坡东上山开石之处,亦是劳力一批接一批前往。武台公社的几位前辈在检查哑炮时,遭遇大炮复燃,有人被炸伤,有人甚至不幸丧生,武台公社苏家侄媳妇李彤的姥爷就于那次开山炮爆炸中壮烈牺牲。

挖河之时大雪纷飞,妇女带着孩子,孩子因感冒缺奶夭折者众多。我的带军哥哥刚满月,母亲便带着他参与建设相里集排灌站;大娘家的得胜哥哥尚在襁褓之中,也跟着大娘住在四面透风的小茅屋里,最终因感冒缺奶而夭折……先搞水利,继而引进水稻品种,在鱼台的稻改时期,一段段奋斗的传奇被书写。当年鱼台曾派出有文化的积极分子,他们肩负着使命,北去天津,南下江南,只为学习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畏艰辛,四处奔波,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从江南,还高薪引进了技术人才,孙家林老先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鱼台的稻改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的付出,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鱼台稻改之路。卞学美老师同样为了稻改事业全力以赴,三下江南引进五七,日本晴、香筋懦,桂花黄等水稻品种。回到家乡后,她没有丝毫懈怠,在家里用大缸搞起了实验。从无数次失败中掌握了育苗,插秧的新技术。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着无数鱼台人。岁月如梭,在人们矢志不渝的努力下,鱼台县逐渐挣脱了一贫如洗的旧貌。

往昔的涝洼之壤,今朝化作富饶的粮仓;曾经的贫困与荒芜,已被昌盛繁荣与蓬勃希望所更替。鱼台人民凭借自己的双手与智慧,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奋斗史诗。他们的执着坚守与无私付出,不单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更为子孙后代留存了珍贵的财富和不朽的精神传承。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碑也见证了稻改这段历史,留下了传奇的故事。老一辈经常给我们讲:在鱼台的稻改征程中,家族的祖碑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融入其中,成为那段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祖碑为稻改事业英勇献身,有的被用于排灌站的铺底,肩负起地基的重任.以与水相依的姿态静躺于绿波之下;有的则化作桥梁横卧在沟渠上,静听流水潺潺,默默坚守。它们曾是家族荣耀与记忆的鲜明象征,现今却以别具一格的方式留存。祖碑上那些已然模糊残缺且朝外的寥寥字迹,仿若在竭力倾诉往昔的辉煌;有的碑面朝内,将诸多秘密深深隐匿,成为永远难以破解的谜团。

然而,无论是朝外依稀可辨的字迹,还是朝内深藏的故事,都在时光的长河中渐趋朦胧,幻化为未解之谜。每一道刻痕,每一个谜团,皆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梦想。即便祖碑已不再完整如初,字迹的含义亦难以尽知,但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却始终闪耀着璀璨光芒。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祖碑,乃是稻改历史中的独特标识,激励着后人铭记那段艰辛岁月,传承英勇拼搏、无私奉献的稻改精神,为鱼台更为璀璨的明日而不懈奋斗。 家族抉择是那个时代为稻改奉献的广大群众无私之举, 就以陈家为例,在鱼台林庄排灌站的建设进程中,家族的十七、十八、十九代子孙纷纷投身其中。他们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改变命运的坚定决心,毅然决然地奉献出老屋的砖块,甚至将承载着家族深厚记忆的祖碑也拱手献出,只为成功建成林庄排灌站,达成家乡的稻改梦想。

2023 年农历岁末,当为老祖重新立碑的时刻来临,十七代的最小三爷爷已近百岁高龄,十八代的七叔也年届九十,还有几位十九代将近九十岁的老大哥。他们纵情痛哭,那哭声中饱含着万般复杂的情愫。他们并非未能守护住祖碑,而是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为了稻改这一宏伟事业,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抉择。他们深知,个人的情感和家族的记忆诚然重要,但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的生活,此种牺牲实乃值得。他们的泪水,既是对过往的深切缅怀,也是对家族奉献精神的由衷自豪。

在那悲泣声中,我们听到的绝非悔恨,而是对未来的殷切期许,是对家族传承的坚定信念。九代秀才的故事淹没在排灌站底部,老祖陈汝碧、陈锡岩两位书法家的,以及拒毒会会长老祖陈锡田的碑文还依稀看见几个字,他们的故事都已随流水远去,但却润泽了金黄的稻谷。如今,稻改把鱼台彻底改头换面,家乡发生巨变,成为了现代化农业县。他们的付出终得回报。新立的祖碑,也将持续见证家族的发展,传承那份为了大家舍弃小家的无私情怀。1965年,全县35万亩水稻喜获丰收,人均500斤,外出逃荒的几万群众全部返乡,“稻改”取得历史性胜利。曾经的荒湖涝洼翻身成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鱼台大米”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时光荏苒,鱼台的稻改迄今已走过六十个春秋。曾经的艰难岁月,现今已化作历史的深沉记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崭新且活力四射的鱼台。鱼台大米一路凯歌。

1985年“鱼台大米”被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奖,2008年12月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现在鱼台农业多元发展,有多种农作物种植与水产养殖、手工编织、菌类栽培等。鱼台交通便捷,对外有运河和跨湖高速两大枢纽,对内,村村通公路。2023 年又建成一座高等学府,争强了文化活力,提升了本地教育水平。2022 年鱼台人民清淤河道,堤顶路铺了柏油。医院下乡义诊,人们吃喝就医不愁。鱼台还举办龙虾节和摸鱼节,如今鱼台美丽宜居,正迈向更辉煌的明天。